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关自守,势不可能……”左宗棠低声重复,嘴角掠过一丝苦涩而决然的笑意。是啊,大门早已被列强炮火轰开,妄图关起门来独善其身,不过是痴人说梦。帝国要生存,就必须同时驾驭两艘战船——一艘驶向波涛汹涌的大海,一艘驶向黄沙漫天的西域。
他将谕旨郑重置于案头,目光投向窗外。院子里,那口黑沉沉的柏木棺材在清冷月色下泛着幽光。他缓步走到书案前,提起那支饱蘸浓墨的狼毫笔。
他知道,一份将决定帝国西北命运、也将耗尽他生命最后心血的奏折——《复陈海防塞防及关外剿抚粮运情形折》,即将在这肃州风雪边城诞生。他要将“海塞兼营”这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化为可执行的方略;要向朝廷证明,新疆不仅必须收复,而且能够收复!他要用最详尽的筹划、最悲壮的誓言,为帝国破碎的西北疆土,搏一个重光的机会。
墨汁滴落,在宣纸上晕开,如同西北大地上亟待收复的万里河山。左宗棠深吸一口带着沙土气息的寒气,落下了第一笔。
他眉头紧锁,如同祁连山深处刀刻斧劈的沟壑,每一道皱纹里都镌刻着边塞的风霜与忧思。花白的胡须随着他急促的呼吸微微颤抖,烛光映照下,这位六旬老帅的面容更显沧桑。他时而停笔凝思,鹰隼般的目光仿佛要穿透薄薄的窗纸,望尽玉门关外那万里黄沙、强敌环伺的未知疆域;时而又猛地蘸饱浓墨,在宣纸上落下力透纸背的字迹,笔锋如刀,力透纸背。
“季帅,夜深了,您该歇息了……”幕僚周开锡端着一碗参汤,小心翼翼地推门进来。他看到左宗棠布满血丝的眼睛、案头堆积如山的舆图军报、以及散落一地的粮册算草,劝慰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他知道,此刻任何打扰都是多余的。
左宗棠没有抬头,只是挥了挥手,沙哑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无妨。开锡,你来得正好。立刻去办两件事:第一,传令刘锦棠、张曜、金顺诸将,命他们速将所部人马、器械、粮秣、驻地详情,以及关外敌情、地形、道路、水源、民情之最新探报,八百里加急报来!一丝一毫不得遗漏!第二,让袁保恒将他经手的历年西征军费开销、各省协饷实到数目、胡雪岩借款明细及后续还款压力,还有未来三年最紧的饷需缺口,给我算清楚,列个死账!朝廷要‘用款分防’,我左季高得让他们知道,这‘分’字背后,是多少将士的性命,多少民夫的枯骨!”
“是!”周开锡深知事态重大,放下参汤,匆匆领命而去。脚步声消失在走廊尽头,书房内重归寂静,只剩下笔尖划过宣纸的沙沙声,炭火偶尔爆出的噼啪声,以及窗外永无止境的、如泣如诉的风声。
左宗棠的思绪在庞大的帝国版图上飞速穿梭。东面,李鸿章的北洋正在筹建,每一条铁甲舰、每一门克虏伯大炮都意味着数以万计的白银;西面,是阿古柏窃据的南疆八城,是沙俄强占的伊犁九城,是白彦虎流窜的残部,是万里征途上随时可能断绝的粮道和致命的缺水。“饷需支绌”四个字,像冰冷的枷锁,死死扼住了他的咽喉。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官袍袖口,那里磨得已经有些起毛,一如这个帝国捉襟见肘的财政。
经过数日不眠不休的煎熬与梳理,奏折的骨架终于在他心中清晰起来。他猛地推开木窗,让塞外刺骨的寒风呼啸着灌入书房,瞬间吹散了满室的墨味和疲惫,令他精神为之一振。回到案前,他提笔如刀,开始书写那份将决定帝国西北命运的《复陈海防塞防及关外剿抚粮运情形折》。
开宗明义,他便痛陈利害:
“臣跪诵谕旨,‘关外一撤,藩篱难保’,‘闭关自守,势不可能’……圣虑深远,烛照万里!窃以为新疆之安危,实关乎蒙古之存亡,蒙古之存亡,则系乎京师之安危!此乃肢体相连,唇亡齿寒之势!沙俄贪得无厌,若见我弃新疆,必席卷而东,蒙古岂能独存?京师岂有宁日?故新疆断不可弃!海防固重,然西北塞防之危急,实已迫在眉睫!”
接着,他详细剖析敌情,力证新疆可复:
他笔锋犀利地刻画阿古柏伪政权:“名为‘洪福汗国’,实乃浩罕流寇,外结英俄,内失民心。其治下苛捐杂税层出不穷,各部头领勾心斗角,军心涣散。白彦虎残部,流窜奔命,已成惊弓之鸟,不足为虑。俄国虽强占伊犁,然其战略重心远在欧洲,远东兵力有限,且与英国在中亚角逐正酣,未必敢倾力东顾与我决战。” 结论掷地有声:“阿古柏可剿,新疆可复!此非臣之妄言,实乃审时度势之论!”
奏折的核心,在于他倾注了毕生军事智慧的详实方略,步步为营:
1.“剿抚兼施,刚柔并济”:对阿古柏、白彦虎等顽敌,坚决武力剿灭,绝不姑息;对受裹挟或观望的各族头领、百姓,则示以恩信,广发布告,争取归附,从内部分化瓦解敌势。
2.“缓进急战,后勤为先”:他提出着名的战略总则——“不急争一城一地之得失,重在筹粮、筹运、筹饷,站稳脚跟。大军出关,当如泰山压顶,蓄势待发;一旦发起攻势,则务必迅猛如雷霆,不给敌人喘息之机!”他特别强调:“粮运一事,乃西北用兵之第一要着。必于沿途分段设置转运粮台,广开屯田,兴修水利(如恢复坎儿井),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使前线将士无后顾之忧。”
3.“先北后南,扼守要冲”:他制定了清晰的作战路线——“先集中兵力,收复乌鲁木齐(迪化),平定北疆,扼守天山北路之咽喉,彻底切断阿古柏与沙俄之间的直接陆路联系。待北疆根基稳固,粮秣充足,士马饱腾,再择机翻越天山,南下直捣阿古柏老巢喀什噶尔!”
4.“兵精饷实,从严治军”:他要求裁汰老弱,精选骁勇能战之兵;严格执行“营规”,严禁骚扰百姓,违令者斩;务必保证饷需及时发放,军械精良适用,维持士气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