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11 月一个周六的早晨,县城彻底浸在初冬里,胡同里的老槐树连最后一片枯叶都落尽了,光秃秃的枝桠伸向灰蒙蒙的天。沈浩蹲在柜台后整理磁带,指尖无意间碰到抽屉深处的一个铁皮小盒子 —— 盒身印着褪色的 “牡丹” 图案,是爸爸以前装工具用的,里面静静躺着枚去年香港回归时,爸爸从市里带回来的纪念章。

他小心地打开盒子,黄铜材质的纪念章在煤炉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正面印着 “1997.7.1 香港回归祖国” 的烫金字样,边缘还刻着细小的五星花纹,背面是简化的香港地图,连维多利亚港的轮廓都清晰可见。“爸当时说,这是市里百货大楼排队抢的,全市就进了两百枚。” 沈浩摩挲着纪念章,老灵魂的商业嗅觉突然被激活 —— 上周去供销社买酱油时,他在日用品柜台瞥见一叠类似的纪念章,包装虽没这个精致,却胜在价格便宜,5 块钱一个,要是拿来卖,15 块一个肯定有人要。

“晴姐,你看这个。” 沈浩把纪念章递过去,声音里藏不住兴奋,“上周我去供销社,看见货架上堆着好多这种纪念章,5 块钱一个。现在离回归刚过去四个月,还有不少同学想收藏,街坊也愿意给孩子买个念想 —— 你看咱们班的李明,上个月还在问哪儿能买到回归相关的东西呢。”

苏晴接过纪念章,指尖触到冰凉的金属,心里却轻轻颤了一下,像被煤炉的热汽烫到似的。她低头仔细摩挲着上面的花纹,去年 7 月 1 日的场景突然清晰起来:沈家特意做了红烧肉,肥油在锅里滋滋响,李秀莲还煮了玉米粥,一家人围着 14 寸的黑白电视看回归直播,雪花点时不时飘在屏幕上,沈浩却举着这枚纪念章凑到她眼前,小声说 “晴姐你看,香港终于回家了,以后咱们也能去香港玩了”。

“这个主意好。” 她抬起头,尽量让语气听起来平静,指尖却在纪念章边缘反复蹭着,“咱们可以搞个优惠,比如‘买纪念章送国旗贴纸’。贴纸成本低,一卷 5 块钱能贴 50 个,摊到每个上面才 1 毛钱,而且国旗贴纸看着喜庆,同学和街坊肯定更喜欢 —— 上次卖海报送优惠券,不就是因为有小赠品才卖得快嘛。”

她没说的是,刚才脑子里已经飞速勾勒出贴纸的样式:要选正红色的哑光彩纸,五角星得用金粉印,这样贴在透明纪念章盒子上,既能和纪念章的五星花纹呼应,又不会显得俗气;甚至连贴纸的尺寸都想好了,比指甲盖大一点,刚好能贴在盒子角落,不遮挡纪念章本身的图案。这些细碎的心思,她不敢说太多,怕沈浩觉得她太主动,更怕自己眼底藏不住的在意会露出来 —— 毕竟,她是受沈家照顾的 “姐姐”,不该对 “弟弟” 有这样沉甸甸的心思。

“我来我来!” 晓雅的声音突然从门口传来,手里拎着个油纸包,热气从纸缝里冒出来,“我妈说今天冷,让我给你们带两个热乎的烤红薯!” 她把红薯往柜台上一放,油纸包上还沾着点炭灰,“刚从胡同口张大爷那儿买的,他烤的红薯最甜,皮都焦了。” 听见要卖纪念章,她立刻举着红薯点头,脸颊还沾着点红薯皮的碎屑:“我去咱们小区卖!张奶奶、王婶都认识我,她们肯定信得过 —— 上次卖海报,王婶还帮我吆喝来着!再说我还能跟她们说‘买纪念章送国旗贴纸’,多划算,比供销社光卖纪念章强多了!”

