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呈平来班里之后,迅速和总爱挤兑项修竹那帮人打得火热,但项修竹反正在学校里孤僻惯了,他除了学习啥也不干,就连跟金星海,在班里都很少交流,所以才会人送外号“闷葫芦”。
憋了一天的话,到晚上回家总是要一咕噜全说出来的。
陶莹现在工作没了,因为没谈妥赔偿金,还在每天按时去打卡,虽然没什么活干,但为了赔偿金,还得去点卯,只有下班儿了才能去季岚的工作室忙活。
她现在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到季岚那儿,听到儿子吐槽季岚的儿子,有些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还好项安国立刻接了一句:“你妈现在领着他妈发的工资,不好意思跟着你一块儿吐槽。”
项修竹笑了一声:“那一码儿归一码儿,我小时候就没讨厌过季姨。”
他说着又感慨了一句:“以前奶奶就说,不知道应呈平怎么就没遗传到他妈一丁点儿。”
“因为坏的基因更厉害,所以遗传他爸的比较多。”
项修竹又看向他爸:“您不是最近也跟他爸联系上了吗?怎么就能跟我一块儿吐槽了?”
“喝酒归喝酒,老话儿说三岁看老,他跟他爸都不能深交,儿子,你只管好好读书,别的事儿甭搭理他。”
“哎。”
项安国又说:“你们老师今儿给我来电话了,那意思是你最近进步挺大,但是吧,要想考个好高中,恐怕还是有些费力。”
家里又沉默下来,最后还是心里本来就一团乱麻的陶莹先开口问:“那怎么办?咱儿子都这么努力、进步这么大了,还考不上好的高中吗?”
“就因为他之前底子太差,所以进步空间才大。”
但这种进步,距离能考上好的高中,还有很大的差距。
项安国忽然说:“但也不是没有一点儿办法。”
他说完,发现妻子和儿子一起抬头看着自己。
项安国就说:“他们班主任张老师告诉我,抖空竹可以作为体育类特长生测试项目,不过今年起已经取消了体育或者艺术竞赛直接加分,只是还保留了特长生资格。”
陶莹整个人身体朝前倾:“什么意思?”
“张老师的意思是,如果儿子学抖空竹,去参加竞赛的话,竞赛成绩可以作为特长生资格或者升学参考。”
“这个我懂,”项修竹说,“就是不能直接加分,但是可以优先录取或者降分录取。”
项安国点了点头:“就是这意思,张老师说,如果竹子能在竞赛里拿到名次,按他现在这个进步,到时候是很可能考上好的高中的。”
张老师原话是这样跟项安国说的:“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作为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在武术等体育项目上有较强的培养实力,对于抖空竹这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能会有相应的关注和培养条件。”
项安国问:“我们家竹子能考上这学校?”
张老师笑了笑:“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也在田径、足球、篮球等多个体育项目上有深厚的积淀和出色的成绩,具备完善的体育特长生培养体系,有能力为抖空竹特长生提供良好的训练条件和发展平台。”
“第八中学的田径也是传统优势项目,对于抖空竹这类体育特长生,可能会结合学校的资源进行培养,还有中关村中学也有潜力录取抖空竹特长生并进行培养,这些你们都可以多关注一下。”
“其实咱们班也有不少文化课成绩一般的同学准备冲一把,我就是刚好看到竹子进步挺大,而且看之前的资料上你们填过,说老爷子以前是抖空竹的,这不也刚好是家学渊源呢么。”
项安国转述完这些,看向项修竹,着重问他:“你想学抖空竹吗?”
项修竹感觉到自己的心狠狠动了一下。
那是比他省吃俭用买到谷子的时候更强烈的一种心动。
他知道自己不是单纯为了考上好一些的高中而想继续学这个。
“你要认真思考一下,因为你得明白,抖空竹不是简单的玩儿一下,这里头技巧的门道深着呢,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练习,在这过程中也不可能迅速上手然后一帆风顺。”
陶莹也说:“你可能不太记得了,你小时候,你爷爷你爸他们抖空竹的时候,也有脱手的时候,受伤的时候,你爷爷那时候更是废寝忘食地练,什么东西一旦成专业的,都得拼命去练习才行,明白吗?”
项修竹点了点头:“就跟满地姐,还有彬子哥、乔茹姐他们似的,悠悠球也不是玩玩儿就能拿世界冠军的,他们为了找一个合适的训练场都费了老鼻子劲了。”
“你这么想就对了,走专业的话,抖空竹绝不会比他们练悠悠球容易,”项安国说,“你有一点儿底子,真上手的话,会比较快,但后头专业起来,就会困难得多,你得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陶莹又开始焦虑起来:“但是练抖空竹也得花很多时间和精力,这样会不会耽误儿子文化课成绩啊?”
项修竹“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妈,不是您说要劳逸结合的吗?我本来也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在学习,脑子好多时候都要放空的,而且我就算再怎么努力,底子在这儿,进步是有限度的。”
陶莹现在心乱如麻,不知道该怎么做决定,才是对儿子最好的选择。
她有些失措地看着儿子:“那你自己怎么想呢?”
“我想着,试一试,”项修竹这次打定了主意,回答的时候铿锵有力,“反正我文化课成绩至少不会让它退步,就把业余休息的时间分一些给练抖空竹。”
总归是个机会,全力以赴去攻文化课,在现有的基础和他努力的上限上看,考上这么好的高中可能性太小了。
如果加上抖空竹,能大大增高考上的可能性。
这还是非常有希望值得去拼一把的。
陶莹深吸了一口气:“那既然儿子决定全力以赴去试一把了,我们啥时候去看看买个好点儿的空竹给他……”
这就是陶莹一以贯之的思维模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既然儿子打定了主意准备去做,就得给他配上最好的工具。
但项修竹说:“才刚开始,犯不着花那冤枉钱,爷爷不是还留了个老空竹在么,我就用那个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