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当王翦麾下那黑色的潮水漫过易水,当象征毁灭的狼烟如同地狱的请柬一道道逼近蓟城时,这座数百年燕国故都,没有响起保卫家园的战歌,也没有出现同仇敌忾的悲壮,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如同瘟疫般迅速蔓延、深入骨髓的恐慌与绝望。

蓟城的街巷,昔日虽不及临淄繁华,却也自有北地都会的喧嚣气象。可如今,店铺关门闭户,百姓人心惶惶,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大难临头的压抑。流言比秦军的箭矢飞得还快:

“听说了吗?秦军见城就屠,鸡犬不留啊!”

“辛胜那杀神已经快到南边五十里的沮阳了!”

“都怪太子!要不是他派人去刺秦王,我们何至于此?”

“小声点!不要命了!”

恐慌如同无形的鞭子,抽打着每一个人的神经。有钱有势的家族,早已暗中收拾细软,准备随时弃城北逃,前往更偏远的辽东。而普通百姓,则只能绝望地蜷缩在家中,祈祷着厄运不要降临到自己头上,或者用最恶毒的语言,暗中咒骂那个将他们拖入深渊的太子殿下。

与宫外的混乱相比,燕王宫内的气氛,更像是一锅即将煮沸、却又被恐惧死死压住盖子的滚水。

燕王喜,这位本就资质平庸、性格懦弱的君王,此刻更是吓得魂不附体。他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在王座前不停地来回踱步,苍老的脸上毫无血色,双手神经质地颤抖着。华丽的王袍穿在他身上,非但不能增添威严,反而更显得他像一只受惊过度的、穿着戏服的猴子。

“怎么办?怎么办?秦军就要打过来了!王翦……王翦那是能灭楚的人物啊!我们……我们怎么挡得住?” 燕王喜的声音带着哭腔,语无伦次。

殿下,稀稀拉拉地站着一些尚未逃跑的朝臣。这些人,有的是真的忠于燕国(或者说忠于自己的官职),但更多的则是心怀鬼胎,各自打着算盘。主战派?在绝对的实力差距和嬴政那明确的“复仇”意志面前,这几个字显得如此苍白可笑。主和派?现在才想求和,岂不是痴人说梦?秦王要的是太子丹的人头和燕国的彻底臣服(或者说灭亡),拿什么去“和”?

于是,一种诡异而可悲的默契,在部分朝臣与燕王喜之间悄然形成——他们需要一个替罪羊,一个可以承担所有罪责,或许(他们一厢情愿地幻想)能平息秦王怒火的牺牲品。

这个牺牲品,不言而喻,就是太子丹。

一位头发花白、满脸“忠贞体国”表情的老臣(我们姑且称之为“老滑头甲”),颤巍巍地出列,躬身道:“大王,如今之势,危如累卵。秦军汹汹而来,名为复仇,实因……实因太子殿下遣荆轲行刺秦王,触犯天威所致啊!”

他这话一出口,如同打开了泄洪的闸门。

立刻有几位大臣附和(“墙头草乙、丙、丁”):

“是啊,大王!若非太子殿下贸然行此险招,激怒暴秦,我燕国何至于招此灭顶之灾?”

“秦王悬赏千金,万户侯,要的只是太子殿下之首级……若能……若能……” 后面的话他没敢明说,但意思不言而喻。

“住口!” 一声怒喝从殿外传来。

太子丹大步走入殿中。他一身戎装,却掩不住脸上的疲惫与风霜之色,眼神中交织着焦虑、不甘,还有一丝被自己父王和臣子背叛的悲凉。

他刚刚从易水西边回来。在那里,他集合了自己门下最后一批愿意效死的门客,以及从前线溃败下来的些许残兵,试图在易水之西组织一次阻击,哪怕只能延缓秦军半天的时间,哪怕只是象征性的抵抗,也好过在蓟城里坐以待毙、互相指责!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他那些平日里高谈阔论、慷慨激昂的门客,在真正面对秦军那如山如岳的军阵和遮天蔽日的箭雨时,勇气瞬间消散了大半。而那些残兵败将,更是毫无斗志,一触即溃。辛胜甚至没有亲自出手,只派了一个副将,率领一支前锋,一个冲锋,就将太子丹好不容易组织起来的乌合之众冲得七零八落。

太子丹本人若非几个忠心门客拼死护卫,险些就做了秦军的俘虏。他带着一身尘土和失败的耻辱,逃回了蓟城,没想到听到的,竟是殿内这般诛心的言论!

“父王!” 太子丹对着王座上的燕王喜,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嘶哑,“秦欲吞并天下,非一日之念!即便没有荆轲之事,嬴政那暴君就会放过我燕国吗?韩、赵、魏何以亡国?难道他们都曾派遣刺客吗?今日之势,唯有上下同心,死守蓟城,或可有一线生机!岂能自断臂膀,行此亲者痛、仇者快之事?!”