沈浩笑着把红薯接过来,油纸包一打开,甜香瞬间漫满小卖部。他用手掰红薯,热气腾腾的瓤露出来,橙黄橙黄的,还冒着细小的糖泡:“行!咱们分工 —— 我明天去市里进货,专门找上次进海报的那家批发商,他们家东西质量好;晴姐你负责设计贴纸和整理纪念章,你手巧,贴出来肯定好看;晓雅你负责小区叫卖,你的嘴最甜,街坊都喜欢你。咱们争取这周卖完,赚的钱还是咱们三个平分,谁也不少。”

苏晴接过沈浩递过来的半块红薯,指尖碰到他的手,热意顺着指尖传到心里,像揣了个小暖炉。她赶紧低下头,假装专心剥红薯皮,掩饰耳尖的泛红 —— 红薯真甜,甜得她舌尖都发颤,可心里的甜,比红薯还要多几分。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沈浩就背着帆布包出门了。县城的长途车站笼罩在薄雾里,卖豆浆的摊子支在路边,铝壶 “咕嘟咕嘟” 响,白雾裹着豆香飘得很远。他买了杯热豆浆,站在车站等 6 点的早班车 —— 绿色的中巴车,车身上印着 “县城 - 市里 全程 1.5 小时 票价 5 元”,车座上还沾着上一趟乘客落下的碎纸屑。沈浩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把帆布包抱在怀里,里面装着 1000 块进货钱,用手绢包了三层,生怕丢了。

到了市里的批发市场,沈浩没急着拿货,先在里面转了三圈。有的摊位卖的纪念章边缘毛糙,用手一摸还掉漆;有的字迹模糊,“1997.7.1” 的字样都歪了;最后他才找到上次进海报的那家 “正版授权” 摊位,老板正忙着给顾客打包磁带。“老板,我要这种香港回归纪念章,5 块钱一个,给我来 200 个。” 沈浩把自己带的纪念章递过去,“就要跟这个差不多的,正面有‘1997.7.1’的字样,背面有香港地图的,质量得跟这个一样好。”

老板接过纪念章看了看,笑着说:“小同学,你眼光真好,这种纪念章是正版的,比外面那些劣质的强多了。不过 5 块钱一个,200 个就是 1000 块,不能再便宜了。”

“老板,我上次在你这儿进了 500 张海报,你给我算的 2 块钱一张,这次我进 200 个纪念章,你还按 5 块钱一个,以后我每个月都来你这儿进货,不管是海报还是纪念章,都从你这儿拿。” 沈浩故意把 “每个月” 说得重了些,老灵魂的谈判技巧用得恰到好处 —— 批发商最看重长期客户,果然,老板琢磨了一会儿就点头:“行!200 个,5 块钱一个,1000 块。下次你再来,我给你算便宜点。” 沈浩还额外买了 10 卷国旗贴纸,5 块钱一卷,花了 50 块,老板还多送了他两卷,说 “下次再来照顾生意”。

扛着两大箱纪念章回到小卖部时,已经是中午了。苏晴早就坐在柜台后等着了,手里拿着张画好的贴纸设计图,纸上用红笔描了五角星的轮廓,旁边还写着 “金粉印,哑光彩纸”:“我早上问了文具店的刘叔,他说这种正红色的哑光彩纸最好卖,不容易掉色,金粉也亮,贴在透明盒子上好看。我还画了几个尺寸,你看这个怎么样?” 她把设计图递过去,指尖有点发颤 —— 怕沈浩觉得不好看,又怕他觉得自己太较真。

“好看!比我想的还好看!” 沈浩接过设计图,眼睛亮了,“就按这个来,刘叔那儿能做吗?咱们下午就能去拿贴纸。”

“能,刘叔说下午就能做好,我跟他说好了,10 卷贴纸,50 块钱。” 苏晴赶紧点头,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两人蹲在柜台后整理纪念章,煤炉里的蜂窝煤烧得正旺,暖光映在透明盒子上。沈浩负责把纪念章放进盒子,动作小心,生怕碰掉边缘的花纹;苏晴负责贴贴纸,她的手指很巧,先把贴纸在盒子角落比一下,确定位置再贴,金粉五角星正好对着纪念章上的五星花纹,像特意配好的一对。“你贴得真好看,” 沈浩忍不住夸她,头凑得很近,呼吸都落在她的发顶,“比我上次贴海报还整齐,我上次贴坏了好几个。”

