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许乐乐之前就利用空间作弊多次,把建筑材料放得遍地都是,有了城里的那个建筑工地,砖瓦的事情好解决,从码头上过来的建筑材料,左一堆,右一堆的,只有她一个人记得清。
一转眼,又有马车将砖瓦和木料,一批又一批往村里拉,也只有她一个人知道,家里的人,一会被支使去接收东边的砖,一会又让去接收西边的瓦,没个固定的活计,等转一圈下来,建筑材料已经堆积如山。
所以,不但宜熙园这边盖起了不少房子,就是新买的那两块地方,同样盖起了不少房子,那边也急等着开垦。
那两块地,一处落在了许大旺和许五旺名下,一处落在了双胞胎名下,在他们娶妻生子之前,都归许乐乐经管。
那两块地方,面积远不及宜熙园大,但土地较为肥沃,要好改造得多,虽然名字写的是四兄弟的,但他们坚称自己是小妹的。
“这可不行,你们总要长大成人,娶妻生子后,那就得自己过”。
许三旺第一个反对:“我可不想娶什么妻,我就要待在家里,小妹出门还得要我背呢!”
燕王赶紧插嘴道:“乐乐也是要长大的,不要你背”。
开什么玩笑?三旺虽然是她亲哥哥,但长大后也不能背,自己的伤早就好了,莫说背了,就是用一只手托着也没问题。
许五旺:“你们三个是哥哥,不娶妻,肯定不行,尤其是大哥,你们得传承咱家的香火,我和阿姐不用传香火,我们不娶妻生子,永远住在一起”。
燕王突然觉得五旺不招人喜欢了,还以为他是最聪明的,其实他最傻,他阿姐这么漂亮又能干的人,怎么可能不嫁人呢?
但是,乐乐痴傻的时候,几个兄弟照顾颇多,尤其是五旺,他陪伴的最多,现在也是走到哪跟到哪。
这五兄弟,是该让师傅好好教一教,男子汉大丈夫,志在四方,哪能一辈子守着妹妹过?应该把给他们的地买远点。
“行了!我们还小,不提结婚的事,不然被别人听到害羞的。但是,这个家由我说了算,我让落谁的名字就落谁的,不落爹娘的,是爹娘不想惹麻烦”。
许家“分家”的事,很快就被遗忘,兄弟几人每天除了跟师傅念书之外,还要帮家里做事,还有和小妹一起学习数学。
每天都忙得团团转,哪里还会记得,到底运来了多少建筑材料?只有燕王这个闲极无聊的人,他的日常就是盯着那几片地,还有塑料大棚里的那些东西,他又是个观察力敏锐的人,总觉得乐乐走过的地方,东西会变得特别多,建筑材料、粮食、棉絮……这是个大秘密,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乐乐的东西,基本上都是以前没见过的,就比如水晶制品,还有医治自己的那些神药。
她应该有个可纳万物的乾坤袋!这个大秘密,必须要死死守住!
燕王和许乐乐五兄妹,又重新回到茅草房,但没告诉大家封县主的事,到时候再给大家一个惊喜。
真正的正主,那几百人的吃住都安排好了,也就没有什么好操心的,念书,观察各种作物,该干什么的就干什么。
村民们则不同,男人们去砍柴,连大点的男孩,都坚称自己已经是壮劳力,必须要去砍柴,他们去干活了,不急躁。
女人们忙着缝衣,衣服做好的,则把自己家也清扫一遍,万一大官们走错路,一下子撞进自己家,看到一屋子乱糟糟的,岂不丢了全村人的脸?
吃过午饭,全村人就闹哄起来,小孩们早就等在村口:
“我们点过名了,全村的小孩都在,男的女的,全部到齐,也洗干净了,等不得你们大人,我们要先过去了”。
“去了不能瞎捣乱!”
“不能把新衣服弄脏!”
“不要去工坊边打扰!”
“看好你小妹,不要抹一脸鼻涕!”
“狗剩口水出来就赶紧擦,不要弄得脏兮兮的,让人看了不舒服,丢了咱村的脸,老娘可饶不了你们哥俩!”
......
“得了!我们早就处理好了!不用你们大人操心,我们先过去抱柴烧火,村长检查完就可以了。”
石村长还真就检查了一遍,见确实收拾得挺整齐的,高兴地点点头道:
“不错!不错!都挺干净的,去吧!大的背着点小的,牵着的走慢点,别摔了”。
把孩子们打发走了,女人们又大呼小叫喊自家的男人、儿子换洗,因为他们去砍柴了,最后回到家。
老人们则被要求晚点过去,怕太冷了。
许大老头:“不妨事,你们忙你们的,我们人老了,走得慢,先过去,三郎已让人搭了棚子,有围布的,冷不着的,老人们都跟我一起走,去慢了,怕错过宣旨的大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