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节的前一天清晨,幸福里小区弥漫着喜庆的气息 —— 广场上已经搭起了红色的舞台,挂着 “邻里同心,幸福同行” 的横幅,服务站门口更是堆满了待改装的旧电器,纸箱上写着 “李婶:旧风扇改彩灯”“王叔:收音机加蓝牙” 等字样,密密麻麻像贴满了军功章。
李四蹲在工作台上,额头上渗着汗珠,手里正拿着张奶奶委托的第二盏旧台灯 —— 这是张奶奶特意从老房子翻出来的铜制台灯,说是要给舞蹈队的姐妹当 “伴舞灯”。因为前一天改装的闪灯太受欢迎,预约的邻居排到了下周,他从凌晨三点就开始赶工,眼睛里布满了红血丝。
“李四叔叔,这个台灯也要变成彩虹色吗?” 小胖举着一把彩笔,凑过来看,朵朵和萌萌则在旁边整理改好的闪灯,把它们按颜色分类摆好。
“是啊,张奶奶说要更亮一点,跳广场舞时能照得更清楚。” 李四说着,拿起一把 LEd 彩灯珠,比了比台灯底座 —— 为了追求 “更亮” 的效果,他特意多买了两倍的灯珠,打算绕着灯柱缠一圈。
翠花端着一碗热腾腾的豆浆走过来,递给他:“先喝口豆浆歇会儿,你都赶工三个小时了,别为了赶进度出岔子。”
“没事,张奶奶说今天要拿去排练,得赶紧改好。” 李四接过豆浆一饮而尽,抹了抹嘴就继续动手 —— 他昨晚熬到半夜画好了电路图,觉得这次肯定万无一失,却没注意到图纸上彩灯珠的数量标错了,比实际承载量多了一倍。
王师傅扛着一箱新的声控模块走进来,看到他手里的彩灯珠,皱了皱眉:“小李,这台灯的线路承载不了这么多灯珠,容易短路,最多缠十颗就够了。”
“没事王师傅,我加个变压器,应该能扛住。” 李四头也没抬,手里的胶水已经把五颗彩灯珠粘在了灯柱上 —— 他想让台灯在邻里节的舞台旁更亮眼,完全没顾上王师傅的提醒。
王师傅还想再说什么,就被来送旧闹钟的李婶拦住了:“王师傅,你帮我看看这闹钟能不能改成《好运来》的铃声?” 他只好先去帮忙,临走前还不忘回头叮嘱:“别硬来,有问题随时叫我!”
李四没把提醒放在心上,很快就把二十颗彩灯珠全缠在了灯柱上,又匆匆忙忙接上变压器和声控模块。为了节省时间,他甚至没测线路通断,直接装上电池试了试 ——“啪” 的一声,彩灯瞬间亮起,红、绿、蓝三色交替闪烁,亮度刺得人睁不开眼,还伴随着 “滋滋” 的电流声,像是随时要短路的样子。
“哇!好亮啊!” 小胖被吓得后退一步,却又好奇地眯着眼睛看,“像过年的彩灯!”
“怎么这么响?” 翠花闻声走过来,伸手摸了摸台灯底座,立刻缩了回来,“有点烫!你是不是接错线了?”
“不可能,我按图纸来的。” 李四皱起眉头,想关掉开关,却发现因为手抖,开关线接反了,越按灯越亮,“滋滋” 声也越来越响,吓得他赶紧拔掉电池。
就在这时,张奶奶提着一个保温桶走进来,老远就喊:“小李,台灯改好了吗?姐妹们等着用呢!” 看到桌上亮着的台灯,她眼睛一亮,快步走过来,完全没在意刺眼的灯光和异响,“真好看!比我想象的还亮!”
“张奶奶,您不觉得太亮了吗?还有点响,可能线路有问题。” 李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赶紧把电池装回去 —— 他想让张奶奶看看问题,没想到一装电池,彩灯又亮了起来,这次还闪得更快了,“滋滋” 声像小蜜蜂在嗡嗡叫。
翠花赶紧挡在张奶奶面前:“张奶奶,这台灯有问题,得修修才能用,不然容易出事。”
“出事?我看挺好的!” 张奶奶扒开翠花的手,凑到台灯前,眯着眼睛笑,“这么亮,晚上跳广场舞能当路灯用,不用再麻烦物业开灯了!这‘滋滋’声也热闹,像跟着音乐打拍子呢!”
周围正在等改装电器的邻居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
“确实亮,广场那头都能看见!”
“这‘滋滋’声虽然有点怪,但配着《小苹果》还真像打拍子!”
“小李这是故意设计的吧?太有创意了!”
李四站在旁边,脸都红了 —— 他哪是故意设计的,明明是自己贪多接错了线。正想解释,王师傅走过来,拿起万用表测了测线路,皱着眉头说:“彩灯珠太多,变压器负荷过大,线路都有点发热了,得拆下来一半,再重新接开关线。”
“别拆别拆!” 张奶奶赶紧拦住,“拆了就不亮了,当不了路灯了。要不这样,把亮度调暗点,响就响点,热闹!”
看着张奶奶期待的眼神,李四心里一暖:“张奶奶,我不拆,帮您加个调光开关,既能调暗,又能保留彩灯,‘滋滋’声也能修好,您看行吗?”
