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我们的一生,不过是无数记忆的碎片。” ——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下坠。
没有尽头,没有方向,只有意识在虚无中被拉扯的钝痛。沈啸天湮灭前那决绝的背影,如同烧红的烙铁,深深印在李婉晴的意识核心上。牺牲?背叛?信任的裂痕与守护的最后姿态交织成一团乱麻,在她疲惫的脑海中反复冲撞。
【意识稳定器】发出持续的低频警报,精神力濒临枯竭的警告如同跗骨之蛆。她强迫自己集中精神,感受着沈啸天最后传递过来的那个“意识信标”——它在稳定器的核心区域散发着微弱的、但异常稳定的脉冲,像漆黑海面上的唯一灯塔。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是一瞬,或许是永恒,那永恒的下坠感骤然停止。
没有冲击,没有声响,她只是“存在”于了一个新的地方。
光线昏暗,带着陈年纸张和尘埃的气息。她“站”在一个无比广阔的空间中,抬头望去,是看不到顶的、由无数旋转楼梯、悬空廊桥和巨大书架构成的恢弘结构,风格是压抑而繁复的哥特式。这里就是第三层梦境——“记忆回廊”?
与其说是图书馆,不如说是一片由记忆构筑的森林,一座自我认知的迷宫。
书架上并非整齐的书籍,而是漂浮着、堆积着、流动着的无数光团与碎片。有些碎片清晰如水晶,映出某个特定的瞬间——童年的欢笑、失败的苦涩、与林洛书最后一次争吵时他眼中的复杂……有些则模糊浑浊,如同隔了毛玻璃观看。更多的,是无数嘈杂的、混杂的低声絮语、断续的画面和强烈的情感波动,它们像无形的潮水,从四面八方涌来,试图淹没她的感知。
她甚至瞥见了一些陌生的记忆碎片——其他任务者?一个男人在沙漠中独行的孤独,一个女子在实验室里面对失败的绝望,还有屠刚那充满暴戾与扭曲欲望的狰狞面孔一闪而过……这些外来的回响与她的个人记忆交织碰撞,使得整个空间光怪陆离,危机四伏。
【意识稳定器】的警报声陡然尖锐!压力骤增!外部记忆洪流的冲击,内部情感创伤的撕扯,让她刚刚稳定下来的意识体再次剧烈波动,仿佛随时会像沈啸天那样碎裂开来。
“不能迷失……”李婉晴死死咬住下唇(意识层面的拟态),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在那个稳定的“意识信标”上,以此作为对抗混乱的坐标原点。她开始尝试运用在第二层学到的、沈啸天曾指导过的浅层架构技巧——并非创造,而是梳理。她像筑堤一样,在自己的意识外围构建起一层薄薄的、筛选性的屏障,努力将那些最具侵蚀性的外来记忆和自身最痛苦的情感回响暂时阻隔在外。
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脚下的地面时而坚实如石板,时而柔软如流沙,时而甚至变成透明的玻璃,下方是万丈深渊般的记忆空洞。书架的位置在不断移动,廊桥会无声无息地消失又重组。这是一个动态的、活着的迷宫,其规则就是没有物理规则,唯有意识的流动决定环境的形态。
她尝试走向一个散发着温和白光的记忆碎片,那似乎是她刚进入深渊学园时,对未知还带着一丝好奇的时刻。但就在她靠近的瞬间,旁边的阴影里猛地窜出一团漆黑的、充满悔恨与自我怀疑的记忆回响,如同触手般向她缠绕而来。她立刻后退,那团黑影扑了个空,又融入周围混乱的背景音中。
这里的目标模糊不清——“寻找被遗忘的真相”。真相是什么?是关于学园?关于“寿命收割系统”?还是关于她自己?沈啸天留下的信标指向迷宫深处,那里似乎存在着某种核心,但路径被无数记忆的岔路和陷阱所遮蔽。
她靠在一个暂时稳定的书架旁,剧烈地“喘息”着。精神力的消耗速度远超第二层。仅仅是维持自我认知和基础防御,就已经让她筋疲力尽。她回忆起沈啸天关于“意志锚点”的教导——必须找到比记忆本身更坚固的东西来定住自己。
对林洛书的愧疚?不,那本身已是裂痕。对真相的执着?这似乎是动力,但不够具体。对生存的渴望?这很基础,但不足以对抗如此精细的情感侵蚀。
她闭上眼,不再试图去看清那些混乱的记忆碎片,而是向内探寻。她回想起沈啸天最后推开她时,那眼神中除了决绝,似乎还有一丝……歉意?以及更深层的,她无法理解的复杂情绪。这份牺牲,这份沉重的“锚定”,是否本身就是一个需要被解读的“真相”的一部分?
这个念头升起时,她感到自己的意识核心稍微稳定了一丝。不是依靠情感,而是依靠理性对“事件意义”的追问,暂时抵御了记忆洪流的情感化冲击。
【李婉晴:精神+2(于记忆洪流冲击中初步建立内省防御,意志经受深度淬炼)】
【校长评语:意识的深处,自我的迷宫。李婉晴学员展现了卓越的适应性与内省力。在绝对孤立与精神低谷中,她并未盲目对抗记忆洪流,而是尝试理解、筛选,并开始寻找超越个人情感的、更具韧性的意志锚点。利用背叛者最后的赠予(信标)与牺牲本身作为稳定剂,是极具智慧的生存策略。然而,记忆回廊最大的陷阱在于,你以为你战胜的,可能只是它让你看到的假象。真正的“被遗忘的真相”,往往隐藏在最不愿触及的角落。她的探索,刚刚开始。】
当前状态更新
姓名: 李婉晴
精神状态: 极度疲惫,于记忆洪流中艰难维持自我。
属性变化:
精神: +2 (累计本章+2)
关键进展:
成功抵达第三层梦境“记忆回廊”。
初步适应动态记忆迷宫环境,开始构建内省防御。
以“信标”和理性追问为临时锚点,抵御记忆侵蚀。
面临挑战:
精神力持续消耗,环境极度不稳定。
“寻找被遗忘的真相”目标模糊,前路充满未知陷阱。
个人记忆弱点与外来记忆回响的双重威胁。
潜在线索:
沈啸天的信标指向迷宫深处。
自身对牺牲意义的追问可能指向更深层真相。
校长总评: 孤舟驶入记忆之海。李婉晴在状态极差的情况下,凭借残存的力量与突然觉醒的内省智慧,勉强在第三层站稳了脚跟。这并非胜利,仅仅是获得了参与更深层次博弈的资格。记忆回廊不会给她太多喘息之机,下一波冲击或许将直接指向她意识最脆弱的连接点。她必须尽快找到更稳固的锚,否则,迷失将是迟早的事。真正的考验,在于她能否直面自己内心深处,那片连自己都已遗忘的荒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