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第一个周二,清晨五点,天光微熹。楚颜轻轻摇醒还在熟睡的儿子。季晨熙揉着惺忪的睡眼,一时有些迷茫,但当听到妈妈说“起床了,小观察员,我们要出发去执行‘侦察任务’了”,他立刻像被按下了开关,骨碌一下坐了起来,睡意全无,大眼睛里瞬间充满了兴奋和期待的光彩。
“是!保证完成任务!”他压低声音,模仿着爸爸的语气,迅速爬下床开始穿衣。今天,他要以“特约儿童观察员”的身份,参与妈妈“启航基金”投资的项目——“徽韵匠心”暑期亲子研学营的内测体验活动。目的地,正是他曾经去过、并留下深刻印象的徽州。
楚颜看着儿子麻利的动作,心里既好笑又感慨。这次内测,她特意带上了季晨熙,一方面是兑现带他当“侦察兵”的承诺,另一方面,她也真心想听听这个“资深小用户”最真实、最直接的反馈。
机场候机厅里,季晨熙背着自己的小背包(里面装着他的指南针、小本子和铅笔),坐得笔直,小脸上是前所未有的严肃和认真,仿佛即将踏上真正的征途。他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好奇地东张西望或玩闹,而是拿出小本子,开始记录:“时间:Am 6:30,地点:机场,状态:待命,任务:前往徽州侦察点。”
华晟资本的团队同事和林墨派来接机的工作人员看到这个小不点一本正经的模样,都忍俊不禁,但也都配合地称呼他“季观察员”,这让季晨熙更加挺直了小胸脯。
两个多小时的飞行后,他们再次踏上了徽州的土地。夏日徽州,与春秋季的温婉不同,漫山遍野的绿意汹涌澎湃,空气中弥漫着湿热的气息和草木的清香。
林墨亲自在高铁站迎接,看到楚颜身边的小不点,他先是一愣,随即露出温和的笑容,蹲下身与季晨熙平视:“欢迎你,小观察员,季晨熙小朋友。这次我们的路线升级了,有很多新玩法,期待你的‘侦察报告’哦!”
季晨熙有点害羞,但努力保持镇定,握了握林墨伸出的手,小声而清晰地说:“谢谢林叔叔,我会认真观察的。”
这次内测的体验家庭共有五组,都是通过筛选、对深度文化体验感兴趣的父母和孩子。行程安排比常规路线更紧凑,互动环节也更多。第一站,他们没有去热门的古村落,而是去了一处深藏在山坳里、由老作坊改造的“徽墨研学工坊”。
工坊里,非遗传承人是一位精神矍铄的老爷爷。他没有进行枯燥的讲解,而是让孩子们围坐在长条案前,每人发了一小块原始的烟炱(制墨原料)和一套小工具。“小朋友们,”老爷爷声音洪亮,“今天咱们不听课,当一回‘小工匠’!看谁能把这黑疙瘩,变成一块光溜溜的‘墨锭’!秘诀是——手要稳,心要静,像磨豆腐一样,一圈,一圈,慢慢来!”