苏晴的手顿了一下,小声说 “就是细心点而已”,耳朵却越来越红。他很少单独夸她,哪怕只是 “贴得整齐”,也足够让她开心半天 —— 就像小时候,妈妈夸她辫子梳得好一样,心里甜丝丝的。她偷偷抬眼,看见沈浩正专注地看着纪念章,睫毛在眼下投出淡淡的阴影,心里突然冒出个念头:要是能一直这样,跟他一起整理纪念章,一起做事,就好了。

晓雅放学回来时,两人已经整理好了 50 个纪念章,每个盒子上都贴着亮闪闪的国旗贴纸,还放了张小小的 “香港回归小知识” 卡片 —— 是苏晴早上熬夜抄的,用红色笔写重点,金色笔描边框,上面写着 “香港于 1997 年 7 月 1 日回归祖国,沦为英国殖民地长达 99 年”“香港区旗为红色底色,旗中有一朵白色洋紫荆花”。

“哇!真好看!” 晓雅拎着装满纪念章的帆布包,像只雀跃的小鸟,“我现在就去小区卖!张奶奶肯定喜欢这个小卡片,她最爱跟我讲以前的事了!” 她蹦蹦跳跳地出门,帆布包上的小熊挂件晃来晃去,苏晴看着她的背影,心里既有 “晓雅真能干” 的欣慰,又藏着点说不出的酸涩 —— 晓雅可以大大方方地跟沈浩一起做事,跟街坊打交道,而自己只能在柜台后贴贴纸、抄卡片,连出门吆喝都不敢。她怕街坊说 “沈家照顾的姑娘,怎么还出来卖东西”,更怕自己站在沈浩身边,会忍不住露出不该有的心思。

果然,晓雅的销量比预想中好。不到一个小时,她就跑回来报喜,额头上全是汗,帆布包空了一半:“张奶奶买了两个,说给孙子孙女一人一个,还拿着小卡片跟我讲她年轻时去香港的事;王婶买了三个,要送乡下的亲戚,她说乡下没有这种纪念章;还有李叔,一下子买了五个,说要放在他的杂货铺代卖,他说他的杂货铺有学生来买东西,肯定能卖出去!”

沈浩赶紧给她递水,是凉好的白开水,装在李秀莲的搪瓷杯里:“歇会儿再去,别累着,外面风大,别着凉了。”

苏晴则默默把剩下的纪念章又整理了一遍,把贴歪的贴纸重新贴好,小卡片放得歪了也扶正。她心里想着 “要是能跟晓雅一起去卖就好了”,能跟街坊说说话,能跟沈浩一起等晓雅回来报喜,可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她掐灭了 —— 她是姐姐,该做的是 “后勤”,是让沈浩和晓雅没有后顾之忧,不是 “出头露面”。

接下来的三天,三人忙得脚不沾地。每天早上,沈浩都会提前半小时到小卖部,帮苏晴把纪念章搬到门口的木桌上,摆得整整齐齐,还特意把贴了贴纸的一面朝外面;下午放学,他会帮晓雅盘点销量,把卖出去的数量记在账本上,算好当天的收入;苏晴则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小卖部,把纪念章和贴纸整理好,再检查一遍小卡片有没有放好,有时候还会在卡片背面画个小小的太阳,像沈浩给晓雅的纸条上的那样;晓雅则在小区和学校之间跑,课间还会把纪念章带给同学看,不少同学都是两三个地买,说 “要给弟弟妹妹也带一个”。

周五傍晚,最后一个纪念章被胡同口的赵爷爷买走。赵爷爷拄着拐杖,手里攥着 15 块钱,颤巍巍地说:“给我来一个,我要给在外地读书的孙子寄过去,让孩子也有个纪念。” 他接过纪念章,翻来覆去地看,还摸着小卡片说:“这个好,还有小知识,孩子能学到东西。”

