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熹,临渊城的街道上还飘着一层薄雾。昨夜那场风波虽已平息,但赫连轩站在府邸高台之上,眉宇间却未见轻松。
他望着远方尚未散去的晨霭,心中清楚,改革之风虽已吹起,却并非人人皆愿沐浴其中。
“昨日不过是第一道坎。”他低声自语,“接下来,才是真正考验。”
南宫璃从屋内走出,手中端着一碗热粥,递到他面前:“别站太久,吃了点东西再说。”
赫连轩接过粥碗,目光却不曾移开:“我刚收到消息,各地反馈已经开始汇总,情况比想象中复杂。”
“哦?”她挑眉,“说来听听。”
“有的地方女子参政意愿高涨,可当地官员却百般阻挠;有的商户因改革而亏损,开始串联抵制;更有甚者,有传言称朝廷此举是要颠覆祖制,煽动百姓闹事。”赫连轩语气沉稳,“这些原本只是个案,但现在……”
南宫璃轻笑一声:“现在它们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了?”
“正是。”他点头,“看来有人不想让我们太平。”
“那就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叫‘战神之魂’。”她眨了眨眼,语气里带着几分调侃。
赫连轩没接话,只是低头喝了一口粥,眼神却已变得深邃如渊。
——
三日后,赫府议事厅灯火通明。
数十名幕僚围坐在长桌旁,桌上铺满了从各地送来的密报与账册。赫连轩身着劲装,神情专注,手中执笔在一张地图上勾画着什么。
“目前来看,问题集中在三个方向。”他抬眼扫视众人,“一是官场内部阻力,二是民间经济层面抵触,三是舆论引导失控。”
一名年长幕僚皱眉道:“这三点相互牵连,若不妥善处理,恐怕会引发连锁反应。”
“所以必须分而治之。”赫连轩放下笔,语气坚定,“首先,针对官员层面,我们要设立监察机制,对消极怠工者予以问责;其次,对受影响较大的行业,提供过渡性补贴和扶持政策;最后——”他顿了顿,“我们要掌控舆论,让百姓看到改革的真正好处。”
“可是如何掌控?”另一人问,“如今流言四起,甚至有人说咱们是在动摇国本。”
赫连轩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寒芒:“那就用一场‘战役’来反击。”
他起身走向密室,留下一句:“给我一个时辰。”
——
赫府密室内,烛火摇曳。
赫连轩盘膝而坐,闭目凝神,心念一动,体内的“战神之魂共鸣系统”缓缓激活。
刹那间,一股古老而磅礴的力量涌入他的意识之中,仿佛千军万马奔腾而来,又似雷霆炸裂于九天之上。
“战神大人。”他在心中低语,“请赐我破局之道。”
一道苍老而威严的声音在他脑海中响起:“凡战,非止于兵戈之间。人心即战场,舆论为箭矢,操控得当,可胜千军。”
“如何操控?”他追问。
“以民为盾,以利为刃。”战神之魂淡淡道,“你可知古时有一法,名为‘风传千里’?”
“风传千里?”赫连轩心头一震。
“正是。将真实之事编作故事,借说书人口口相传,使百姓信以为真,便可扭转舆论之势。”
赫连轩睁开双眼,眼中光芒大盛。
“原来如此。”
——
五日后,赫府会议室。
赫连轩立于案前,身后是一幅巨大的盛元朝地图,上面标注着各处改革推进的关键节点。
“这是我拟定的应对方案。”他声音清朗,“分为三大策略:‘雷霆行动’、‘春风化雨’、‘星火燎原’。”
众幕僚屏息聆听。
“雷霆行动,是针对那些故意煽动抵制、阻碍改革的官员与商贾,进行调查问责,必要时采取强制手段。”
“春风化雨,则是以扶持为主。我们将在各地设立‘改革指导所’,派遣专员协助商家转型,并提供短期补贴与技术支持。”
“至于星火燎原……”他嘴角微扬,“我们要讲好一个故事。”
“讲故事?”有人疑惑。
“没错。”赫连轩点头,“我们将编写一系列关于改革成功的案例,通过说书人、戏班、乡绅宣讲团等渠道传播出去,让百姓相信改革不是灾难,而是希望。”
“妙啊!”一位年轻幕僚忍不住赞叹,“这样一来,百姓便会自发地成为改革的支持者。”
“不仅如此。”赫连轩继续道,“我们还要利用舆论反向打击那些反对者。把他们的贪婪、腐败、无能揭露出来,让百姓看清他们的真实面目。”
“这样一来,民心自然倒向我们。”南宫璃不知何时走进屋内,笑着接话,“你对这‘战神之魂’的运用倒是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赫连轩转身看向她,眼中带着笑意:“你不也说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
“不过……”她忽然正色,“有个细节需要注意。”
“你说。”
“刚才你在提到‘改革指导所’的时候,有位来自北境的老者提出了一个建议。”她翻开手中的记录册,“他说他们那里有一种古老的自治组织形式,或许可以用来辅助基层管理。”
赫连轩沉思片刻,点头道:“这个建议值得深入研究。派人去实地考察,看看是否可行。”
“明白。”她合上册子,眼中闪烁着光,“看来这一仗,才刚刚开始。”
“是啊。”赫连轩望向窗外,天边一轮红日正冉冉升起,映照着整座京城,也照亮了他的脸庞。
他轻轻吐出一句话:
“风雨欲来,我自迎风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