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扈同志,我们要出去逛逛,你要不要一起?”
第二天一早田小苦敲扈钥的门。
“去,等我一会。”
“不急。”
扈钥因为没了包袱昨天睡的那叫一个好,从床上起来,换了一身衣裳,洗漱后,容光焕发的出了门。
田小苦等在门口看到扈钥眼神恍惚,总觉得今天的扈钥和之前有了些许不一样,但又说不出哪里不一样。
“扈同志你真好看。”
“你也很好看,走吧。”
“哎。”
“其他人呢?”
扈钥下了楼没看到其他人疑惑。
“他们啊已经走了好一会了。”
“那你怎么没和他们一起?”
“这不是看你一直没出来想着你一个人出去不安全就等你一起。”
扈钥没想到她会这么说感激一笑:“那就谢谢了。”
“不用谢,其实我也没啥买的。”
“那就随便逛逛,咱们接下来去哪?”
“去十三行。
他们打听了那里卖东西的很多,想买啥都可以在那买,不用多跑几个地方。”
“行,那就去十三行。”
也不知道这个时候的十三行和以后的十三行差别有多大。
“嗯嗯。”
俩人一边走一边问路,终于来到了十三行,里边的东西确实挺全的,自行车,手表这样的三大件有。
广绣,木雕也有。
蔬菜水果也不少。
日用百货更是有。
“这里边的东西可真全。”
田小苦看着里边的东西满脸惊呼。
“可不,我要买点不了,胶鞋这些,你要买什么?”
“我看看吧,我带的钱票不多。”
田小苦有些不好意思。
“那咱们分开买,一会在门口集合。”
“好。”
“同志这个丝巾怎么卖?”
红色的丝绸丝巾扈妈她们肯定喜欢。
“五块。”
“给我拿六条。”
扈妈,扈大嫂三个,再加上扈奶奶和扈小婶一共六个人,一人一条好了。
“确定要六条?”
“确定。”
“行,三十块钱。”
“给。”
给了钱开了收据,扈钥拿着丝巾去选别的,看到收音机,扈钥很想买,可惜没有票,只能遗憾的移开眼。
买了几双胶鞋,又买了点布料,给孩子买了些吃的,提着去了门口。
“你已经出来了?”
田小苦已经等在门口,看样子等的时间还不短。
田小苦笑了笑:“是啊,没什么要买的,我就给我爹娘买了双胶鞋,他们下地的时候可以穿,不用干一天活回来脚都泡裂口了。”
“我也买了。”
“咱们回去吗?”
扈钥看了看腕上的手表,已经快十二点了。
“快十二点了,咱们吃了饭再回去吧。”
“行!
你买的东西可真多,给我点,我帮你拿着。”
田小苦看着扈钥两只手都拎满了东西眼里满是羡慕,不过却没有嫉妒,她知道自己和扈钥是没办法比的。
“不用,我力气大,这点东西不算啥,走吧,咱们之前过来的时候我看到那边有饭店。”
“好。”
俩人进了饭店,点了饭菜。
等菜的功夫扈钥开口询问:“田同志,你今年多大了?”
“我十八了。”
“你进服装厂几年了?”
“两年多了。”
“有对象没有?”
扈钥觉得田小苦人不错。
“还没呢,我娘倒是给我介绍了几个,我都没看上,我不想回大队找,我自己好不容易走出来。
再找回去,我图啥。”
“是所有大队的都不想找吗?”
扈钥觉得说的没毛病,自己好了,肯定想找个更好的,如果找个差的那还有啥意思。
“也不是,媒人给介绍的都是没工作的,我不想,他们肯定都是惦记我的工作,不然就是我的工资。
我想找个工人。
俩人一起上班挣工资。
家里是哪的其实也没那么重要,当然如果是市里的那就更好了,至少市里有房子。
毕竟按照我的工龄想要等厂里分配房子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田小苦说的很认真,一点也没有遮掩自己。
“确实是这个理,房子是一个大问题。”
这个时候房子不允许买卖,厂里分配也是按照工龄分配,可不就是结婚的重要筛选条件。
“嗯,我不急,反正我才十八。”
“确实不用急。”
“扈同志你家里人都像你这么厉害吗?”
田小苦很佩服扈钥,想知道她这么厉害,是不是家里人也都这么厉害。
“那倒没有。
我家是袖头大队的,我爹是大队长,大哥、二哥、三哥都在大队上工,小弟在纺织厂。”
“你还有弟弟?”
田小苦惊讶。
扈钥摇头失笑:“我咋就不能有弟弟了?
我弟比你还小一岁呢,今年高中毕业,前段时间刚进去纺织厂上班,以后有机会可以介绍你们认识。”
“好啊,不是你不能有弟弟,是我觉得你在家肯定受宠,还以为你是家里老闺女呢。”
他们大队就有一家闺女很受宠,是她娘四十多生的老闺女,疼的和眼珠子似的。
“我不是,但我爹娘确实很疼我,大概是因为其他都是儿子,就我一个闺女,物以稀为贵,人也是一样。”
扈钥很庆幸在这个普遍重男轻女的时候她是最受宠的。
“你说的对。”
“红烧肉,家常豆腐,红烧鳊鱼,三鲜汤,两碗米饭好了,过来端。”
这个时候服务员喊她们的菜好了。
扈钥连忙起身。
田小苦叶跟着起身。
俩人把饭菜端过来,扈钥把筷子递给她:“赶紧吃吧,吃了回去歇歇,也不知道肖主任买的几点的票,还得收拾东西呢。”
“我觉得可能是今天晚上的,我去找你的时候听他说给厂里打电话,那边着急催呢。”
田小苦接过筷子一边吃饭一边和扈钥说自己听到的。
“催啥?
肖主任一个销售科的又不管生产。”
“催我们啊,订单那么多,我们五个都是车间工人,肯定要赶紧投入生产。”
“这样啊,那看来人手确实不够。”
“岂止是不够,都三班倒了,我估摸着厂里得招一批临时工,不然肯定完不成那些订单。”
田小苦对厂里的生产力比较了解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