沈浩拿着账本算账,煤炉的光映在账本上,字迹都显得暖融融的:“200 个纪念章,每个卖 15 元,总收入 3000 元;扣除成本 1000 元(纪念章)+50 元(贴纸),净赚 1950 元,凑整算 2000 元,咱们三个平分,每人能分 666 元。”

“666 元!” 晓雅高兴得跳起来,帆布包都甩到了肩上,“我长这么大第一次有这么多钱!我要给我妈买条新围巾,她的围巾都破了,去年冬天就说要换,一直没舍得买。还要给我爸买盒烟,他总抽最便宜的‘红梅’。”

苏晴则小声说:“我不用这么多,我就帮着贴了贴纸,抄了小卡片,没做什么重活,分我一半就行,333 元就够了。” 她知道自己没跑进货,没去吆喝,不该拿这么多。

沈浩却摇头,从书包里掏出两个包装好的东西,放在柜台上:“这是我给你们俩买的,不算在分红里,是我单独给你们的。” 他先把一个淡蓝色的纸包递给苏晴,纸包上还系着根细细的蓝绳子,是他从批发市场门口的小卖部买的:“我去市里进货时,看见书店有本《初二物理精讲》,你上次复习时说物理的力学有点薄弱,这个上面有好多例题,还有详细的解题步骤,应该能帮上你。我还看了,里面的公式表跟你整理的很像,你用着肯定顺手。”

苏晴接过纸包,手指碰到蓝绳子,软软的。她拆开纸包,书的封面是她喜欢的淡蓝色,上面印着 “初二物理精讲 人教版”,扉页上还夹着张小小的纸条,上面是沈浩工整的字迹,比平时写作业的字还要认真:“晴姐,物理题要是不懂,随时问我,咱们一起学。以后我有不懂的数学题,还得靠你教我。”

指尖捏着纸条,苏晴的眼泪差点掉下来。她知道沈浩记得她的话 —— 上次复习时,她随口提了句 “物理的力学有点难,总是搞不懂浮力”,没想到他竟然记在心里,还特意去书店找辅导书。她想道谢,话到嘴边却只变成 “谢谢” 两个字,声音轻得像风吹过,怕多说一个字就会泄露眼底的湿意。书的纸张很厚实,摸着很舒服,就像沈浩的心意,沉甸甸的,暖乎乎的。

沈浩又把一个红色的首饰盒递给晓雅,盒子上印着 “18K 金” 的字样,是他从市里的首饰店买的:“我问了首饰店的阿姨,她说这个 18K 金的小项链适合你,吊坠是个小小的星星,戴着好看,还不容易变形。你上次说喜欢星星,这个正好。”

晓雅打开盒子,里面躺着条细细的金项链,吊坠是个小小的五角星,在煤炉光下闪着温柔的光。她惊喜地叫出声,手捂住嘴,眼睛瞪得圆圆的:“太好看了!谢谢沈浩!我从来没戴过金项链!” 她立刻把项链戴在脖子上,对着小卖部的镜子照了又照,嘴角都快咧到耳朵根了。

苏晴看着晓雅脖子上的项链,心里有点涩涩的,却还是真心笑着说 “真好看,很配你”—— 晓雅值得这样的喜欢,她活泼可爱,跟沈浩是一起长大的同桌,而自己,能收到那本带着纸条的辅导书,已经很满足了。

分剩下的钱时,沈浩坚持每人分 666 元,把钱塞进她们手里:“这是咱们一起赚的,必须平分。晴姐你别推辞,要是没有你的贴纸和小卡片,纪念章卖不了这么快 —— 好多街坊都说,就是冲这个小卡片才买的;晓雅你也别客气,你跑前跑后,每天在小区和学校之间跑好几趟,最辛苦。这钱你们拿着,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不用跟我客气。”

