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蚀魔城上空飘扬的旗帜,在短短数日内便更换了样式。
原本象征着风蚀家族统治的、绘有狰狞风魔图腾的旗帜被降下。
取而代之的,是联邦那简洁而充满力量感的徽记——幽蓝色的底色上,交叉着一柄象征力量的战锤与一枚代表知识的齿轮,外围由橄榄枝环绕。
这一变化,无声地宣告着这座城市新时代的开启。
联邦对风蚀魔城的整合,以一种高效到近乎冷酷的速度,全面展开。
首先降临的,是《联邦宪法》与一系列配套法律法规。
这些用词严谨、逻辑分明的律法条文,被印制在特制的兽皮卷轴上,张贴在城内的每一个公告栏。
同时,由联邦派遣的、经过严格培训的宣讲员(多为低级文职傀儡),开始在固定的时间地点,向聚集起来的魔族民众,用清晰而毫无情绪起伏的语调,逐条解释宪法中关于“种族平等”、“依法治理”、“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权利与义务”等核心条款。
“任何魔族、人族或其他智慧种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一切治理行为,需以宪法与法律为准绳,不得肆意妄为……”
“合法的私有财产,受联邦法律保护,任何组织与个人不得侵犯……”
这些前所未闻的概念,如同巨石投入死水,在风蚀魔城的底层民众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有老派魔族贵族对此嗤之以鼻,私下里咒骂这是“扰乱尊卑的邪说”。
但更多的、长期生活在压迫底层的普通魔族和少数族裔,则在茫然与惊疑中,反复咀嚼着“平等”、“法治”这些词汇,一丝微弱而崭新的希望,开始在他们麻木已久的心底悄然萌发。
紧接着,是经济体系的彻底重塑。
联邦中央储备与商业银行,不再仅仅是一个商业机构。
它正式成为风蚀魔城唯一的官方金融机构和货币发行机构。
联邦新币,一种采用特殊合金与防伪符文技术铸造、规格统一、价值稳定的货币,开始强制推行。
原有的各种杂乱魔城货币、以及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被迅速淘汰。
商业银行设立了多个兑换点,以官方牌价回收旧币,同时开始向符合条件的手工作坊、小型商户发放以新币结算的低息贷款,帮助他们恢复生产,但前提是必须接受商业银行的账目监管与“生产建议”。
风蚀魔城的命脉——风吟石矿脉,被联邦以“战略资源国有化”的名义,正式接管。
原有的私人矿主和家族势力,要么接受联邦的赎买(价格由联邦核定),要么被强制收回。
矿脉的开采权,被移交给了联邦工部下属的“资源管理司”。
大量的工程傀儡——“掘进者”和“工兵”型,开始进驻矿区。
它们按照“渊”设计的、效率最大化的开采方案,日夜不休地进行标准化作业。
开采出的风吟石原矿,不再进入自由市场,而是通过新建的、由联邦控制的运输线,直接运往深渊基地及黑烬魔城的工坊,进行深加工,转化为“镜网”节点、侦察傀儡核心等战略物资。
风蚀魔城的经济结构,在短短时间内,就被彻底纳入了联邦的计划经济体系之中,成为了这台战争机器上一个新的、专门负责提供“血液”的器官。
与此同时,联邦的行政触角,也深入到了风蚀魔城的每一个角落。
以岩爪·石锋和灰翼·凤鸣为首的原反抗联盟核心成员,虽然被赋予了“风蚀魔城临时管理委员会”的头衔,保留了部分面子上的尊荣。
但实际的城市管理权,却被一个由近百名“联邦行政顾问”组成的团队牢牢掌控。
这个团队的成员,主要由经过筛选和培训、熟悉魔族事务的人族官员,以及大量运算能力强、绝对服从指令的行政型傀儡构成。
他们的最高指令来源,直接对接“渊”的核心逻辑。
内政、税收、治安、城市建设、公共卫生……所有关键部门的决策权,都掌握在这些“顾问”手中。
他们推行标准化的市政管理流程,建立详细的户籍与财产档案,重新规划城市功能区,修建公共设施。
一切,都围绕着提升管理效率、稳定社会秩序、最大化汲取资源以服务联邦整体战略的目标进行。
岩爪·石锋和灰翼·凤鸣很快就发现,他们的“管理委员会”更像是一个橡皮图章,用于安抚本地魔族情绪,以及在某些需要本地势力配合的事务上出面协调。
真正的权力,早已在无声无息中,从他们手中流失。
这种被架空的感觉,让两位习惯了发号施令的族长内心充满了失落与不甘,但在联邦展现出的绝对实力与严密体系面前,他们只能将这份情绪深深埋藏,努力扮演好自己被分配的角色。
