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堤工程顺利进行,苏记的粥棚也成了码头一景。这日,苏婉照例来粥棚查看,见帮厨的妇人正在削洗一大堆沾满污泥的莲藕,准备切块放入粥中增味。削下的藕皮和挖出的藕节堆在一旁,准备丢弃。
“这些藕皮藕节,都要扔掉吗?”苏婉问道。
那妇人回道:“是啊,姑娘,这些东西又老又硬,吃不得,只能喂猪或是扔掉了。”
苏婉蹲下身,捡起一段藕节看了看,又捏起一点藕皮。她想起前世似乎见过用莲藕制作藕粉的工艺,其性清凉,能健脾开胃,正是这暑热天气的佳品。
“这些别扔,都收集起来,我有用处。”苏婉吩咐道。
回到铺子,她立刻让人将那些藕皮藕节反复清洗干净,然后用石臼捣得稀烂,再加入大量清水反复揉搓,直到将里面的淀粉彻底洗出。浑浊的藕浆用细纱布过滤数遍,得到的乳白色浆液静置沉淀。
一夜之后,浆液分层,底部沉淀了一层厚厚的、洁白的湿淀粉。苏婉小心地滗去上层的清水,将湿淀粉刮出,摊在干净的细棉布上,置于通风处阴干。
几日后,湿淀粉变成了干燥洁白的粉末,细腻如雪。苏婉取了一小勺,用少量凉开水调开,再冲入滚烫的开水,迅速搅拌。奇迹发生了,那乳白色的液体瞬间变得透明粘稠,凝结成均匀润滑的膏状,散发出淡淡的莲藕清香。
“成了!”苏婉欣喜道。她将这透明藕膏用碗盛了,调入少许自制的桂花糖浆,递给娟子等人品尝。
“咦?滑溜溜的,入口即化,带着藕香和桂花甜,好吃!”娟子惊喜道。
“清凉爽口,吃下去喉咙好舒服!”铁柱也咂嘴称赞。
周文焕尝过后,又是连连称奇:“婉儿,你真是……连这废弃的藕皮藕节,都能被你点化成这般精致的吃食!这‘藕粉’冲调方便,口感独特,老少咸宜,定能大受欢迎!”
苏婉笑道:“不过是废物利用罢了。这藕粉性平,能清热生津,开胃健脾,正适合这暑热天气。咱们可以做成小包分装,方便客人买回去自己冲调。”
“苏记藕粉”一经推出,果然因其独特的口感、清凉的特性以及相对亲民的价格,迅速成为新的热门货品。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孩子的,更是争相购买。那些原本要丢弃的藕皮藕节,自此也成了苏记固定的“原料”来源之一。
看着仓库里堆放整齐的藕粉包,娟子忍不住笑道:“姑娘,我现在觉得,咱们铺子简直像个戏法班子,您就是那戏法大师,随便什么不起眼的东西,经您的手一变,就成了能卖钱的宝贝!”
苏婉正在查看新送来的咖啡豆样品,闻言回头,眼中闪着灵动的光:“这世上哪有什么真正的废物,不过是放错了地方,或者还没找到让它发光的方法而已。只要我们肯用心,处处都是机会。”她拈起一颗咖啡豆,轻轻一嗅,“就像它,在别人眼里或许只是苦涩的豆子,但在我们手里,却可以是提神的良饮,甚至是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