苏晴捏着那 666 元钱,纸币上还带着沈浩的体温,心里沉甸甸的 —— 这不仅是钱,更是沈浩对她的认可,对她的在意。她悄悄把钱分成两份,一份打算给妈妈买件新棉袄,妈妈的棉袄还是前年的,袖口都磨破了;另一份想给沈浩买支新钢笔 —— 他那支旧钢笔总漏墨,上次帮她改物理题时,墨水还弄脏了作业本,他却笑着说 “没事,不影响看”。

晚上,苏晴坐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台灯下摊着那本《初二物理精讲》。她把扉页的纸条小心翼翼地夹在书里,又在旁边放了张自己抄的物理公式表 —— 是她熬夜整理的,把难记的公式编成了口诀,比如 “浮力公式:F 浮 =p 液 gV 排,密度体积要记牢”,想着下次复习时可以给沈浩看,帮他也记牢一点。她摸着书的封面,心里默念:沈浩,谢谢你记得我的话,谢谢你给我买辅导书。就算只能以姐姐的身份陪着你,就算我的心意只能藏在心里,我也很开心。

晓雅则戴着那条金项链,在镜子前照了又照,还把项链取下来,小心翼翼地放进首饰盒里,放在枕头边:“我要留着,以后考上高中还戴,还要戴着它跟沈浩、晴姐一起去一中报到。”

沈浩坐在自己的房间里,看着账本上的数字,心里暖暖的。他知道晓雅喜欢这些小首饰,所以特意去首饰店挑了星星吊坠;也知道苏晴需要那本物理辅导书,所以在市里转了两家书店才找到。老灵魂的细腻让他总能恰到好处地照顾到两人的需求,就像小时候,他会记得晓雅喜欢橘子味的糖,记得苏晴喜欢淡蓝色的东西。

周末的时候,三人一起去县城的集市。集市上很热闹,卖布料的摊位前挂着五颜六色的布,卖零食的摊位飘着糖炒栗子的香味,卖玩具的摊位围满了孩子。晓雅戴着新项链,兴奋地拉着苏晴看布料:“晴姐你看,这个红色的布真好看,我给我妈买条围巾,冬天围着肯定暖和。” 她还拿起一块粉色的布,在苏晴身上比了比:“晴姐你穿粉色好看,你也买块布,让李阿姨帮你做件新棉袄。”

沈浩则帮苏晴挑棉袄,在一家卖成衣的摊位前停下:“你看这件淡粉色的棉袄,布料是纯棉的,摸着厚实,冬天穿肯定暖和。你试试?” 他拿起棉袄,帮苏晴比了比尺寸:“这个尺码正好,你穿肯定合适,颜色也好看,比你现在穿的蓝棉袄亮。”

苏晴脸一红,小声说 “不用了,我现在的棉袄还能穿”,心里却暖暖的。她悄悄拉着晓雅,走到一家文具店前,选了支黑色的英雄牌钢笔 —— 沈浩平时用的就是黑色钢笔,这支笔杆是磨砂的,不容易滑手,笔尖也细,适合写作业。她把钢笔藏在书包里,想等下次沈浩生日时送给他,给他个惊喜。

夕阳下,三人并肩走在胡同里,手里拎着买的东西 —— 晓雅手里拎着给妈妈的红围巾,沈浩手里拎着给苏晴的粉棉袄,苏晴手里拎着给妈妈的新棉袄,还有藏在书包里的钢笔。笑声被风吹得很远,落在胡同里的老槐树上,落在 “小浩小卖部” 的红招牌上,落在每个人的心里。