他这番话,掷地有声,道出了问题的本质。秦国东出,志在天下一统,这是大势所趋,荆轲刺秦只是一个导火索,加速了这个过程,并且赋予了这场战争更残酷的“复仇”色彩。

然而,在极致的恐惧面前,道理是苍白的。

燕王喜看着儿子,眼神复杂,有恐惧,有埋怨,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嫉妒?(嫉妒儿子至少还敢去抵抗?)他张了张嘴,还没说话,那个“老滑头甲”又开口了,语气带着一种虚伪的痛心疾首:

“太子殿下!老臣知道您心系社稷!可……可眼下秦军兵临城下,蓟城旦夕可破!全城百姓的性命,宗庙的存续,都系于大王一念之间啊!若能以殿下一人之……之牺牲,换取秦国退兵,保全燕国宗祀,此乃……此乃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啊!殿下素来深明大义,当为社稷着想啊!”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仿佛杀了太子丹,是为了燕国,为了百姓,是太子丹应该主动承担的“大义”!

“你……你们!” 太子丹气得浑身发抖,指着那几个大臣,又看向自己的父王,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绝望。他忽然觉得,比起殿外那黑云压城的秦军,这殿内冰冷的、充满了算计和推诿的气氛,更让他感到心寒。

燕王喜避开了儿子的目光,他的心理防线在臣子们“晓以大义”的蛊惑和自身极致的恐惧下,彻底崩溃了。他瘫坐在王座上,有气无力地挥了挥手,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喃喃道:

“罢了……罢了……为了燕国……为了祖宗基业……丹儿……你……你就……”

他没有把话说完,但那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

太子丹如遭雷击,呆立当场。他看着那个高高在上、却懦弱不堪的父亲,看着那些低着头、不敢与他对视的所谓“忠臣”,一股巨大的荒谬感和悲凉感淹没了他。

他为了燕国,殚精竭虑,甚至不惜孤注一掷,行刺虎狼之秦的君王,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被自己的父亲和臣子,像丢弃一件碍事的垃圾一样,准备拿去换取敌人的“宽恕”?而这宽恕,显然是不可能到来的!

这一刻,什么君臣父子,什么家国大义,都成了讽刺的笑话。

他没有再争辩,也没有怒吼。他只是深深地、深深地看了自己的父王一眼,那眼神中,有悲哀,有嘲讽,有解脱,最终化为一片死寂的冰冷。

他转过身,默默地,一步一步地,走出了大殿。背影萧索,如同秋日最后一片凋零的落叶。

是夜,蓟城王宫深处,太子东宫。

太子丹独自坐在昏暗的灯下,面前放着一壶酒。他没有点太多灯烛,仿佛要将自己隐藏在黑暗中。宫外,隐约传来更夫敲打的、带着颤音的梆子声,以及远处军营方向隐约的骚动——那是士兵和百姓恐慌的体现。

他知道,时间不多了。秦军的先头斥候,恐怕已经能望见蓟城的轮廓了。而他父王的“决心”,恐怕也就在这一两日之间。

他给自己斟了一杯酒,一饮而尽。酒很烈,灼烧着他的喉咙,却暖不了他那颗冰冷的心。

他想起了很多。想起了在赵国为质时,与那个叫赵政(嬴政)的少年短暂的交集;想起了在咸阳为质时,在嬴政威压下战战兢兢、最终寻机逃回的屈辱;想起了易水送别时,荆轲那决绝的背影和高渐离悲凉的筑声;也想起了自己门下那些曾经意气风发的宾客,如今或死或散……

这一切,终将结束了。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轻微而密集的脚步声,打破了夜的寂静。脚步声在殿门外停下。

太子丹握着酒杯的手,微微一顿。他没有抬头,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进来吧。”

殿门被轻轻推开。进来的不是侍从,而是数十名全副武装的宫中侍卫!为首者,是燕王喜身边的一名贴身侍卫长,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尴尬和决绝,不敢直视太子丹。

“殿下……” 侍卫长的声音干涩,“奉……奉大王密令……请……请殿下……上路。”

他手中捧着一个托盘,上面放着的,不是毒酒,也不是白绫,而是一把寒光闪闪的短剑。

果然……来了吗?太子丹心中一片平静,甚至有点想笑。他的父王,连当面赐死的勇气都没有,只能用这种“秘密”处决的方式,仿佛这样就能掩盖他那卑劣的意图。

“父王……还真是体贴啊。” 太子丹嘴角勾起一抹讥诮的弧度,“是怕我血溅大殿,污了他的地方吗?”

侍卫长低着头,不敢接话。

太子丹放下酒杯,缓缓站起身。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虽然明知即将赴死,但他依然要保持作为燕国太子的最后一丝尊严。

他没有去接那把短剑,而是看向侍卫长,平静地问道:“我死之后,首级……是要送给城外的王翦,对吗?”