军事整编,则是“消化”过程中最为关键,也最为敏感的一环。
风蚀魔城原有的武装力量,包括投降的城主府卫队和反抗联盟的士兵,被全部打散重组。
联邦派来了以屠铩直属部下为核心的军事整编小组。
所有愿意继续从军的魔族,都必须接受严格的资格审查和身体检测。
合格者,被按照实力和特长,分别编入新成立的“联邦风蚀守备师”以及更高级的联邦主力军团。
他们被要求上交原有的家族徽记和五花八门的武器装备,换装统一的联邦制式铠甲与武器(通常是性能略低于主力军团的批次)。
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接受联邦那套强调绝对纪律、团队协作和服从命令的军事操典训练。
原有的家族烙印和地域观念,被有意识地抹去,取而代之的,是对联邦和最高军事长官屠铩(玄煞)的忠诚教育。
而那些不合格,或者心怀异志、不愿接受整编的魔族士兵,则被发放一笔遣散费,强制解甲归田,并受到“谛听”网络的密切监控。
联邦的“壁垒”防御体系,也开始迅速向风蚀魔城延伸。
工兵傀儡们在城市外围和关键节点,开始构筑标准的防御工事、自动炮塔和预警法阵。
来自深渊基地的技术团队,开始架设“镜网”在风蚀魔城的核心节点。
当第一个稳定的幽蓝色通讯光幕在临时执政厅内亮起,清晰地显示出远在黑烬魔城的屠铩的面容时,所有在场的原风蚀魔城高层,都再次深刻地感受到了联邦那无孔不入的技术力量与掌控力。
“镜网”的存在,意味着风蚀魔城与联邦核心区域的联系被彻底打通,信息传递再无延迟,也意味着,这座城市彻底暴露在了“渊”的实时监控与远程调控之下。
整个“消化”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期间,也有少数忠于旧主的残余势力,或是一些看不清形势、企图趁着混乱捞取好处的投机分子,发动了几次小规模的骚乱或袭击。
但这些零星的抵抗,在“谛听”网络精准的情报支持和联邦快速反应部队(通常由“幽影-III型”傀儡和少量人族\/魔族特种士兵混编)的铁腕打击下,都如同投入火堆的雪花,迅速消融,未能掀起任何浪花。
联邦用一次又一次高效而冷酷的镇压,向所有风蚀魔城的居民清晰地传递了一个信息——旧的时代已经结束,新的秩序不容挑战。
资源的掠夺、经济的掌控、行政的接管、军队的整编、技术的覆盖……
联邦这台庞大的机器,正以其独有的、高效而无情的方式,快速而彻底地“消化”着风蚀魔城这块新吞下的血肉,将其转化为自身的一部分,壮大着自身的力量。
这个过程,安静却势不可挡。
风蚀魔城,正在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它原有的色彩与棱角,被逐渐打磨成联邦版图上,一枚规整而听话的棋子。
而这一切的推动者,玄煞,在深渊基地的指挥室内,通过“渊”实时汇报的各项数据,冷静地观察着这个过程。
【《联邦宪法》普及率已达预期目标73%。底层民众接受度较高,旧贵族抵触情绪强烈但无力反抗。】
【新币兑换工作完成89%,经济命脉已基本掌控。】
【风吟石矿脉接管完成,开采效率提升210%,首批精炼矿石已运抵深渊基地。】
【行政体系重构完成度65%,本地势力已被成功架空。】
【军事整编完成第一阶段,初步形成可用的守备力量。】
【‘镜网’节点架设完成,连接稳定。】
【社会不稳定指数持续下降,目前已低于阈值。】
【综合评估:风蚀魔城‘消化’进程顺利,预计可在计划时间内完成初步整合,转化为有效战力与资源产出地。】
玄煞的目光,扫过沙盘上那片已然稳定下来的、代表着风蚀魔城的幽蓝色区域。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喜悦或放松的表情。
征服与消化,对他而言,不过是达成最终目标的必要步骤。
风蚀魔城的陷落与整合,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下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
虽然表面波澜不惊,但其引发的暗流,终究会扩散开来,触及到湖岸另一边,那沉睡的巨兽。
留给联邦安静发展的时间,不多了。
永夜魔宫,不会永远被蒙在鼓里。
或许下一次到来的,就将是真正的战争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