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初见如樱:竹哨为引,相逢有时
一、校门口的“粉色等待”
见面当天的清晨,校门口的樱花树被彩带缠绕,孩子们提前半小时就到了,手里攥着编好的竹挂坠,眼睛紧紧盯着路口。小宇把竹哨子挂在脖子上,时不时拿起来吹一下,清脆的声音在晨光里飘得很远:“他们会不会听着哨声找到我们呀?”
杨老师笑着帮他理了理衣领,指了指不远处的指示牌——那是孩子们昨晚一起做的,用竹片拼成“欢迎小伙伴”的字样,旁边还挂着两串竹编风铃,风一吹就发出“叮铃”的轻响。老陈爷爷也来了,手里提着一个大竹篮,里面装着刚蒸好的糯米糕:“山里的孩子可能没吃过这个,让他们尝尝咱们这儿的味道。”
突然,小虎指着远处大喊:“来了!是他们的大巴车!”孩子们立刻围了上去,踮着脚往车窗里看。当大巴车停下,山区的孩子们背着小书包走下来时,小宇率先吹响了竹哨子,其他孩子也跟着吹起来,一时间,竹哨声、欢呼声混在一起,像一首热闹的歌。
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上次视频里举雪球的那个,一眼就看到了小宇脖子上的竹哨子,她跑过来,从口袋里掏出一颗光滑的青石子:“我叫阿瑶,这是我捡的石子,送给你!”小宇赶紧把自己编的星星挂坠递过去,两个人的手碰到一起时,都忍不住笑了。
二、教室里的“心意交换”
孩子们簇拥着走进教室,山区的孩子好奇地看着墙上的书签墙,阿瑶指着那片茅草书签,惊喜地说:“这个是我编的!上面还有我画的小太阳呢!”朵朵立刻拉着她的手,把自己编的桂花书签递过去:“这个送给你,现在虽然没有桂花,但闻着还有淡淡的香味哦。”
老陈爷爷把带来的糯米糕分给大家,孩子们围坐在课桌旁,一边吃一边分享礼物。山区的孩子掏出山里的野核桃、彩色石子,城里的孩子则把竹篮、童话书、玻璃瓶递过去。小虎拿着自己编的小竹球,找到一个叫阿明的小男孩:“咱们等会儿去操场玩丢球吧,我教你怎么玩!”阿明用力点头,把一颗刻着小老虎的石子送给了他。
最热闹的是“竹编小课堂”环节。老陈爷爷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竹丝,两校的孩子两两一组,一起编简单的竹编小挂件。阿瑶和朵朵一组,朵朵教她怎么缠彩绳,阿瑶则教朵朵用茅草编小蚂蚱:“我们山里有很多茅草,我能编好多小动物呢!”杨老师拿着相机,拍下孩子们凑在一起编竹丝的样子,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们认真的脸上,温暖又明亮。
三、樱花树下的“新约定”
下午,孩子们一起去了樱花林。粉白色的花瓣落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地毯。小宇和阿明拿着竹球在林子里奔跑,朵朵和阿瑶则坐在樱花树下,继续编早上没完成的小挂件。老陈爷爷找了块空地,教大家编简单的竹编小花:“把竹丝折成花瓣的形状,这样编出来的小花,能像樱花一样好看。”
杨老师看着玩得开心的孩子们,突然提议:“咱们一起编一个‘友谊竹编画’吧,把今天的见面画下来,以后不管在哪,看到它就能想起今天。”孩子们立刻响应,有的用竹丝编樱花树,有的编奔跑的小人,有的编装满礼物的竹篮。老陈爷爷则在旁边帮忙固定,很快,一幅热闹的“见面图”就编好了。
夕阳西下时,离别的时刻到了。山区的孩子们要上车了,阿瑶拉着朵朵的手,舍不得松开:“以后我们还能一起编竹编吗?”朵朵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竹编小哨子:“这是我编的,想我的时候就吹一下,我也会吹哨子回应你!”
大巴车开动时,孩子们都挥着手,竹哨声再次响起。小宇看着车窗外的阿明,大声喊:“下次我们去山里看你们!”阿明也用力点头,手里举着那个竹球,直到大巴车消失在路口。
樱花树下,那幅“友谊竹编画”被挂在树枝上,粉白色的花瓣落在上面,像给这份刚开启的相见,又添了一层温柔的印记。杨老师笑着对孩子们说:“以后的每一年,我们都可以像这样,用竹丝编织更多的故事,让这份情谊一直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