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渐次响起,又在守岁的寂静中慢慢零星下去。庞庄村沉浸在阖家团圆的温暖氛围里。农庄的员工和合作社的村民们都已回家团聚,偌大的农庄显得格外宁静。王龙飞和李静没有回王龙飞父母家,而是选择留在农庄那间虽然简陋但充满两人共同回忆的临时住所,共度他们相识相知后的第一个除夕。
小小的屋子里,炉火烧得正旺,驱散了冬夜的寒意。桌上摆着从食堂打来的几样简单却热气腾腾的年夜饭菜肴,还有一壶温好的、农庄自酿的沙棘酒(实验性小批量酿造,口感尚显青涩,却别有一番风味)。没有喧闹的春晚,只有彼此相伴的安宁。
吃完简单的年夜饭,收拾好碗筷,两人搬了椅子,围坐在暖融融的炉火旁。橘红色的火光跳跃着,映照在他们脸上,柔和而温暖。窗外,偶尔有烟花升空,炸开一瞬间的绚烂,将屋内映得忽明忽暗。
“真快啊,”李静捧着温热的沙棘酒,轻轻啜了一口,眼神有些迷离地望着炉火,感慨道,“感觉昨天还在为鱼塘氨氮超标急得团团转,这一转眼,一年就过去了。”
王龙飞往炉膛里添了根柴,火星噼啪轻响。他伸手握住李静微凉的手,嘴角带着温和的笑意:“是啊,这一年,像做梦一样。想想年初,咱们还在为资金链快断了睡不着觉,现在,不仅账上有了盈余,还给大伙儿分了红,新房子的图纸也出来了……”他顿了顿,目光深邃地看着李静,“最重要的是,你来了。”
李静脸一热,靠在他肩膀上,轻声说:“是你带着大家,一步步走过来的。我……我只是做了点力所能及的事。”
“不,静,你太谦虚了。”王龙飞摇摇头,语气认真,“没有你的技术,你的思路,农庄走不到今天。鱼塘危机是你判断出人为投毒,水质模型是你建的,芽苗菜项目是你引进的,马勃菌更是你一手攻关……还有跟村里沟通,规划土地,哪一样都少不了你。你不仅是我的……”他顿了顿,声音更柔,“你更是农庄的‘定盘星’。”
“少来,”李静笑着轻轻捶了他一下,“给我戴高帽。要不是你敢想敢干,能扛事,能聚拢这么多人,我有再多的想法,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她抬起头,看着王龙飞在火光下显得格外坚毅的侧脸,“龙飞,有时候我真佩服你,好像多大的困难压过来,你都能顶住,还能带着大家往前冲。”
“那是因为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王龙飞握紧她的手,目光灼灼,“有你在身边,我心里就特别踏实。再难的事,想想咱们一起努力,就觉得有盼头。”
两人沉默了片刻,享受着这难得的静谧与温馨。炉火哔啔,时间仿佛都慢了下来。
“静,过了年,等天气暖和点,咱们的新家就能动工了。”王龙飞憧憬地说,“按陈设计师的方案,到时候,咱们就有大客厅,有书房,有能种菜的后院……你爸妈来了,也有宽敞舒服的房间住。”
“嗯,”李静眼中也满是期待,“我还想在后院那个种植床里,种点薄荷、罗勒,再搭个葡萄架。夏天的时候,可以在下面喝茶乘凉。”
“都听你的。”王龙飞笑道,“家里怎么布置,你说了算。我就负责赚钱,把你和咱们这个家,养得白白胖胖的。”
“去你的,谁要白白胖胖的。”李静嗔怪地瞪他一眼,嘴角却忍不住上扬。她想了想,说:“龙飞,等房子盖好了,咱们是不是……该把事儿办了?”她声音渐低,带着一丝羞涩。
王龙飞心中一动,将她搂得更紧些,郑重地说:“当然!我早就想好了。等新房能住人了,咱们就先订婚,然后选个好日子,风风光光地把你娶进门!我要让全村、让所有认识咱们的人都知道,你李静,是我王龙飞这辈子最对的选择,是我要携手一辈子的人!”
李静心里甜丝丝的,把头埋在他怀里,轻轻“嗯”了一声。
“对了,”王龙飞想起什么,说,“开春后,我想再去趟省城,正式拜访一下你爸妈,把咱们的打算跟他们好好说说,也请他们放心。”
“好,我爸妈肯定高兴。”李静点头,“他们上次见过你之后,对你印象可好了,我妈还总念叨你呢。”
“还有合作社那边,”王龙飞思绪又转到工作上,“明年开春,沙棘和高粱要精细化管理,鱼塘要扩大养殖品种,菌菇棚要扩大产能,马勃菌要中试……事情还多着呢。不过,现在咱们底子厚了,人心也齐了,干起来更有底气。”
“一步一步来,”李静语气平静而坚定,“就像咱们今年这样,稳扎稳打。先把基础打牢,把现有的项目做精做强。我还在想,能不能跟农大合作,搞个博士后工作站或者学生实践基地,引进更多技术和人才。”
“这个想法好!”王龙飞眼睛一亮,“咱们不能光埋头种地,还得抬头看路,跟得上最新的技术。这事你来牵头。”
夜渐渐深了,炉火依旧温暖。两人就这样依偎着,从过去一年的艰辛,聊到新一年的规划;从农庄的发展,聊到小家的憧憬;从眼前的烟火气,聊到遥远的未来。没有豪言壮语,只有细水长流的分享与倾听,充满了对彼此的信任和对共同生活的向往。
当零点的钟声隐约从远处传来,预示着新的一年来临时,王龙飞低头,在李静额头上印下轻轻一吻。
“静,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龙飞。”
窗外,新的曙光正在孕育。屋内,炉火映照着的,是两个紧紧相依的身影,和一份历经艰辛后愈发醇厚、也愈发坚实的心安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