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决赛名单终于公布了!
毫无悬念,陈知行、周炽、李泽川、苏想的团队成功晋级!
他们的作品在众多强队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参加现场决赛的资格!
消息传来,整个数学系都震动了。
能够晋级全国决赛,这已经是极其耀眼的荣誉!
团队四人再次聚集在一起,这次的气氛更加不同,不再是之前那种临时拼凑的松散感!
“决赛是现场出题,封闭进行,时间更紧,竞争更激烈。”
陈知行率先开口,冷静地分析形势,
“我们的优势在于模型构建速度和周炽的算法创新,但劣势是……”
他顿了顿,目光极快地扫过苏想,“……稳定性。”
李泽川懒洋洋地接话,这次却没直接点名:“短板太明显,关键时刻容易炸!”
周炽依旧乐观:“怕什么!苏想的直觉加上我的灵感,再加上老陈的严谨和泽川的码力,无敌了好吗!”
苏想低着头,手指紧张地绞在一起。
“今年的决赛场地在清华!”
陈知行抛出一个重磅信息。
机房内瞬间安静了一下!
北大和清华,隔街相望,既是兄弟,也是彼此最强劲的对手。
在任何领域,两校的竞争都异常激烈,更别说这种全国性的顶尖学术竞赛了。
“清华的数理基础扎实是出了名的,他们的队伍肯定不好对付。”
周炽收起了玩笑的神色,
“听说他们今年有个队伍,全是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保送上去的怪物,搞模型厉害得一塌糊涂!”
李泽川也难得露出了认真的表情,
“现场决赛,不确定因素太多。心理素质、临场发挥、甚至运气,都很关键。”
陈知行总结道,“我们需要更充分的准备,尤其是对可能出现的各类题型,要有预案。”
压力前所未有的大!
这意味着,苏想那点靠姐姐远程指导和偶尔“直觉”爆发的运气,在强手如林、短兵相接的决赛现场,很可能完全不够看。
决赛的压力像一座无形的大山,重重压在苏想的心头,尤其是“清华”这两个字带来的压迫感,让她几乎喘不过气。
她比之前更加拼命。
除了上课,几乎所有时间都泡在了图书馆,疯狂地恶补基础,反复练习各种类型的题目,试图将那块“短板”焊死。
她知道自己天赋不如人,只能用最笨的方法,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
夜深人静,图书馆的人渐渐稀少。
苏想还坐在老位置,对着一道组合数学的题目绞尽脑汁,草稿纸写满了一张又一张,却始终找不到突破口。
焦虑、疲惫和自我怀疑几乎要将她击垮。
就在她盯着题目,眼圈发红,快要绝望的时候,一本厚厚的习题集被轻轻放到了她的手边。
苏想吓了一跳,猛地抬头。
陈知行不知何时站在了她旁边,灯光在他身后勾勒出清隽的轮廓,金丝眼镜下的目光平静无波。
“这本习题集的第三章,有这类题的六种经典解法。”
他声音低沉,在寂静的图书馆里显得格外清晰,
“每种解法后面都有思路点评和易错点分析。”
苏想怔怔地看着那本习题集,又看看陈知行,一时没反应过来。
陈知行拉过她旁边的椅子坐下,并没有看她,而是翻开了那本习题集,直接指向其中一页:
“你先看第一种,构造性证明,关键在这里……”
他竟然……要给她开小灶?
苏想的心脏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受宠若惊之余,更多的是紧张!
她赶紧坐直身体,屏住呼吸,努力跟上他的思路。
陈知行的讲解一如既往的冷静、精准,没有一句废话,直指核心。
他似乎完全了解她会在哪里卡壳,会用哪种错误思路,提前就堵死了那些弯路。
他讲得很耐心,甚至比上次在自习室辅导时更加细致,不仅讲怎么做,更讲为什么这么做,背后的数学思想是什么。
图书馆空旷而安静,只有他清冷低沉的声音和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
苏想听得极其专注,偶尔鼓起勇气提出一个极其“愚蠢”的问题,陈知行也会停顿一下,用更基础的方式解释给她听,不会流露出任何不耐烦。
时间悄然流逝。
当苏想终于彻底弄懂那一类题型,甚至能举一反三时,她忍不住轻轻吁了口气,一种豁然开朗的喜悦和巨大的感激涌上心头。
“谢谢……谢谢你,陈同学……”
她小声道谢,声音里带着真诚的哽咽。
她知道,陈知行的时间宝贵至极,他能抽出时间这样辅导她,是多么不容易。
陈知行合上习题集,推了推眼镜,目光终于落在她脸上。
女孩的眼睛因为刚刚的理解而显得亮晶晶的,虽然依旧带着疲惫,但那股绝望和焦虑似乎散去了不少。
“决赛题型多变,但核心思想是相通的。”
他站起身,声音依旧平淡,
“把基础打牢,以不变应万变!”
说完,他微微颔首,便转身离开了,背影挺拔如松,很快消失在图书馆的夜色中。
苏想抱着那本还带着他指尖温度的习题集,心里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暖流和动力。
她看着面前那道终于被攻克的难题,又想起陈知行刚才的话,缓缓握紧了拳头。
是的,把基础打牢。
无论多难,她必须坚持下去。
为了姐姐,也为了……不辜负这些黑暗中悄然伸出的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