侍卫长身体一颤,头垂得更低了,默认了。

“呵呵……好,好得很。” 太子丹笑了起来,笑声中充满了无尽的悲凉和讽刺,“告诉他,告诉嬴政!我燕丹在地下等着他!看他这看似铁桶一般的江山,能传到几时!看他这暴虐无道的帝国,能嚣张到几代!”

说完,他猛地从侍卫长手中的托盘上,抓起了那把短剑!

动作快得让所有侍卫都来不及反应!

他没有丝毫犹豫,将短剑横在了自己的脖颈上!

冰凉的剑锋贴着皮肤,带来一丝战栗。

他最后看了一眼这生活了多年的宫殿,眼中没有留恋,只有一片燃尽的灰烬。

“噗——”

利刃割破喉管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鲜血,如同怒放的红梅,喷射而出,染红了他面前的案几,也染红了他那身象征着太子身份的袍服。

太子丹的身体晃了晃,重重地倒了下去。眼睛兀自圆睁着,望着宫殿那华丽的穹顶,仿佛在质问着这无常而残酷的命运。

侍卫长看着太子的尸体,沉默良久,才挥了挥手。两名侍卫上前,小心翼翼地割下了太子丹的头颅,盛入一个早已准备好的、铺着石灰的木匣之中。

整个过程,迅速,隐秘,充满了皇家内部权力倾轧和人性丑恶的冰冷。

第二天,一个惊人的消息在蓟城内外迅速传开,如同又一记重锤,砸在了所有还对燕国抱有一丝希望的人心上:

太子丹,昨夜于东宫“暴病而亡”!

几乎在同一时间,一骑快马,载着那个装着太子丹头颅的木匣,在一小队燕国使臣(投降派)的护送下,战战兢兢地驶出了蓟城北门(或许是为了避开南面的秦军主力?或者是一种谈判策略?),迂回着奔向秦军大营的方向。

他们怀揣着燕王喜那卑微到尘埃里的乞和信,幻想着用自己儿子的头颅,能换取暴秦的宽恕,换取燕国社稷的苟延残喘。

燕王宫深处,燕王喜听着臣子汇报使者已出发的消息,长长地松了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他瘫在椅子里,喃喃自语:“好了……好了……丹儿为社稷牺牲,他是忠臣……是孝子……秦国……该退兵了吧?”

他的脸上,甚至露出了一丝劫后余生的、扭曲的笑容。

然而,他并不知道,他这种杀子求和的卑劣行径,不仅无法打动嬴政和王翦,反而更加坚定了秦军彻底灭燕的决心,也彻底寒了所有还心存一丝抵抗念头的燕国军民之心。

太子丹的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也标志着燕国最后一点抵抗气节的沦丧。

蓟城的悲歌,唱到了最凄厉的章节。

而燕国的命运,并未因此得到喘息,反而以更快的速度,滑向了那早已注定的、万劫不复的深渊。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薄厚人生穿越成弥勒怎么办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大明孽子东鸦杂货店孟婆也是蛮拼哒!唐时月大梁往事千宋嫡女毒妻大唐:列强竟是我自己大明优秀青年呆王溺爱萌妃不乖无敌皇太孙绿罗也是罗马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秦草独断万古大明征服者回到明朝当王爷贞观卖纸人回到大宋做山匪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寻秦记重生:野性部落崛起一品儒商蜀汉我做主三国之乖乖田舍郎锦衣行之吕敏传我爱大明朝痴傻五皇子发配儋州父皇,我真不想当太子!三国:开局盲盒抽到大乔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我要做皇帝高科技军阀寒门小娇妻暴君总想生三胎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三国之曹家长子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皇室店小二隋唐君子演义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三国之魏武元勋贞观楚王王八蛋,不服来战反恐大队公子文成武德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周九皇子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穿越成了福岛正则庶出子三国:我,交州土皇帝!石器革命废物太子,开局召唤妲己世子去哪了?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天下一帝秦始皇皇后们,这真不是后宫聊天群白衣盗寒门逆袭:我用科技平天下大秦帝国风云围棋少年,我在大明举重若轻网游三国数据化黄巾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一剑照汗青玉佩乾坤:锦衣卫的现代逆袭绣春雪刃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大明:开局救活马皇后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穿成孙武门徒,我靠孙子兵法狂飙大明首辅:杨士奇朕的大秦!万邦臣服!天幕:玄武门大舞台,有胆你就来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天幕刷视频,返现一点点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1621,不一样的大明我靠灵泉空间,收服八十八位美女蓝月闪烁之时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千秋一烬谁说神罗不算罗多子多福,开局就送绝美老婆退隐江湖那些年开局天幕曝光:我未来统一全球跛王爷青铜账簿与铁王座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晚清三杰恩仇录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解差传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