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已调整完毕,大家可以返回观看)
事情谈妥,气氛顿时轻松起来。
谢昭宁看向王潇的眼神也愈发和善,这小子很上道嘛!
虽然没问出真正用意,但又给粮食又给银子,不可能是朝廷探子。
只要人还在青州地界,早晚会水落石出!
二人今日初次见面,谢昭宁虽然对此人隐约有种莫名熟悉感,但她决定点到即止。
起身正欲告辞时,王潇突然开口道:
“青州城内涌入大量流民,指挥使大人的压力想必很大,不如,将这赈济流民之事便交给末将。”
谢昭宁闻言猛地转身,脸上满是狐疑,如此这般,你到底图什么?
王潇直视她的眼睛,突然上前一步:
若是....末将对指挥使倾慕已久,不忍看您如此操劳,想分担一二呢?
。
谢昭宁一把撞翻紫檀椅子。
她这几年四处征战,治军极严,军中上下或是惧怕或是敬仰,还是第一次听到如此直白的话。
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答。
这位在万军阵前都不变色的女战神此刻耳根通红,张了张嘴却只憋出一句:
胡、胡闹!
随即逃也似地冲出厅堂。
院门外,亲卫连忙牵马迎上:大人?
回营!
谢昭宁翻身上马,却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庄内灯火通明,隐约可见王潇凭窗而立的身影。
这人竟如此无礼!
若非看在粮草和银子的份上,必定赏他四十军棍!
望着那道仓皇离去的背影,王潇不禁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地回到书房。
难道太直白了?
他自言自语道,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案。
书架上那本《追女三十六计》被抽出一半,又塞了回去——
对付谢昭宁这样的将门虎女,或许不该用美男计这么俗套的套路。
窗外传来布谷鸟的啼叫,王潇摇头轻笑:罢了,来日方长。
他展开青州地图,朱砂笔在琅琊山画了个醒目的圈。
翌日黎明,琅琊山百户所的旗帜在山谷冉冉升起。
黑底金字的军旗猎猎作响,一百名系统士卒披甲列阵,肃杀之气惊飞了满山鸟雀。
王潇站在点将台上朗声道,“即日起,我等便是青州军麾下一员!
一道道命令下达,整个青州沸腾起来。
城门外支起十处粥棚,白粥的香气引来无数逃荒百姓。
又开展以工代赈,将精壮男子编入工程队,修建水渠、开垦荒地。
不过旬日,琅琊山脚便多了三千亩良田,新挖的沟渠像血脉般纵横交错,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
如此浩大的工程,自然惊动了青州军高层。
了不得啊!
谢长风捧着最新军报,胡子都翘了起来,这个王百户,短短十日就解决了上万流民!
这已经不是福星,简直就是青州军的大粗腿!
不仅有银子有能力,更有一颗怜悯之心!
仅凭赈济流民这一项,便为青州军起码省下数千石粮草!
指挥使大人!这等人物,您该亲自见见啊!
谢长风激动之余,三番五次登门求见谢昭宁,希望她出面对王潇奖励一番。
正在办公的谢昭宁指尖一颤,朱笔在公文上划出长长一道红痕。
军务繁忙,改日再说。
什么叫有苦说不出?
这就是!
上次偷偷跑去琅琊山,结果惨遭调戏,她还没做好再次见这个登徒子的准备!
其实在看到王潇这段日子的所作所为后,谢昭宁对其很是满意。
但不知怎的一想起那句话,整个人便不知所措。
夜深人静时,谢昭宁独自站在城楼上,又忍不住望向琅琊山方向。
那里灯火如星,隐约还能听到夯土的号子声。
亲兵这时突然来报:琅琊军又送来一批粮食,还有.....
他递上一封信,王百户给大人的亲笔函。
谢昭宁接过信笺,上面只有一行字:
赈济流民共计三万七千六百四十四人,请指挥使点验。——属下王潇谨呈
没有半句题外话,却让谢昭宁耳根莫名发热。
她暗叹一口气,这其实比任何轻浮之话都更戳心。
因为,对方明白她最在意什么。
与此同时,琅琊山庄的书房里,王潇正在烛下批阅文书。
窗外忽然传来三声鹧鸪叫——玄字营的暗号。
进来。
黑衣人无声无息地滑入室内:禀大人,谢昭君与沈明瑾关系愈发亲密,而黄天军副将赵权与严州通判私下有多封书信往来。
王潇笔尖一顿,墨汁在纸上晕开。
继续盯着。
“遵命!”
待黑衣人退下,王潇望向窗外。
夜风裹挟着潮湿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远处天边乌云翻滚,隐约可见闪电如银蛇般划过。
指挥使大人,关于流民安置问题,末将还有以下几点建议......
另外,不日就要变天,大人一定保重身体!
落款时,他的笔尖顿了顿,最终规规矩矩署上琅琊军百户王潇谨呈。
半月后。
一队铁骑踏碎了琅琊山的宁静。
谢昭宁身着全套铠甲,猩红披风在晨风中猎猎作响,身后跟着谢长风等十余位将领,马蹄声震得路旁野兔四散奔逃。
大人,咱们是不是有些......
谢长风话未说完,就被谢昭宁一个眼神瞪了回去。
此次大张旗鼓的来琅琊山,一是交割之前约定好的四万石粮草。
二是检验琅琊军战力,最好能找出些不足之处,借此训斥王潇一番。
谁能想到,仅仅半月时间,那厮竟然给自己写了十几封信!
每封信的前半段不是军务就是内政,看上去颇有章法。
但后半段就不明所以。
自己有没有按时吃饭,睡觉盖不盖被子关他什么事!
谢昭宁越想越无语,攥紧缰绳直奔琅琊山而去。
半个时辰后。
山庄大门大开,王潇带着二十名亲兵列队相迎。
他今日穿了件月白色长衫,腰间只悬了块玉佩,在一群盔明甲亮的武将中显得格外清雅。
恭迎指挥使大驾!
王潇抱拳行礼,目光在谢昭宁脸上多停留了一瞬,粮草已备齐,随时可以装车。
谢昭宁冷哼一声,翻身下马时铠甲铿锵作响:不急,先看看琅琊军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