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位于深水埗那间狭小逼仄的劏房,关上门的瞬间,外面世界的喧嚣仿佛被彻底隔绝。林薇背靠着冰冷粗糙的铁门,缓缓滑坐在地上,没有开灯。只有窗外霓虹灯牌变幻的光影,在墙壁上投下鬼魅般的色彩。
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靶场那股特殊的味道——金属的冰冷、枪油的黏腻、以及火药燃烧后刺鼻的硫磺味。她的右手手指无意识地微微蜷缩,指尖仿佛还能感受到那柄Glock 19握把上防滑纹路的触感,以及开枪时传来的、被她刻意压制和扭曲后的后坐力。
一场精心控制的表演。
她闭上眼,陆沉渊那双深邃难测的眼睛仿佛就在黑暗中凝视着她。他看穿了多少?他相信了她那介于“笨拙”与“偶然闪光”之间的表现吗?
这种无时无刻不在的伪装和计算,像一根绷紧到极致的弦,缠绕在她的神经上,稍有不慎,就可能断裂。
依赖他吗?
是的,她不得不承认,在目前的情况下,陆沉渊的庇护和资源是她活下去、并有机会洗刷冤屈的关键。没有他,她可能早已倒在“清道夫”的枪下,或者像阴沟里的老鼠一样,在港城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腐烂。他提供的安全屋(尽管现在不再绝对安全)、情报共享、甚至刚才的武器训练,都是实实在在的帮助。
但是,信任他吗?
林薇的嘴角扯出一抹冰冷的弧度。信任这个词,在“影网”的字典里,早已被鲜血浸透,变得模糊而可笑。
陆沉渊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他真的仅仅是因为“影子协议”也威胁到了寰宇资本,所以才与她这个“前特工”合作?还是他另有所图?他想从她身上得到什么?是“影网”的核心情报?是她脑子里那些关于灰色地带网络和机密任务的信息?亦或是……把她当成一把好用的刀,去清除他的商业对手,甚至是他自己阵营里的不稳定因素?
他就像一座隐藏在浓雾中的冰山,她所能看到的,仅仅只是露出水面的、微不足道的一角。水面之下,是足以将她碾碎的庞大阴影和致命暗流。
每一次接受他的“帮助”,都像是在与魔鬼做交易。她支付的是自己的价值,以及可能不断加深的羁绊和依赖,而换来的,是喘息的机会,也是更深的卷入。
脑海里不受控制地闪过“渡鸦”小队成员的脸孔。那些曾经可以托付后背的战友,在柏林那个雨夜,一个个倒在血泊中,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和最终凝固的绝望。信天翁临死前那句“有内鬼”,如同淬了毒的针,至今仍深深扎在她的心脏上。
连曾经生死与共的战友都会背叛,更何况是陆沉渊这样一个心思深沉、利益至上的商人?
她不能重蹈覆辙。任何一丝不设防的信任,都可能成为刺向自己的利刃。
可是……如果完全不信任,她又该如何在这步步杀机的困局中破局?单靠她一个人,面对“影网”无休止的追杀、面对“鼹鼠”布下的天罗地网、面对李珊和“星海”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毒蛇,她能支撑多久?
内心的拉锯战,比任何一场枪林弹雨都更让她感到疲惫。两种声音在她脑海里激烈交锋——一个声音提醒她保持绝对警惕,将陆沉渊视为潜在威胁,随时准备抽身;另一个声音则理性地分析,在当前的绝境下,与他合作是唯一可行的路径,必须有限度地利用他的资源,哪怕与虎谋皮。
她缓缓抬起头,黑暗中,她的眼神逐渐变得清晰而坚定。
不能完全依赖,也不能彻底排斥。
她需要在这脆弱的钢丝上,找到一个危险的平衡点。继续扮演好“林薇”,适当展示价值,获取必要的资源和信息,同时,牢牢守住自己的核心秘密,暗中积蓄力量,寻找反击的机会。
她伸手,轻轻触摸了一下藏在枕头下的、那柄冰冷的战术笔。
无论陆沉渊是救赎还是深渊,她最终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复仇的火焰在她心底无声地燃烧,照亮了黑暗中那张苍白却决绝的脸。
这场内心的拉锯战不会停止,但在下一个黎明到来之前,她必须藏好所有的脆弱和犹豫。
活下去,查明真相,让所有背叛者和陷害者付出代价——这才是她唯一的目标。
至于信任……那太奢侈了。在这条布满荆棘和陷阱的路上,她唯一能信的,只有自己手中的“枪”,和那颗早已被磨砺得冰冷坚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