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乐乐看完老阿姨箸的书,觉得这位也有点坑,你这好歹叫书,那么多图,那么多无用文字,把猪内脏都快诜成神药,你倒是说说如何清洗?如何做成菜啊!
就咱现在的窘境,是肉都大补,都需要,问题的关键在于猪下水确实味道太冲,咱需要的是如何将猪下肉做成美味!
老阿姨为什么不出清洗方法和加工成菜的菜谱?大概是因为清洗过程不够美好,拍摄效果不佳,那脏污的场景又与其仙风道骨的形象不符,还有,清洗的方法好像不止一种两种,仔细想想老阿姨还真不能出这样的书。
主席老阿姨出清洗猪下水的书确实会拉低其身份地位的档次,菜谱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不过看图片上的猪肚猪肠猪肺可是清洗得挺干净的,不可能是动手洗的吧?
我真是笨!菜谱在大厨那里呀!清洗方法会不会也在那里?
老灵魂小身板的许乐乐回过头来,又去翻看“圆师傅”的配料间,没找到!再找他的宿舍?就看看,不费劲的,行李被褥什么的不感兴趣,柜子里看一眼,没有,床下鞋盒子里,哎哟哟!就说这装鞋用的盒子不对劲!里面这些不是菜谱是什么?用A4纸打印的,不过被人工用笔修改过,有加有减,有特别注意的地方说明标注,这才像个着书立传的样子,真正的传家宝!
“圆师傅”真是个好样的!特别敬业,他这是防谁?卤味是他的招牌菜,为什么还要放一本书在那里?会不会那配料间的钥匙,老阿姨也有一把?很有可能的哟!如果他防着老阿姨,那配料间那本书上记的还可靠吗?
正好桌上有几袋刚配好的卤料,对一下就可以了,配料间有现成的天平,不对不知道,这一对就吓人一跳,克数还真不对,原来秘密就在这里,赶紧记下来,争取成为真正的“圆师傅”徒弟!
“圆师傅”的油腻宿舍都搜查了,其他人的也搜查一下又何妨?
哈哈哈!果然不吃亏!这位小姑娘衣柜里的一小沓纸,也是打印的,也有补充删减,可爱的小姑娘啊!多谢了!
“厨房里,水盆里泡着猪肚和猪肠,散发着一股浓烈的腥臭味。我皱着眉头,心里犯起了嘀咕,这可怎么清洗干净啊。
我先拿起猪肚,把它翻了个面,让那些脏东西都露在外面。接着,往猪肚上撒了一层厚厚的盐,盐粒像白色的雪花般附着在猪肚上。我用手用力揉搓,盐在猪肚上来回摩擦,那些黏液和脏污慢慢被搓了下来。随着我的揉搓,一股更刺鼻的味道弥漫开来,我忍不住捂住了鼻子,但还是坚持着把猪肚的里里外外都搓了个遍。然后用清水冲洗,那脏水顺着水槽流走,猪肚似乎干净了一些,但仍有淡淡的异味。
处理猪肠时,我先把猪肠放在水龙头下,让水灌进肠子里,把里面的一些粪便冲出来。之后往猪肠里加入面粉,面粉就像小刷子一样,能吸附肠壁上的脏东西。我用手反复抓捏猪肠,白色的面粉逐渐变成了灰色。抓捏了好一会儿,我把猪肠放在清水中清洗,换了几次水后,猪肠变得干净了许多。
最后,我把猪肚和猪肠放进加了白醋和料酒的开水中焯水。随着热气升腾,那些残留的腥味也消散了。看着清洗干净的猪肚和猪肠,我长舒了一口气,期待着它们变成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看看这张纸上的记载,还是第一人称,这要写成书,岂不比老阿姨的更有吸引力?吸不吸引的不要紧,最主要的是管用。
看来秘方永远是秘方,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拿手东西,就像“圆师傅”,他的卤菜永远是一绝,料确实是那些料,克数也相差无几,位置但关键就在于那“无几之差”上,这还真不奇怪,就像中药,真正的大家会根据各人的脉像把药材适当增减,甚至是药材产地不同,用量也不同,煎熬的方式方法也有讲究。
针炙更是高深莫测,同样的银针、同样的穴位,扎针的深浅、力度、冷热都有讲究,背得药理和病症要害只是其中的某一环节,实际操作中还得个人灵活把握。
估计这做菜也和中医看病一样,得充分了解各种食材的特点和人体结构的各种需要,然后进行巧妙搭配,再加上个人经验的精心烹饪,才有可能得到美味佳肴。
所以,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门道,还是那句话,谁也小瞧不得谁,所谓高手在民间,或许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