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于天阙城立“混沌五行道宗”,宣言如风暴席卷玄黄。初始,质疑者有之,观望者更多。毕竟,“上界牧场”、“封绝大阵”之说太过骇人听闻,而林毅本身虽展现元婴修为,神秘强大,但其根基来历,在诸多传承久远的大势力眼中,依旧成谜。
然而,两件事的发生,迅速改变了风向。
其一,是天象的印证。自万法天域崩溃那日起,玄黄界诸多修为高深者,尤其是元婴及以上修士,皆能清晰地感知到,天地间多了一丝以往从未有过的、更加精纯、更具活力的“清灵之气”。这气息虽微弱,却源源不绝,潜移默化地滋养着天地万物,尤其对突破瓶颈、感悟大道有着难以言喻的裨益。这无疑佐证了林毅“阵破一角,界外之气渗入”的说法。
其二,便是林毅的“传道”。他并未如寻常宗门般设立繁琐的入门考验,也未要求弟子立刻改换门庭。他于天阙城中央,原万法台遗址之上,以无上法力移山倒海,筑起一座高九丈九尺的“混沌道台”。每三日,他便于道台之上开讲,阐述《混沌初衍开天经》中蕴含的天地至理,以及混沌包容、五行衍化的大道真意。
他讲道,并非传授具体的功法神通,而是直指大道本源,阐述能量运转、规则构成的根本原理。由混沌生灭,讲到阴阳分化,再及五行定基,万物生成。言语质朴,却蕴含至理,往往能直指修士修行中的迷障与困惑。
起初,前来听道者多是散修或小宗门弟子,抱着好奇或捡便宜的心态。但很快,他们便发现,林毅所讲,与他们平日所修功法非但不冲突,反而能高屋建瓴,令他们对自己所修之道产生更深的理解,许多积年疑惑豁然开朗!甚至有人在听道过程中当场顿悟,突破瓶颈!
消息传开,前来听道的修士越来越多,人山人海。后来,一些中型宗门的长老、乃至某些大势力的真传弟子,也忍不住隐匿身份,前来旁听,听后无不震撼,收获巨大。
林毅有教无类,来者不拒。他更会根据听道者自身特质,偶尔以混沌五行之力演化对应场景,或凝水成冰阐释极寒,或聚土成山演绎厚重,或衍金戈铁马展露锋锐……让众人对五行本质有了前所未有的直观认知。
混沌五行道宗,虽未正式招收弟子,但其“道统”的影响力,却以惊人的速度辐射开来。无数修士,尤其是那些苦无明师、前路迷茫的散修,已将林毅视为指路明灯,将混沌道台视为圣地。一种无形的向心力,正在形成。
这一日,讲道完毕,万众沉浸于大道余韵之中。林毅目光扫过下方如痴如醉的芸芸修士,心中忽有所感。他抬手,指尖五色光华流转,于虚空之中,缓缓刻画。
并非文字,也非符箓,而是五道极其简约、却仿佛蕴含着相应本源真意的道痕——一道蜿蜒如流水,一道锐利如金铁,一道跳跃如火焰,一道生机如草木,一道厚重如大地。
正是水、金、火、木、土五行基础道痕!
“此乃五行本源道痕之基,尔等可观之、悟之,若能引动其一丝共鸣,便可来道台之下,寻一处静室深入感悟。”林毅声音平和,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这是他筛选真正有潜力、且心性契合之人的第一步。混沌五行之道,并非人人可修,需对五行本源有天然的亲近与悟性。
话音落下,下方顿时躁动起来。无数修士尝试以神识或自身灵力去感应那五道悬浮的道痕。
大部分人道痕毫无反应。少数人能使某一两道道痕微微闪烁。而仅有极少数人,能引动某一道痕发出较为清晰的光芒,与之产生共鸣。
林毅默默记下那些引起较强共鸣者的气息与样貌。这些都是潜在的种子。
夜幕降临,道台周围的人群渐渐散去,唯有那些引起道痕共鸣者,怀着激动与期待,被引至道台下方新开辟的静室区域,获得了进一步感悟与接受考验的机会。
混沌道台之巅,林毅独自盘坐,月光洒落,为他镀上一层清辉。喧嚣散去,他脸上的平静才渐渐褪去,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与……深藏的哀思。
建立道宗,传道授业,非他所愿,却是必须。他需要力量,需要同伴,需要为玄黄界留下更多的火种。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即便他如今已站在此界巅峰。
他内视丹田,那九寸混沌五行道婴静静悬浮,周身道纹玄奥,五行圣兽图腾活灵活现。而在道婴的周围,那五点源自上官婉儿五女的五行本源灵光,依旧微弱,却比刚回归时凝实了一丝,仿佛在这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氛围中,得到了一丝滋养。
“你们也感受到了吗?这片天地,正在改变……”林毅以神念轻轻触碰那五点灵光,仿佛在与老友低语,“我会找到办法,一定会……”
他能感觉到,这五点灵光并非彻底寂灭,而是陷入了一种极其深沉的沉眠,如同等待萌发的种子。她们的生命印记与五行本源,已和他的混沌道婴紧密相连,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或许,当他对混沌五行的领悟达到更高层次,当玄黄界真正挣脱枷锁之时,便是她们重现世间之机。
就在这时,他心神微微一动,目光投向远处天际。
一道强大的气息,正毫不掩饰地朝着天阙城而来。那气息中正平和,带着一种历经岁月沉淀的厚重与智慧,其强度,赫然达到了元婴后期!
“来了吗……”林毅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他知道,立道宗之事,不可能一直瞒过那些真正的老怪物。来者是敌是友,尚未可知。
但他并无惧色,缓缓起身,混沌道婴微光流转,做好了应对一切的准备。
星火已聚,风雨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