姒徽音在书房中等候人的到来,她解决霍瑾之后便给两人传信,让他们暂且在上京待一段时间,等候她的消息。
可没想到人这么快就回来了。
她在想:他们遇到什么事情了?
冯二和王圆灰头土脸的跟着郑管家进来。
郑河带着人,脸上浮现笑容,不经意的问:“将军他们半个月前已经回来,你们是收到将军命令外出办事吗?”
王圆见冯二没有开口的意思,他只能答话:“郑管家,将军在哪等着我们?”
他的答非所问。
郑河再重复一遍他的问题,王圆还是一样的回答。
他换一个问题再问,王圆依旧是这一个问题。
像是被人控制住,只会回答一个问题一样,郑河看出来,便不再问。
近段时间,他挺着急的。
将军派人跟他学习,原本他是高兴的,以为是看重,结果等到郑父传来消息。
才知道两人闹翻了。
郑管家是愁着教人东西,又愁着自己咋办?
主家那边的指示是留下来听命令。
郑河也想留,可将军他不愿意啊。
他为难的很。
三人默默的走路,没有人试图挑起话题来缓和气氛。
从外到里,走到书房,郑管家停下来,让他们两人进去,自己则离去。
敲门过后。
姒徽音抬手,没让他们行礼。
她问出自己最在意的问题:“不是说让你们暂时留守在上京等待消息吗?怎么回来了?”
冯二现在也能张开嘴了,他抢着回答:“禀将军,上京现在正在戒严,严查假户籍的人,我们二人原本想着请人帮忙躲过去,但郑府的人拦住我们......”
他的话还没讲完,直接被王圆拦下来。
每次都说不到重点,每次都还抢着答话,没看到将军脸色都不耐烦了。
没眼力见的人。
王圆心里活动一大把,面上却端的住:“上京,有人在宫宴上给皇子下毒,七皇子中毒,命在旦夕,凶手却跑出皇宫,皇帝震怒,令严查京中人。”
“我们本想着找一个办法暂且躲过去,可您母亲的身边人来找我们。”
“她说,您的父母出事了,让您做好准备,还说京中一段时间内恢复不了太平,让我们离开。”
冯二瞪一眼抢自己话的人。
心里呸他,不要脸。
他都要说到重点了,又被人抢走。
姒徽音没注意到他们两个的眉眼官司,只是在想:父母出事?
她忍不住问:“你们在上京可听到过郑家家主夫人重病的消息?”
出事,不就意味着人没了?
她是不是还要守孝三年?
搞什么呢?
姒徽音不解,心里恼怒,她的计划可是刚刚才开始,不能出事的。
王圆摇头:“并没有,但看着嬷嬷的脸色没有太差,应该不是夫人出事吧?”
那嬷嬷的脸色可没有悲伤,只有一脸的平淡。
若是夫人有事,她们做不到那么淡定。
姒徽音以手撑着下颚,心里猜想:不能是王母下药成功了吧?郑父瞧着不像是没有准备的人。
而且在郑府生活,郑父的力量更大的。
想不通的姒徽音直接写封信,上面只有小心翼翼的三个字:谁去了?
信让王圆拿到商队,寄回上京。
至于两人,姒徽音让他们回家歇息两日,再来上值。
想不通父母出事四个字的姒徽音,觉得脑袋有点空,她忙拿起书本来,拿着去军营看书。
而远在上京的郑家,近日却发生了一场剧烈争执。
家主和夫人的争执。
王母看一眼担忧自己的李嬷嬷,她安慰人道:“嬷嬷,不要为我担心,你放心,我没事的。”
她早早的给亲爹传信了。
想必娘家已经有所准备,且应该要派人来了。
李嬷嬷看着自家小姐,心疼的厉害,该死的郑焰,逼得她家向来温柔的小姐提起和离。
是的,大地震是王母提出跟郑父和离。
郑父不同意,想不通,大发雷霆。
李嬷嬷:“咱家的东西都收拾好了,随时可以离开,可是小姐,小主子那边怎么办啊?”
李嬷嬷也是换人的知情人。
现在郑耀希已经死亡,只剩下一个郑兰溪。
李嬷嬷喊将军觉得不够亲近,喊姑娘,怕以后成习惯,会被人知道,喊郎君,怕自家小姐伤心。
所以她中和一下,喊小主子。
王母目光平静,她已经想清楚了,要履行对她母亲的承诺。
至于兰溪,只能对不起她了。
“我让人告诉她了,给她提前准备一下,等日后和离成功,想必也就能接受。”
若是不能接受,她也没办法。
她是母亲,可是她是为了自己的母亲。
李嬷嬷听到此,问了一句:“您派谁去告诉小主子的?”
王母:“我让柳嬷嬷告诉她在上京的两个人,让他们离开亲自告诉兰溪。”
上京确实有乱的气息,兰溪的亲卫不适合在这个时间在上京。
她没注意到,李嬷嬷僵住的一张脸。
柳嬷嬷去传信,她可是面对面都能传错消息的人?!
她家小主子到底接收到啥消息啊?
没等李嬷嬷想明白,外面的丫头进来禀报:“夫人,二房的夫人还有三房的夫人来见您,说是有要事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