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扬州,李长青与双龙一路北行。寇仲与徐子陵得李长青传授《长生诀》入门之法,如同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们不再需要像寻常武者那般打坐练气,锤炼经脉,而是直接尝试感应天地间那无处不在的“气”。
起初自是艰难无比。寇仲性子急,对着第六幅图瞪了半天,除了眼睛发酸,啥也没感觉到。徐子陵心静些,对着第七幅图冥想,隐约能感到周身似有清凉湿润的气息流动,却难以捕捉引入体内。
李长青并不急于求成,只是在他们烦躁或走入歧路时,出言点拨一二。
“寇仲,风火非是狂暴,亦有轨迹可循。静心,感受气流之动,日光之暖,将其视为活泼精灵,而非征服对象。”
“子陵,水木之气,贵在滋润与生长。勿要强求,想象自身如草木,自然呼吸,气自归附。”
他的话语总能切中要害,如同拨云见日,让双龙豁然开朗。渐渐地,寇仲开始能捕捉到那一丝灼热而灵动的气息,徐子陵则能引导那清凉柔和的气流缓缓渗入体内。虽然距离真正炼成先天真气还有很长距离,但二人已能模糊感应到天地灵气的存在,五感变得愈发敏锐,身体轻健,精力充沛,远胜从前。
李长青偶尔也会指点他们一些基础的拳脚功夫和运劲法门,并非高深武学,而是最能发挥他们此刻身体特质、引导灵气运用的技巧。在他眼中,双龙的武学根基,当以《长生诀》为本,其他皆为枝叶。
这一日,三人行至一处风景秀丽的江边。寇仲、徐子陵正在江畔一块大石上,对着落日余晖,努力感应各自对应的灵气。
忽然,李长青目光微动,望向江面。只见一叶扁舟,无桨自动,破开粼粼波光,悠然驶来。舟上立着一名白衣女子,身姿窈窕,面容清丽绝伦,却带着一丝异域风情,背上斜负一柄长剑,气质清冷如雪山之莲。
那女子也注意到了岸边的三人,目光在李长青身上微微停留,闪过一丝讶异,似乎看不透这青衫文士的深浅。而当她的目光扫过正在练功的寇仲、徐子陵时,更是露出一丝惊奇。以她的眼力,自然看出这两个少年修炼的法门迥异于中原武功,竟隐隐有直指先天之意!
“咦?”白衣女子轻咦一声,小舟靠岸。她步履轻盈,踏上江岸,目光再次落在李长青身上,拱手道,语音带着些许高丽口音,却清脆悦耳:“这位先生请了。小女子傅君婥,见这两位小兄弟修炼之法颇为奇特,冒昧请问,是先生所授吗?”
傅君婥! 弈剑大师傅采林的高徒!
寇仲和徐子陵也被惊动,停下修炼,好奇地打量着这位突然出现的、气质非凡的美丽女子。
李长青神色平静,还礼道:“原来是傅姑娘。在下李长青,一介闲人。这两位小友所学,乃他们自身机缘所得,李某不过从旁略作点拨而已。”
他语气淡然,既未承认也未完全否认,却自有一股令人信服的气度。
傅君婥心中更是惊疑。自身机缘?能得此直指先天的奇功,是何等机缘?而这李长青能“略作点拨”,其见识修为恐怕更不简单。她此番潜入中原,身负师命,亦有私仇,见这三人组合奇特,不由得多了一份留意。
“原来如此。”傅君婥不再追问,转而看向双龙,尤其是感受到他们体内那微弱却纯净的先天气息雏形,心中暗赞,“这两位小兄弟根基不凡,他日成就不可限量。”
寇仲见这漂亮姑娘夸赞,顿时眉开眼笑,抱拳道:“姐姐过奖了!我叫寇仲,他叫徐子陵!”徐子陵也腼腆地行了一礼。
傅君婥见二人率真,心中也有几分好感。她与李长青又寒暄了几句,探问一番来历,李长青皆以游历文士的身份淡然应对,滴水不漏。
傅君婥知问不出什么,便告辞道:“李先生,两位小兄弟,君婥尚有要事在身,就此别过,后会有期。”说罢,深深看了李长青一眼,身形翩然跃回小舟,那小舟竟无风自动,再次驶向江心,很快消失在暮色之中。
“这姐姐好厉害的身手!而且真漂亮!”寇仲望着江面,啧啧称奇。
徐子陵则若有所思:“她的武功路数,好像和我们见过的都不一样。”
李长青望着傅君婥消失的方向,目光深邃。傅君婥的出现,意味着高丽弈剑大师一脉的势力开始介入中原,这隋末的乱局,又添一变数。而双龙与她的相遇,亦是他们命运中的重要一环。
“走吧。”李长青收回目光,淡然道,“江湖路远,你们需尽快提升实力。真正的风雨,还未到来。”
经此一事,双龙更是对李长青敬佩有加,连那看起来如此厉害的异族美女都对他客客气气,更觉这位青衫前辈深不可测。他们修炼《长生诀》更加用心,期待着有朝一日,也能拥有那般来去自如的潇洒身手。
李长青则继续着他的引导与观察。傅君婥的出现,让他对谋取《慈航剑典》与《天魔策》的计划,有了更清晰的脉络。这大唐世界的画卷,正随着双龙的脚步,在他面前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