苏晴看着身边的两个朋友,心里满是踏实。虽然她的心意只能藏在心里,只能通过抄公式表、买钢笔来悄悄表达,但能和他们一起努力、一起分享成果,能收到那本带着纸条的辅导书,能悄悄为他准备礼物,已经是她青春期里最珍贵的时光。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我老姐实在太有钱了一不小心嫁冤家重生学神有系统重生之我真没想当大佬啊特级诡兵焚烟散镇国战神我被男神克死后赘婿出山豪门大少的私宠妻穿越之喜当红娘老婆你说实话,孩子到底是谁的?后海有家酒吧妙贞不可言四合院:离谱!我竟然有无限肉吃花开春暖我的26岁总裁妻子假少爷被赶回农村,开启逆袭人生!传奇垂钓:开局钓起十斤大鱼开局获得剪纸术情痒女施主请留步人在海贼,召唤美漫天神诀金玉良缘之肖少霸爱无极异界游相宝2:秘物田园小当家死人经都市最强神龙天庭典狱长巨星夫妻都市之至尊狂少影帝总是贪恋我的美貌重生九零全能学霸重生后郡主被权臣勾引啦江山尽风流我在黑道沉浮的日子高手寂寞3我即天意软妹写手成神记从昆仑走出的绝世强者天命大反派:从吊打男主角开始崛起签到十年:灵气终于复苏了!极品婆婆的重生之路别慌,学霸老爹和我一起穿越了梦回之苟在深圳做房东幽幽情丝三千泪仙途外卖:凡心不灭炼器祖师讨厌女人少奶奶每天都在崩人设
315中文网搜藏榜:都市之归去修仙稼穑人生最强小村医重生八零之军少小萌妻同路人,平凡十年御灵:天使女仆总想把我养成废人被暴君强宠的金丝雀翅膀硬了四合院:我何雨柱,送贾张氏坐牢穿到八零后我成了锦鲤末日?宅舞冒险出道即是巅峰1979全民:开局觉醒sss级召唤天赋我为猎手重生八零:肥妞翻身记逆习大老婆开局东京维修工,邻居太太爆奖励不负荣光,不负你我的黑科技无人机横扫全球盛婚甜宠:先生,早上好变身:武道女帝惯着他治愈他娇妻得宠:盛少别乱来柳条兄弟之兄弟故事会王妃又又又去除妖了恋爱后,学霸她成了撒娇精随机职业体验,满级人类震惊网友重生之我是神君万亿打赏金,我在抖音称王!豪门权少密爱成瘾绝色总裁的贴身高手返穿你与流年皆不在重回1998当富翁奉旨抢亲,纨绔太子喜当娘多子多福,我打造三千校花女团!团宠大佬你马甲掉了超品战兵红颜三千特种兵王在都市极品透视妖孽狱神归来对首席大人的攻略争夺战浅浅系统:至高无上话语权重回八零小辣妻法庭索赔1400万,你疯了?长路漫漫只为你刚穿越的我被直播开棺写日记也能无敌四合院:重生火红年代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开局女总裁怀孕,校花全家急哭了这骑士正经吗?咋契约都是异族娘国运求生:我开局扮演大秦始皇帝万界随机摆摊,无论种族好好吃饭关于盗神迎娶白毛剑娘这档子事以舞成名大医凌然:开局神医系统激活五八四合院:空间在手,女神我有超级辅助系统,直达人生巅峰!我死后一百年都市绝品仙医:我的弟子全是大佬我,仙帝身份被大学校花曝光了年代,世家少爷自逍遥重回黄金年代灵泉养鱼,钓鱼佬疯了吃货也疯了美女村官醉酒试探,我将计就计杀手重生从六零年开始人王宋晓辉:游戏人间无敌纨绔丹帝灵气复苏我是警察我要打击犯罪胜者即是正义,分奴圣骑怎么你了都市冥帝:玄针逆乾坤都市阳神:从国术入道开始全民觉醒,只有我觉醒了嘴炮抵债娇夫,总裁姐姐撩疯了开局四个挂,你让我避他锋芒?修真万年之我的傻婿人生异能觉醒:从学渣开始逆袭我的中医生涯之路幕后:改造人类文明神豪:少爷的快乐,你想象不到神笔新艳我的青春恋爱绝不可能扭曲且胃酸逆天妖孽龙门战神赘婿全球美女我想要就要丁宇升官记幕后:从扮演云骑军开始灵异复苏内衣厂里的假夫妻重生中考:我竟成了修真者金山碎光杂集四合院:我的秘密藏不住了现代桃源记寰宇巨企:我来建立星际和平公司正义不会迟到,因为老子就是正义陪着蓝星成长杀机重重,以血还血七罪赎命无限穿越的长生者赤帜寰宇:复兴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