孩子们立刻被这种“动手”的方式吸引了,纷纷撸起袖子尝试。季晨熙学得格外认真,小眉头紧锁,小手用力地、缓慢地揉搓、按压,小鼻尖上很快渗出了汗珠。他没有像有些孩子那样急于求成或轻易放弃,而是严格按照老爷爷的指导,沉浸其中。当一块略显粗糙但成型的黑色小墨锭在他手中诞生时,他脸上绽放出的巨大成就感和喜悦,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楚颜在一旁悄悄观察,她看到儿子在体验过程中,不仅动手,小嘴巴还时不时无声地动着,像是在默记步骤要点。休息时,他拿出小本子,飞快地画下了揉搓的动作示意图,旁边标注:“关键:耐心,匀速。”
下午的活动是“古村探秘”,但形式不再是简单的参观。林墨团队设计了任务卡,让孩子们根据地图和线索,在村子里寻找特定的建筑构件(如某种图案的马头墙、某种雕刻的门当),并回答相关问题(如“这个图案代表什么寓意?”)。
季晨熙对这个环节展现出了超乎年龄的热情和天赋。他拿着指南针和简易地图,像个小侦察兵,带领着同组的一个小女孩,穿梭在迷宫般的巷弄里。他观察力极佳,能迅速发现目标,并且对上次来时楚颜给他讲过的知识记忆犹新,还能磕磕绊绊地给小伙伴讲解:“看,这个像‘商’字,说明这家人以前是做生意哒!”“这个石头叫‘门当’,越大说明官越大!”他那副小专家的模样,逗得随行的工作人员和楚颜忍俊不禁。
傍晚,入住的是“徽韵匠心”合作的一处由百年老宅改造的精品民宿。民宿保留了原有的木结构、天井和精美的木雕,但内部设施现代舒适。晚餐是地道的徽州家常菜,食材新鲜,味道质朴。累了一天的孩子们吃得格外香甜。
饭后,林墨组织了一个简短的复盘会,邀请家长们提意见。大人们从行程节奏、内容深度、服务细节等方面提出了不少中肯的建议。轮到楚颜时,她笑着看了看身边虽然疲惫但眼睛依然亮晶晶的儿子,说:“专业意见我的同事们已经提了。我想请我们这次的‘特约观察员’,从儿童用户体验层面,发表一下他的‘侦察报告’。”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季晨熙身上。小家伙显然没料到会被点名,小脸一下子红了,有些紧张地捏着衣角。楚颜鼓励地摸摸他的头。
季晨熙深吸一口气,从椅子上滑下来,站到中间,拿出他的小本子,虽然声音不大,但条理异常清晰:
“报告:第一,做墨好玩,但时间有点短,墨还没干透,不能带走(他有点遗憾)。建议……增加晾干时间,或者给个半成品带走继续晾。”
“第二,找东西(探秘)好玩,地图清楚。但……线索问题有点难,我差点没答上来。建议……问题可以分等级,给小朋友简单点的。”
“第三,吃饭好吃,但筷子有点滑,肉圆子夹不住。建议……给小朋友准备小叉子。”
“第四,房子很酷,但楼梯有点高有点黑,晚上上厕所……有点怕。建议……楼梯灯亮一点。”
“第五……”他顿了顿,抬起头,非常认真地说,“今天很开心!比看电视好玩一百倍!谢谢林叔叔和各位老师!”
稚嫩的童声,朴实无华却直击要害的建议,让在场所有大人都愣住了,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笑声。林墨更是激动地蹲下身,握住季晨熙的小手:“太棒了!季观察员,你的建议价值千金!我们一定改进!谢谢你!”
得到如此郑重的感谢,季晨熙害羞地躲回妈妈身后,但小脸上是掩藏不住的骄傲和快乐。
晚上,楚颜帮儿子洗澡时,小家伙还在兴奋地复盘:“妈妈,我今天提的建议有用吗?”
“非常有用!”楚颜肯定地说,“你从小朋友的角度看到了很多大人看不到的问题,帮了林叔叔大忙了!”
“那就好!”季晨熙满足地叹了口气,躺在柔软的床上,几乎秒睡。
楚颜看着儿子恬静的睡颜,心里充满了复杂的感动。这次内测,不仅让她对项目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她看到了儿子在陌生环境中的适应能力、观察力和表达能力。那个需要她时刻呵护的小不点,正在以一种令人惊喜的速度成长着。
她拿出手机,给那个远方的号码发去了一条信息,附上了几张今天的照片——儿子做墨时专注的侧脸、探秘时认真的背影、以及发表“报告”时略带羞涩却坚定的模样。
【徽州内测首日。小观察员表现超乎预期,洞察力敏锐,建议一针见血。项目体验佳,孩子参与度高。一切顺利,勿念。】
窗外,徽州的夏夜宁静而深邃。楚颜知道,这一次的“徽州再临”,对于她和儿子,都有着不同于以往的意义。这不仅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次共同成长、彼此见证的珍贵旅程。而“启航”的种子,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以及孩子们纯真的笑声中,悄然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