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铁壁关在铁血与程序的交织下,开始艰难地迈向秩序的重构时,位于黑烬魔城西南方向、以地火熔炉与精湛锻造技艺闻名的赤焰魔城,也迎来了决定其命运走向的关键时刻。
与铁壁关那种尖锐的、爆发于种族间的激烈冲突不同,赤焰魔城内部的矛盾,更像是一座即将熄灭、却依旧滚烫的熔炉,表面覆盖着冷却的灰烬,内里却涌动着混乱与绝望的余焰。
城主府,相较于黑烬的肃杀与铁壁的残破,显得格外空旷与……陈旧。
焰心独自坐在那张象征着最高权力的、以某种暗红色暖玉凋琢而成的宽大座椅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扶手上一道深刻的裂痕——那是她大哥炎颅在最后搏杀中留下的印记。
府内依旧残留着内斗的痕迹,一些破损的装饰尚未修复,空气中似乎还弥漫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与焦糊气。
侍女和侍卫的数量也远不如前,显得冷冷清清。
她很年轻,面容带着魔族女子特有的艳丽与锋锐,但那双原本应该燃烧着野火的眼眸,此刻却沉淀着与年龄不符的疲惫与沉重。
接手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烂摊子。
城防体系在内斗中损毁近半,几处关键阵法至今未能完全修复。
麾下还能称得上“军队”的力量,十不存一,且派系林立,忠诚度堪忧。
最致命的是资源,尤其是粮食和疗伤丹药,早已消耗殆尽,库房空空如也,连城主府的日常用度都开始捉襟见肘。
经济彻底崩溃,原本繁华的锻造工坊大多熄火,工匠死伤逃亡,昔日叮当作响、火星四溅的盛景不再。
商会逃离,市面萧条,魔城仿佛得了重病,正在缓慢地失温、死去。
外部,永夜魔宫态度暧昧不明,周边魔城虎视眈眈。
而最大的压力,来自于那个一手促成并冷眼旁观了这一切的邻居——黑烬魔城,以及其背后那深不可测的“公子”。
她没有屠铩的绝对武力,没有戟魇的边军根基,甚至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来稳固自己的统治。
就在她为如何熬过下一个寒冬而焦头烂额之际,黑烬魔城的“使者”到了。
并非正式的魔族贵族,依旧是那位笑容可掬、言辞恳切的“暗烬商盟”负责人(渊操控的拟人傀儡),以及一支规模不小的、由“工兵”傀儡和少数魔族工匠组成的“援助团”。
他们带来了焰心急需的一切——足以维持魔城数月消耗的粮食和基础丹药,以及一批用于修复城防和重启部分工坊的魔器材料。
条件,则是那份她已经看过、并让她辗转反侧了许多个夜晚的《联邦宪法》,以及全面接受“联邦中央储备与商业银行”(原暗烬商盟)对赤焰魔城经济命脉的“指导”。
没有武力威胁,没有最后通牒。
只有摆在眼前的生存物资,和一份看似给予她“城主”尊荣、实则要抽走她绝大部分实权的“加盟协议”。
拒绝?她毫不怀疑,一旦拒绝,黑烬魔城会立刻切断所有援助,甚至可能暗中支持魔城内其他对她不满的势力。
届时,内忧外患之下,她和这座魔城,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接受?
