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晋中军区的秋日,司令部里张百川正对着地图和罗政委、萧参谋长商讨冬季防御部署,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院外响起。
“司令员,政委,参谋长,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兵工厂负责人老赵冲进来的,脸上被烟熏火燎的痕迹还没洗掉,却掩不住眼睛里得兴奋,他手里紧紧攥着个油纸包。
张百川抬起头,看到老赵这模样,心里一动,放下手中的铅笔:“老赵,看你这架势,是三岔沟兵工厂那边有突破了?”
老赵激动地把油纸包放在桌上,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两枚炮弹壳,旁边还有一小撮灰黑色的颗粒:“成了,司令员,咱们自己造的炮弹,试射成功了,九二式步兵炮的,虽然装药和引信还是用的缴获鬼子的拆解品,但这弹体,从熔铜、铸坯到拉伸、车螺纹,全是咱们自己干的,能打响,能炸,”
屋子里瞬间安静下来,罗政委和萧参谋长也立刻围了过来,拿起那枚弹壳仔细端详。弹壳表面还有些粗糙,但关键的尺寸和螺纹接口已经像模像样。
张百川接过弹壳,掂了掂分量,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激动,沉声问:“产量怎么样?能稳定吗?”
老赵抹了把汗,实话实说:“眼下产量还很低,工序多,熟练工人少,特别是最后那道精加工,废品率不低。就算原料充足,一天最多也就能产出十几发合格的。而且没有自制的发射药和可靠引信,还是个大问题,得靠缴获补充。”
一天十几发,张百川心里快速盘算着,这点产量,对于一场大规模战役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但这意味着从无到有的突破,意味着兵工厂迈过了最关键的一道坎,
“够了,这就够了,”张百川将弹壳放回桌上:“老赵,你们立了大功,一天十几发,十天就是一百多发,咱们三个炮兵团,每个团就能分到几十发,这不再是摆设了,是能砸响的铁拳头,”
他转向罗政委和萧参谋长:“老罗,老萧,咱们的炮兵团,总算有点底气了,以前打仗,炮兵放几炮就得省着用,生怕打光了家底。现在关键时候,一个铁拳头,”
罗政委连连点头,脸上也满是振奋:“这是战略性的突破,必须给兵工厂的同志们记功,要表彰,要奖励,这不仅能提升部队战斗力,更是对士气的巨大鼓舞,”
萧参谋长更关心实际应用:“产量低不怕,关键是有了源头活水。我们可以把这点宝贵的自产炮弹,集中使用在最关键的战斗节点上。比如攻坚时的重点突破,或者反冲击时的火力掩护。司令员,我看,可以立刻制定一个新的弹药配给原则。”
“对,”张百川走到地图前,点向几个重点防御方向,“告诉周团长他们三个炮兵团,炮弹,尤其是咱们自己造的这批,给我用在刀刃上,每个团长都要掌握使用时机,打早了浪费,打晚了误事,”
他沉吟一下,对老赵说:“老赵,回去告诉同志们,军区感谢他们,但是,不能松懈,下一步,两个任务:第一,想办法提高产量,改进工艺,降低废品率,第二,也是更难的,组织技术骨干,攻关发射药和引信,需要什么支持,尽管向参谋长提,”
“是,司令员,我们一定全力以赴,”老赵挺直腰板,声音洪亮。
炮兵团的阵地上,战士们围着那几箱刚刚送来的、标记着自产字样的炮弹,像看宝贝一样。虽然数量不多,但意义非凡。
炮兵团团长周团长抚摸弹体,对身边的营连长们说:“都看见了吧,咱们以后不用完全看鬼子的脸色了,这点炮弹是种子,告诉每一个炮手,给我瞄准了打,一发炮弹,要有一发炮弹的效果,”
步兵战士们听说兵工厂自己能造炮弹了,也是士气大振。以前冲锋时,就盼着后面炮火支援能多持续一会儿,现在心里更踏实了。
然而,就在这振奋人心的时刻,司令部门口传来了战马急促的嘶鸣声。一名侦察骑兵风尘仆仆地跳下马,手里攥着一份电报。
“司令员,紧急军情,”骑兵上气不接下气:“榆次、太谷方向的鬼子……有大规模集结的迹象,兵力远超上次扫荡,还发现了大量卡车和驮马,像是在运送重装备,我们的前沿观察哨判断,鬼子可能要发动冬季大扫荡,”
刚刚轻松了一点气氛的司令部,瞬间再次绷紧,张百川接过电报,快速扫过,他把电报递给罗政委和萧参谋长,目光重新落回地图上。
“看来,梅津美治郎是铁了心,不让我们过个安稳冬天啊。”张百川的声音冷峻:“他这次调集的兵力,恐怕是冲着彻底摧毁我们晋中根据地来的。”
罗政委看完电报,忧心忡忡:“敌人来势汹汹,正好撞上我们兵工厂刚有起色的时候。这恐怕是一场恶仗。”
萧参谋长迅速在地图上标出敌军可能的进攻路线:“兵力悬殊,硬拼肯定吃亏。必须利用根据地纵深,层层阻击,节节消耗。”
张百川沉默了片刻:“恶仗不怕,咱们现在,好歹有了点还手的底气,”他猛地抬起头,“命令,”
“各部队,立即进入一级战备,民兵全员动员,坚壁清野,”
“炮兵团的炮弹,包括新到的自产炮弹,统一调配,重点加强主要防御方向的火力,”
“告诉各旅旅长,这次反扫荡,打法要变一变,不能光挨打,要瞅准机会,用咱们刚刚攒下的这点炮火家当,敲掉鬼子几颗门牙,要让梅津知道,咱们晋中军区,不是他想捏就能捏的软柿子,”
他看向老赵:“老赵,你们兵工厂,也要做好转移和坚持生产的准备,只要机器还在转,炮弹还能造,咱们的底气就在,”
鬼子的扫荡比预想中更早地笼罩了晋中根据地。但这一次,战士们的眼中,多了一丝以往没有的、源自于那十几发自产炮弹的坚定的底气。这底气虽薄,却预示着一段更为艰难也更为壮阔的抗争,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