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点爱卿尽管放心!就算推广高产作物,那也会有个度,不会毫无节制地随意乱种。具体多少需要专门的团队评估,林爱卿,此事等土地司成立后,由你全权负责”。
高产作物就算再高产,他也永远顶替不了传统作物的地位,两者各有千秋。目前所做的就是提高高产作物的地位,使之哪怕比不上传统作物,也毫不逊色。
“微臣遵旨”!
民为国之本,此番农改,关乎着大清子民的温饱问题,林则徐自然当仁不让。
这是个工作量极为庞大的工程,还好前段时间,和珅和智亲王在清查全国土地的时候,已经将大清现有土地的种类给统计出来了。
“至于王爱卿说的番薯等不易保存,朕已想到应对措施。短期内食用,诸如两三个月,那就仍按民间的老办法,地窖储存。如果长期储存,以番薯为例。第一,可以将番薯切片晒干,制成番薯干。装入布袋或陶罐中,置于干燥处,能保存半年甚至更久。第二,可以将番薯制作成淀粉,淀粉耐储存且用途广(可做粉条、勾芡等),能长期保存且不易变质。第三,窖藏发酵,利用低温发酵甜酒番薯,还适合在冬季保存”!
“最重要一点,只有加大番薯等作物在民间市场的流通。种植出来的高产作物的消耗就会提高很多,这样对保存问题也会有很大帮助”。
嘉庆帝将高产作物所有关联的事情全部简单地分析了一遍,具体如何操作,还是看土地司全盘把握,他只是提供了一个方向。
……
与此同时,经过整整两日的赶路,福长安带领的灭莲军终于来到了伊阳县。
“卑职陈培英叩见大将军,千盼万盼,终于将您盼来了”!
在接到奏报后,伊阳县县令陈培英率领县衙的官吏早早地就来到城门口迎接灭莲军的到来。
“快快请起,这里是你的地盘。接下来的日子,本将军以及灭莲军集体上下就仰仗陈县令多多照顾了”。
和嵩县一样,福长安打算将伊阳县作为灭莲军驻扎的据点。
“大将军言重了,快快请进”!
……
酉时,大军帐篷已搭设完毕,福长安随即召集德楞泰、孙清元与孙庆城等人来中军大帐商议接下来的行动计划。
“攻占外方山和熊耳山,神机营居功甚伟。事实证明,破虏枪在战役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将军派人回京报捷的时候,已奏请皇上让工部押送一些弹药,补充一下军需。在弹药没送来之前,咱们没必要与他们硬碰硬”。
言语间,福长安来到沙盘面前,指向齐姑沟、朋良店、秦王寨以及白云禅寺等地继续说道:“栾川附近的白莲教余孽分布不比嵩县集中,因此就按本将军之前说的策略。发动民间力量,削弱他们的群众基础。同时军事清剿和地方控制并行推进,让他们地盘逐渐缩小”。
“末将遵命”!
……
商量完军事计划后,众人退出中军大帐,福长安仍现在沙盘前思索。
这时,传令兵在帐篷外面请示:“启禀大帅,外面有一叫穆晴的女子求见”。
“传”。
从嵩县到伊阳县,路上不管福长安如何劝说,以穆晴为代表的几百女子都不愿意离开,非要跟着灭莲军走,他又没办法动粗,想想都头疼不已。
……
“民女穆晴参见将军”。
经过这些天的营养补充,穆晴不再是骨瘦如柴的模样。她将头发全部扎起来,整个人干净利落,焕发着朝气蓬勃的英气。在晚霞的照耀下,让福长安有片刻的失神。
“咳咳…,起来吧”!
福长安被穆晴的请安声打断思绪,他顿时尴尬地伸手摸了摸后脑勺,随后让其起身。
“穆晴,本将军都说了让你们在嵩县等候。再说这里是军营,女子进出多有不便”。
“将军,朝廷的圣旨下来了没有?皇上同意我们参军了吗”?
听到福长安的责怪,穆晴有些不以为然,反而直接开门见山,询问自己来的主要目的。
“哪有那么快?就算八百里加急,那也要明日才能有消息,你耐心等待吧。不过本将军可事先说好啊,要是皇上不同意你们参军,你们可就不能再赖在灭莲军不走了”。
“放心吧,将军,我们知道分寸的”。
穆晴虽嘴里满口答应,可脑子里却不这么想。她已经做好了朝廷不同意女子参军的打算,到时候就死乞白赖地跟着,不行就进京敲登闻鼓,面见圣上。
不管如何?她穆晴一定要参军!
……
果然如福长安所说,第二日朝廷的先遣队就到了伊阳县。
“启禀大将军,皇上命穆彰阿率三千神机营将士已在赶来的路上,大概后日未时应该就能到伊阳县”。
“朝廷竟又派三千神机营将士?看来皇上对他们平叛白莲教余孽的速度有些不满啊”!
如此一来,灭莲军就有五千神机营将士了。就算分成十队,每队也有五百神机营将士,面对两三千白莲教余孽也可以轻松取胜,这就是破虏枪火器的威力。
福长安对栾川附近的白莲教余孽平叛计划彻底改变,既然人数和装备上全部碾压。一万四千五百将士对五千白莲教余孽,直接平推即可。
……
就在福长安对接下来火力压制满怀期待的时候,先遣队的队长从怀里拿出圣旨递给他。
“这是……?圣旨”?
“是的,大将军,此次皇上一共下了两道圣旨,一道是嘉奖灭莲军全体将士的,在穆彰阿将军手里。卑职这道圣旨是皇上下给您的,具体内容您还是自己看吧”。
福长安闻言对着圣旨恭敬地拜了三拜,然后接过打开,内容果然与他想的一样。是关于自己奏请皇上,询问女子是否可以参军的圣旨。
……
“让我进去,让我进去”!
门外此时传来了一道女子的声音,此人正是穆晴。她得知有先遣队到伊阳县后,马不停蹄就来到中军大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