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的灯光在深夜依然明亮如昼。
苏棠站在dNA测序仪前,屏幕上正在生成最后一份比对报告。
整个专案组都在等待这个结果——那四截染血蜡烛上提取到的dNA,究竟属于谁。
当最后一份报告生成完毕,系统自动进行数据库比对时,刺耳的提示音突然响起。
不是匹配到某个已知罪犯,而是匹配到了另一个让人心碎的数据库——海都市重大灾难遇难者基因库。
苏棠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
她反复核对着屏幕上的信息,每一个字符都像重锤般敲击在她的心上。
她立即抓起电话,手指因为震惊而微微发抖:“陆队,请你立刻来实验室。结果……出来了。”
当陆珩快步走进实验室时,他看到苏棠脸色苍白地站在仪器前,眼神中混合着震惊与悲痛。
“蜡烛上的血迹……”苏棠的声音有些沙哑,“属于十五年前‘彩虹乐园’特大火灾事故中……遇难的三十二名儿童。”
这个词像一道惊雷在实验室里炸开。
“彩虹乐园”——这是海都市历史上最惨痛的一页,是无数家庭永远的伤痛,也是这座城市不愿提及的伤疤。
就在此时,陈默和林静也急匆匆地赶来,他们手中拿着一叠刚刚整理好的档案资料。
“陆队,我们查到了!”
陈默的语气激动,
“十五年前的9月15日,确实发生了一起重大事件——彩虹乐园火灾。而且……”
他顿了顿,深吸一口气,
“我们核对了名单,所有七名受害者,在十五年前都曾是彩虹乐园火灾的幸存者。”
林静接着补充道:
“根据记录,李姊壬当时是乐园的保洁员;王舍孔是游乐设施操作员;赵小雨当时还是个初中生,那天正好和同学在乐园游玩……其他四名受害者也都以不同身份经历了那场灾难。”
会议室的灯光下,白板上原本分散的线索开始汇聚成一条清晰的脉络。
陆珩让人找来了当年火灾的档案照片——那些天真烂漫的儿童笑脸,与如今七个成年受害者的照片并排放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令人窒息的对比。
“彩虹乐园火灾……”
陆珩的声音低沉,仿佛每一个字都带着重量。
他示意林静向大家介绍这起被尘封的悲剧。
林静打开档案,声音平静却难掩沉重:
“十五年前,9月15日,恰逢周末,彩虹乐园正在举办周年庆典活动。下午两点左右,位于乐园中心的‘梦幻城堡’因电气线路老化短路引发火灾。”
“由于当天人流量过大,安全通道被违规占用,加上部分消防设施失效,火势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
她调出当年的新闻报道截图:
“最终,这场火灾导致三十二名儿童死亡,上百人受伤,其中多数是严重烧伤。这不仅是海都市历史上最严重的游乐园事故,也是全国近二十年来最惨重的公共安全事件之一。”
苏棠凝视着那些遇难儿童的照片,轻声补充了法医档案中的细节:
“当年的尸检报告显示,大部分遇难儿童死于吸入性损伤。由于现场混乱,部分遗体……损坏严重。”
会议室里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每个人都在消化这个令人心痛的事实——那些蜡烛上的血迹,竟然来自这些无辜的孩子。
林静打破了沉默,她的声音带着心理学家的洞察:
“现在我们明白了。共同的、巨大的创伤源头。凶手不是在随机选择受害者,他是在针对这群幸存者进行清算。”
她停顿了一下,寻找着恰当的表述,
“这不是简单的复仇,更像是一种扭曲的……审判。凶手似乎在执行自己定义的正义,审判这些幸存者‘不配’活着,或者认为他们‘玷污’了那场悲剧。”
陈默忍不住问道:
“但是为什么?为什么偏偏是这七个人?当年幸存下来的人有成百上千。”
“这正是我们需要查明的。”
陆珩的目光扫过白板上遇难儿童的照片和七名受害者的名字,声音低沉而坚定,
“审判?没有人有资格扮演上帝。”
他的眼神变得锐利,
“查!彻查每一个幸存者当年的具体经历,他们在火灾中的位置、行为,以及他们之间的交集。特别是,火灾之后,他们接受了哪些治疗或干预。”
新的调查方向立即明确:
第一组由陈默带队,重新走访受害者家属,详细了解每个受害者在火灾中的具体经历,以及他们后续的生活轨迹。
第二组由林静负责,深入分析受害者的心理变化轨迹,寻找他们可能存在的共同行为模式。
第三组继续由老王领导,扩大对当年其他幸存者的调查,试图找出凶手选择特定目标的标准。
而苏棠,在震惊之余,开始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
她独自回到实验室,对着那些物证出神。
凶手的“仪式”不仅关乎死亡,更包含着对逝者的极端亵渎——使用遇难儿童的血液,将其封存在蜡烛中,隐藏在幸存者的身边。
这种近乎邪教仪式的行为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心理动机?
她重新调出毒理分析数据,那个神秘的“幽灵签名”化合物。
如果凶手与彩虹乐园火灾有如此深的联系,那么这种特殊的化合物,是否也隐藏着与那场悲剧相关的线索?
苏棠取出了当年火灾的部分物证检测报告。
由于技术限制,很多当年的物证并未进行深入分析。
她注意到一个细节:
火灾现场曾发现一些熔化的塑料制品,当时被简单归类为游乐设施的部件。
但现在看来,这些物质的成分似乎与她检测到的未知化合物有某种相似性。
这个发现让她浑身一冷。
如果这种化合物真的与火灾现场有关,那么凶手很可能不仅与那场悲剧有关联,甚至可能……
她不敢再想下去,立即开始着手验证这个可怕的猜想。
与此同时,陈默那组的调查也有了重要发现。
在走访赵小雨的家人时,他们得知了一个关键信息:
火灾之后,赵小雨曾经接受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治疗,而且是由一个慈善机构资助的专项治疗项目。
更令人震惊的是,随着调查深入,他们发现其他六名受害者也都参加过类似的心理干预项目,而且时间都很接近。
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火灾之后的那段时期。似乎有一双无形的手,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开始布局这场长达十五年的复仇。
陆珩在听取汇报后,站在白板前久久不语。
白板上,“彩虹乐园火灾”被圈在正中央,延伸出的线条连接着七个受害者的名字,还有那个神秘的“幽灵签名”化合物。
“十五年前开始布局……”他轻声自语,“这不是冲动犯罪,而是一场精心策划了十五年的‘清算’。”
专案组的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这个案件的沉重。
这不仅是在追查一个连环杀手,更是在揭开一座城市最深的伤疤,面对一段被刻意遗忘的历史。
而那个隐藏在黑暗中的凶手,似乎正是利用这段历史,在进行着自己扭曲的“审判”。
在接下来的调查中,一个关键问题浮现在每个人心头:
凶手究竟是谁?
是当年遇难者的家属,心怀怨恨?
还是某个幸存者,因负罪感而心理扭曲?
或者是……与那场悲剧有着其他不为人知关联的人?
所有的答案,都藏在那场大火留下的灰烬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