“太好了!就听你的!” 张奶奶高兴地说,把保温桶放在桌上,“这是给你做的肉包子,刚出锅的,赶紧吃点垫垫。”
李四接过包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心里充满了愧疚和感动 —— 他因为赶工出了错,张奶奶不仅没怪他,还这么包容。吃完包子,他赶紧按照王师傅的指导,拆下来十颗彩灯珠,又重新接了开关线,还加了个调光旋钮。
“试试吧。” 他按下开关,这次彩灯亮度刚好,不刺眼也不昏暗,红、绿、蓝三色缓缓交替,像彩虹绕在灯柱上,“滋滋” 声也消失了。
“太完美了!” 张奶奶拍手叫好,拿起台灯就往外走,“我去广场试试,看看当路灯够不够亮!”
李四和翠花、王师傅跟着来到广场,张奶奶把台灯放在舞台旁的台阶上,彩灯照亮了半片广场,正好覆盖了广场舞的排练区域。正在排练的阿姨们都围过来,纷纷称赞:“这灯太好看了!晚上排练再也不用摸黑了!”
“老刘,你看小李改的灯,比广场的路灯还好看!” 张奶奶得意地说,还特意打开收音机播放《小苹果》,彩灯跟着节奏轻轻闪烁,引得路过的孩子都围过来看。
小胖拉着朵朵和萌萌,在彩灯旁跳起舞来,嘴里还唱着:“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 引得大家都笑了起来。刘大妈走过来,拍了拍李四的肩膀:“小李,你这乌龙改得好啊!要是不贪多,还没这么亮的路灯呢!”
“是啊,这叫歪打正着!” 王师傅笑着说,“以后改装可得注意,安全第一,热闹第二。”
“我知道了,以后一定仔细检查。” 李四点点头,心里暗暗下定决心 —— 再也不因为赶工马虎了。
中午的时候,社区王主任来检查舞台布置,看到张奶奶的台灯,笑着说:“这灯真有创意!邻里节晚上就放在舞台两侧当装饰灯吧,又好看又实用。”
“好啊!” 张奶奶一口答应,“正好让大家都看看咱们小李的手艺!”
下午,服务站依旧忙碌,但李四放慢了速度,每改装一件电器都仔细检测线路,确保没有问题。翠花看着他认真的样子,笑着说:“早这样就不会出乌龙了,不过这次乌龙倒成了好事,还多了两盏装饰灯。”
“是啊,多亏了张奶奶包容。” 李四说,手里正给李婶的旧闹钟焊接新铃声芯片 —— 这次他测了三遍线路,确保铃声清晰不刺耳。
傍晚的时候,张奶奶带着舞蹈队的阿姨们来取改装好的电器,每个人手里都拿着改好的闪灯或收音机,脸上满是笑容。“小李,明天邻里节,我们舞蹈队第一个表演,你一定要来看啊!”
“一定去!” 李四笑着说,心里充满了期待。
小胖跑进来,手里拿着一幅新画:“李四叔叔,你看!这是我画的广场彩灯,有你改的台灯,还有好多闪灯!”
李四接过画,画上面画着广场上挂满了彩灯,舞台旁放着他改的台灯,阿姨们在跳舞,孩子们在旁边玩耍,天空还画着烟花。“画得真好!谢谢你小胖。”
“不用谢!妈妈说明天要给你穿新衣服,当邻里节的‘改装明星’!” 小胖仰着小脸说。
夜幕降临,服务站的灯依旧亮着。李四把最后一件改装好的电器整理好,拿出手机,拍了一张张奶奶的台灯和小胖的画,发了一条短视频:“改装出乌龙?没关系!有张奶奶的包容,有大家的支持,乌龙也能变成惊喜!明天邻里节,不见不散!”
不一会儿,评论区就热闹起来了:
“明天我要去看彩灯台灯!”—— 小区邻居陈姐
“小李的乌龙改装我给满分!”—— 刘大妈
“邻里节我带旧收音机来改,等你哦!”—— 张叔
李四看着评论,嘴角忍不住上扬。他站起身,走到门口,望着广场上亮着的台灯,彩灯在夜色中格外美丽,像一颗温暖的星星。他想起早上的乌龙,想起张奶奶的包容,想起大家的笑容,心里百感交集。
翠花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别感慨了,明天早点起,还有好多事要做呢。”
“好。” 李四点点头,锁上服务站的门。晚风轻轻吹过,带着广场传来的笑声和音乐声,他的脚步轻快而坚定 —— 他知道,无论是成功还是乌龙,只要有大家的包容和支持,他就能不断成长,把便民服务做得更好。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小区,服务站的门就被打开了。李四、翠花和王师傅一起,把改好的电器和闪灯搬到广场上布置。张奶奶的台灯被放在舞台两侧,像两盏彩色的路灯,照亮了舞台,也照亮了每个人的笑脸。
邻里节开始了,舞台上,阿姨们跳着广场舞,彩灯跟着节奏闪烁;舞台下,孩子们围着闪灯玩耍,邻居们互相打招呼、送礼物,热闹非凡。李四站在人群中,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 他不仅改装了电器,更用真心换来了邻里间的温暖与欢乐。
张奶奶走过来,递给李四一个肉包子:“吃吧,补充体力,下午还有好多人要找你改装电器呢!”
“谢谢张奶奶!” 李四接过包子,咬了一口,觉得比任何时候都香。他知道,“改装达人” 的称号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为大家带来快乐,能让幸福里小区成为一个充满温暖和爱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