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翟,明国临时王都。
微风拂过颍水,带来些许湿润的草木气息。波氏祖宅内,明王波彦正伏案批阅奏章。
午后的阳光透过雕花木窗,在他深色的王袍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大王,荀氏禁运涉案人员都已抓捕完,家产均已抄没。”郭嘉步入殿内,躬身奏报。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果决。
波彦放下手中朱笔,抬起头来,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么快?奉孝办事,当真如风如火。”
他站起身,在殿内踱了两步,“首恶诛杀,其余之人,还有犯事亲属,全部送到九真、牂牁二郡种田。徐盛、贺齐不是老是上报要人?这次每郡都送上数千。”
他停顿片刻,目光变得深远:“将这些人留在牢房也是白吃米粮。去边地开荒,传播文脉,立功可获特赦,后人可出仕。”
郭嘉微微颔首,唇角泛起一丝赞许的笑意:“大王英明。此举既能填充二郡人口,又能让其在边地安心耕种,繁衍生息。此二郡之地大部是不毛之地,百姓多不愿迁往,强制迁犯事之人或亲属前往,不出数年,边地汉人会多起来,官府治理也会变得轻松许多。”
“孤的想法便是如此。”
波彦走回案前,突然对郭嘉说道:“王都从宛陵北迁阳翟,离河北不远,需得做好防务。奉孝,欲请尔代孤巡视河南、陈留、东郡三地,安排各城守军,务必不让曹操、袁绍突进颍川,对阳翟造成威胁。”
“诺,尊大王令。”郭嘉郑重领命,没有多余的言语,转身便退了下去。他的步伐稳健而迅速,袍角在转身时划出一道利落的弧线。
波彦目送他离去,随即吩咐侍立一旁的周华:“派人去请唐瑁与颍川太守韩胤。”
不到半个时辰,二人便匆匆赶到波氏祖宅。空中高挂太阳,已有些炎热,他们的额上都沁出了细密的汗珠。
“臣拜见大王,大王万年。”两人齐声行礼。
波彦从案后走出,亲自扶起他们:“哈哈,伯父,韩太守,不必多礼。”
然而韩胤却不肯起身,反而深深拜伏在地:“臣韩胤请大王治罪。颍川荀氏作恶,臣毫无察觉,致南阳、颍川无数粮食、铜铁锭流向曹操,助其养兵。此乃臣失察之过,罪该万死。”
波彦再次上前,用力扶起韩胤:“韩太守不必太过自责。他们做事过于隐蔽,官官相护,连颍川郡丞、地方守将都能被他们买通。要不是孤恰巧途经南阳,也发现不了此事。好在及时清除了隐患,没有酿成大祸。”
他转头看向唐瑁,语气变得严肃:“伯父在阳翟已有不少时日,孤欲请伯父持孤佩剑巡视各郡,查看各县是否还有类似郦县之事。再怕有人打着官府名义向百姓多收钱粮,恶官府名声、肥自己腰包之事。如一经发现,可持剑斩之。”
唐瑁眼中闪过一道精光,脸上浮现出笑容:“遵大王令。臣这把老骨头,再为大王跑跑。”
他接过波彦递来的随身配剑,手指轻轻抚过剑鞘上的纹路。持明王宝剑巡视各县,这是何等的荣耀!犹如持节大臣一般,所到之处,无人敢不从。
波彦回到主位,正色道:“孤请二位前来,主要是询问阳翟各部各司办公之地,还有各大臣住所准备妥当否?不久宛陵北迁之人要到了。”
韩胤连忙回道:“回禀大王,均已准备妥当。阳翟城中大宅被太守府收回,都给足了钱粮,也买或租了不少民宅,足够北迁所用。”他顿了顿,继续禀报,“仓库日夜赶工,也早已建好,只是多花了不少钱粮。等新城建完,阳翟住房也能有所缓解。”
“嗯,韩太守做得不错。”波彦满意地点头,“北迁之人到来,便可入住,能马上处理国事,还有个落脚之处。这也是立了功。”
他沉吟片刻,目光落在韩胤身上:“孤从长安来,京兆还缺个善政太守。迁君为京兆太守,替孤好好治理京兆,如何?”
韩胤闻言,眼中顿时放出光彩。京兆太守,这无疑是擢升。
长安乃大汉西都,一方重镇。他心知阳翟只是临时的王都,将来还是要择他处为都。到时不是洛阳就是长安。
若是明王选择长安,他把京兆治理好,就是立下大功,届时必能成为明国重臣。
他激动地躬身行礼:“诺,臣定当为大王治理好京兆!”
看着韩胤信誓旦旦的样子,波彦微微颔首:“嗯,孤得诸位相助,明国才有今日。若是京兆治理好,关中也将变好,西部不缺粮,凉州羌人也就蹦跶不了许久。韩太守担子不小。”
再与二人商议一些署衙安排事宜。
就在此时,郭嘉已快马加鞭赶往城西军营。马蹄踏在阳翟新修的石板路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他心中盘算着防务安排,觉得此事还需一人相助。思索片刻,他调转马头,直奔吕布府邸。
“奉先将军。”郭嘉在吕布府前下马,径直走入庭院。吕布正在院中习武,方天画戟在他手中舞动如龙,带起阵阵风声。
见郭嘉到来,吕布收戟而立,额上汗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奉孝何事如此匆忙?”
郭嘉简要将明王的命令告知,而后道:“巡视三地防务,事关重大。奉先久经沙场,攻防之事看得明白,可愿与嘉同往?为嘉查缺补漏。”
吕布闻言大笑:“正合吾意!整日在阳翟闲居,骨头都要生锈了。何时出发?”
“即刻便走。”郭嘉语气坚决。
吕布点头,命统帅府分配的亲兵备马。不多时,两骑并辔而出,在阳翟街头扬起一缕轻尘。沿途百姓见是郭嘉与吕布,纷纷让道行礼。二人不出半日便已出了阳翟,向北疾驰而去。
波彦在宫中继续处理政务。他展开一卷舆图,目光在颍川与河北之间来回移动。
阳翟作为临时王都,虽地处中原腹地,却也离曹操、袁绍的势力范围太近。此次荀氏私运之事,给他敲响了警钟。
“周华。”波彦唤来贴身侍卫,“传令下去,加强阳翟城防,增派巡逻士卒。凡有可疑之人,立即盘查。”
“诺。”周华领命而去。
波彦又取过一份关于边地开发的奏章,细细阅读起来。
九真、牂牁二郡地处偏远,开发不易。这次将荀氏涉案人员迁往那里,既是对他们的惩罚,也是开发边疆的良策。
他提笔在奏章上批注:“着徐盛、贺齐妥善安置迁往人员,给予必要农具种子,严加管束的同时,亦不可苛待。”
没几日,郭嘉与吕布抵达河南郡界。二人登上一处高地,远眺北方。黄河如带,蜿蜒东去。对岸就是曹操的势力范围。
“此处当设烽火台。”吕布指着远处一处山丘,“一旦有敌来犯,可迅速传递军情。”
郭嘉点头:“奉先高见。还需在各要道设置哨卡,增派骑兵巡逻。”他取出地图,在上面做下标记,“陈留、东郡亦当如此布置。”
二人商议至夜幕降临,方才下山往军营而去。星光点点,照亮前路。
郭嘉望着北方深邃的夜空,心中明白,明国与曹操、袁绍之间,必有一战。而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巩固防线,为明国争取更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