意味着赤焰魔城将名存实亡,她这个城主,将彻底沦为黑烬盟体系下的一个高级执行官,一个被无形锁链束缚的傀儡。
现实的压力,冰冷而残酷,没有给她留下任何浪漫的幻想空间。
在经历了数个不眠之夜的痛苦挣扎后,焰心最终在那份用魔族文字和人族文字共同书写的“赤焰魔城加入联邦暨援助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盖上了那枚尚且温热的城主印玺。
笔尖落下的一刻,她感觉仿佛抽空了自己所有的力气,也……斩断了某些不切实际的羁绊。
协议达成,“援助团”立刻开始了高效的工作。
“工兵”傀儡不知疲倦地清理废墟,修复破损的城墙和阵法节点,其效率令残存的赤焰魔城工匠们瞠目结舌。
“暗烬商盟”迅速接管了魔城所剩无几的商业活动,以极快的速度稳定了物价,并开始组织流民,以工代赈,参与到重建工作中。
而《联邦宪法》的推行,则与这场经济重建和城防修复紧密结合,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悄然展开。
没有召开万众瞩目的广场大会,也没有遇到像铁壁关那样激烈的公开抵抗。
焰心在“援助团”派出的“行政指导”(实为“渊”操控的拟人傀儡和少数核心魔族)的“协助”下,以城主令的形式,将《联邦宪法》的核心条文,连同具体的《赤焰魔城治理暂行条例》一并颁布。
法令的推行,几乎没有什么波澜。
原因很简单:旧有的统治阶层和既得利益集团,在之前惨烈的内斗中,已经被炎颅、炽羽以及她自己,近乎连根拔起。残存的一些小部落和家族,实力微弱,在绝对的经济控制和武力威慑(城外时不时“路过”的黑烬魔城巡逻队)面前,根本不敢有任何异议。
而底层的魔族民众,在经历了内乱的折磨与濒临饿死的绝望后,对于谁能带来秩序、食物和安全,他们就跟随谁。至于这部法典是叫《部落盟约》还是《联邦宪法》,里面是强调血脉还是贡献值,对他们而言,远不如一块能填饱肚子的魔粮重要。
新的秩序,如同缓慢冷却的熔岩,在这片刚刚经历浩劫的土地上,平静地铺陈开来。
法典中“唯贡献论”的条款,甚至意外地得到了一些残留的、有技艺在身的魔族工匠的暗中欢迎——这意味着,只要他们能打造出合格的魔器,就能获得相应的报酬和地位,而不必再像过去那样,被大部落和贵族层层盘剥。
“联邦中央储备与商业银行”赤焰分行的设立,更是迅速成为了魔城的经济中心。统一的“玄元通宝”开始流通,残存的矿产资源被评估、定价,然后通过商盟的渠道,源源不断地输往黑烬魔城和深渊基地。
赤焰魔城,这台曾经濒临报废的战争与锻造机器,正在被更换核心零件,注入新的能源,并按照一套全新的图纸,被悄无声息地改造着。
城主府内,焰心看着由“行政指导”呈送上来的、关于魔城资源产出、税收状况、人口统计的详细报告,心中五味杂陈。
报告清晰、准确,远超她以往任何时候所能掌握的信息。魔城似乎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生机,街道上重新出现了魔族孩童的奔跑嬉闹声,工坊里也再次响起了锻打的声响。
但她却感觉,自己与这座魔城的联系,正在变得……隔阂。
她依旧是名义上的城主,发号施令。但每一个重要的决策,都需要“行政指导”提供“建议”;每一笔较大的资源调动,都需要经过“联邦银行”的审核;甚至魔城的防务体系,也在“工兵”傀儡的“协助”修复下,被 subtly 地嵌入了与黑烬魔城联动的接口。
她获得了一座正在复苏的城,却也清晰地感受到,无数无形的丝线,正从四面八方缠绕而来,将她与这座城,一同牢牢地捆绑在那个名为“联邦”的巨大战车之上。
这是一种缓慢的、却不可抗拒的熔铸。
她的意志,赤焰魔城的传统,都在被这股强大的、理性的、冰冷的力量,一点点地融化、重塑,最终将成为联邦这块巨大金属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深渊基地,“渊”的数据库更新了赤焰魔城的状态。
【赤焰魔城,实质影响力:完全纳入掌控。资源渠道+3(优质魔铁矿脉2,火熔晶矿脉1)。战略缓冲区+1。社会秩序恢复速度:预期之上。】
玄煞的目光扫过沙盘,看着那片代表赤焰魔城的光域,正以一种稳定而高效的速度,从暗澹转向明亮,并逐渐与黑烬魔城的光晕趋于同频。
赤焰魔城的归附,意义重大。
这不仅仅是获得了一座资源丰富的城池,更重要的是,验证了通过经济控制、有限援助与法律体系相结合,实现对一方势力进行“软性”吞并的可行性。
这为未来的扩张,提供了一条成本更低、阻力更小、也更隐蔽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