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仙台的雪停了。
周砚与阿鸾站在山巅,望着脚下的云海翻涌。阿鸾的九条银尾在风里舒展,尾尖沾着几点未化的雪,像撒了把碎钻;周砚的银鳞从衣袖下若隐若现,泛着温润的光,与她的尾巴交相辉映。
“要回桂香镇吗?”阿鸾歪头问,发间的青玉簪闪着微光,簪头的并蒂桂被雪洗得愈发清亮。
周砚点头,牵起她的手:“去看看我们的桂树。”
两人的身影落在云头,像两团被风托着的云。风卷着桂香掠过耳际,阿鸾忽然轻声道:“周砚,你闻见了吗?”
“什么?”
“轮回的味道。”她指尖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背,“和六十年前陈砚身上的味道,和第一世苏念身上的味道,一模一样。”
周砚笑了。他望着远处若隐若现的桂树轮廓,喉结动了动:“那是我们的味道。”
桂香镇的黄昏,总是裹着层暖融融的雾。
百年桂树站在巷口,枝桠间挂着两串红绸——是镇民们听说“仙人归来”,特意挂的。树底下摆着张竹桌,桌上放着壶桂花酿,两只粗陶碗,还有碟新炸的桂花糕,糕面上用桂花瓣摆着“周砚”“阿鸾”四个字。
“阿砚,你瞧。”阿鸾指着糕面上的字,眼尾泛红,“和六十年前陈砚写的一样。”
周砚坐下,倒了碗酒:“不一样。”
“嗯?”
“从前是‘陈砚与苏念’,现在是‘周砚与阿鸾’。”他将碗推到她面前,“是我们的名字。”
阿鸾的眼泪砸在酒盏里,溅起细小的涟漪。她捧起碗,与他碰了碰:“敬我们的三世。”
“敬我们的三世。”周砚饮尽碗中酒,喉间泛起桂花香——是阿鸾亲手酿的,和第一世苏念熬的桂花茶,第二世咖啡馆里的桂花糕,味道分毫不差。
远处传来孩子们的笑声。两个扎双髻的小丫头追着桂花瓣跑过,发间的银铃叮铃作响。阿鸾望着她们,忽然轻声道:“周砚,你看。”
“什么?”
“她们的发间,有桂花香。”
周砚点头。他望着那两个孩子,忽然想起前世阿鸾说的话:“墨渊哥哥,等我们修成真仙,要让所有孩子都闻见桂花香。”
“阿鸾。”他握住她的手,“我们做到了。”
阿鸾的尾巴轻轻缠住他的手腕,像只被顺毛的猫。她望着他眼底的温柔,忽然笑了:“周砚,你还记不记得……”
“记得什么?”
“第一世,你说‘等我有本事了,给你雕支全世界最漂亮的簪子’。”她从袖中取出支青玉簪,簪头的并蒂桂比当年更精致,“我雕了三世,终于雕好了。”
周砚接过簪子,指腹蹭过“阿鸾”二字:“我也没忘。”他从怀里掏出个红布包,里面躺着半块暗红鳞片,“这是我的本命鳞,和你的那半块,终于拼全了。”
阿鸾将鳞片与簪子放在一起,金光流转。她抬头看他,眼睛里泛着星河般的光:“周砚,我们以后……”
“以后,”周砚打断她,声音轻得像落在桂花瓣上的晨露,“每天都要一起看桂树开花。”
“好。”阿鸾笑着点头,“还要一起熬桂花粥,一起雕桂花糕,一起在桂树下打盹。”
“还要……”周砚望着她发间的青玉簪,望着她身后的九条尾巴,“还要让所有孩子都知道,桂香镇的桂树,是仙人的桂树。”
阿鸾的尾巴轻轻晃了晃,扫过他的手背:“好。”
夜凉了。
阿鸾靠在周砚肩头,望着天上的月亮。月盘里浮着层桂花瓣的影子,像极了他们三世轮回里的每一个黄昏。
“周砚。”她轻声道,“如果有来生……”
“没有如果。”周砚打断她,“我们的来生,就在今夜。”
阿鸾笑了。她伸手勾住他的小指,像小时候勾着他的衣角那样:“那我们拉钩。”
“拉钩。”周砚的小指与她的勾在一起,“一百年,不,一千年,不,永远。”
风卷着桂香掠过竹桌,吹得红绸哗啦作响。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阿鸾摸出怀里的红布包,里面是两块拼全的暗红鳞片。她轻轻摩挲着鳞片上的纹路,轻声道:“墨渊,我等你。”
周砚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阿鸾,我在。”
桂树的影子落在他们身上,像两株交缠的树,在月光下生了根,发了芽,开了花。
远处传来孩子们的笑声,混着桂花香,飘得很远很远。
而在轮回的尽头,有只雪白的狐狸叼着半块暗红鳞片,歪头笑:“墨渊哥哥,等我雕好簪子,你便再也不许嫌我烦。”
“阿鸾……”他低声呢喃,“这一次,我不会再松开手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