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页印着模糊“想念”字样的旧简报,像在林小溪心湖里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表面波澜不惊,内里却已翻天覆地。她不再仅仅将他视为一个冰冷的上司,一个需要戒备的前任,而是看到了他铠甲下的裂痕,看到了那段分离岁月里,他可能同样不为人知的痛苦与挣扎。
这份认知,像一缕微弱却执拗的光,穿透了她自我保护的厚重屏障,让她看待顾言琛的每一个举动,都带上了新的滤镜。
第二天上班,林小溪的眼眶还带着些许未消的红肿,但眼神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明亮和坚定。她将那份蓝色的文件夹仔细收好,决定暂时不归还,仿佛那是连接他们过去与现在的一座隐秘桥梁。
上午的工作间隙,她去茶水间泡咖啡,恰好遇到顾言琛也在那里,正背对着她,往自己的杯子里倒热水。他的背影依旧挺拔,但细看之下,肩颈线条似乎比平时更加僵硬。
小溪想起昨天在他桌上看到的胃药,心念微动。她默默走过去,没有像往常那样简单问候后便迅速离开,而是站在他身边不远处,假装挑选茶包。
“顾总。”她轻声开口。
顾言琛侧过头,看了她一眼,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似乎察觉到了她与往日的细微不同,但并未多问,只是淡淡“嗯”了一声。
“胃……还不舒服吗?”她鼓起勇气问道,声音不大,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顾言琛倒水的动作几不可查地顿了一下。他没想到她会注意到这个,更没想到她会直接问出来。他沉默了两秒,才语气平淡地回答:“老毛病,不碍事。”
小溪看着他略显苍白的侧脸,没再说什么。她转身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干净的马克杯,没有泡咖啡,而是打开了一罐蜂蜜,舀了两勺,然后接了大半杯温水,用勺子轻轻搅动着。
顾言琛看着她这一系列动作,眉头微蹙,似乎有些不解。
小溪将泡好的蜂蜜水递到他面前,声音依旧很轻,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坚持:“喝点蜂蜜水吧,对胃好。总喝咖啡……刺激。”
顾言琛愣住了。他看着那杯澄净温润的液体,又抬眼看向她。她的眼神清澈,带着一种纯粹的、不掺杂质的关心,与他记忆中某个模糊的影像重叠——那是大学时他熬夜打游戏胃痛,她也是这样,笨拙又坚持地给他泡蜂蜜水。
时光仿佛在这一刻发生了奇妙的折叠。
他没有立刻去接,目光深沉地凝视着她,像是在审视她这番举动背后的含义,又像是在确认这不是自己的幻觉。茶水间里安静得只剩下空调运作的微弱声响。
最终,在短暂的、几乎令人窒息的沉默后,他伸出手,接过了那杯蜂蜜水。他的指尖无意中碰到了她的,两人都像是被微弱的电流击中般,迅速分开。
“谢谢。”他的声音比刚才低沉了些许,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不客气。”小溪低下头,脸颊有些发烫,心跳快得不成样子。她不敢再看他,匆忙拿起自己那杯什么都没加的咖啡,几乎是逃离了茶水间。
回到工位,她捧着微烫的咖啡杯,心脏还在砰砰直跳。她不知道自己哪来的勇气,但她不后悔。那两个字——“想念”,给了她跨越界限的力量。
而顾言琛,独自留在茶水间,看着手中那杯温热的蜂蜜水,久久没有动作。他端起来,喝了一小口。甜腻的滋味在口中化开,一路暖到胃里,似乎真的缓解了那隐约的不适。更深的,是一种久违的、被人细心关怀的暖意,悄然熨帖着他冰封已久的心。
从那一天起,两人之间那堵无形的冰墙,仿佛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融化。
顾言琛依旧忙碌,依旧言辞犀利,但他出现在市场部办公区的频率似乎高了一些。有时是路过,有时是找总监,目光总会“不经意”地扫过林小溪的工位。
下班时间,也开始变得不那么固定。
第一次发生是在几天后的一个傍晚。林小溪处理完手头的工作,正准备离开,顾言琛和他的助理周铭正好从办公室里出来,似乎也要下班。
“顾总。”小溪礼貌地打招呼。
顾言琛脚步未停,只是淡淡地瞥了她一眼,对周铭说:“你先去车库把车开出来。”
周铭应声先走了。
顾言琛这才看向小溪,语气随意得像是在谈论天气:“顺路,一起下去。”
小溪的心跳漏了一拍。“顺路”?他住在顶级豪宅区,她住在普通的公司公寓,哪里顺路?
但她没有戳穿,只是点了点头:“……好。”
两人并肩走向电梯,一路无话。电梯里只有他们两个人,空气安静得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小溪能闻到他身上那熟悉的、清冽的木质香气,混合着一丝淡淡的、可能是蜂蜜水的甜味。
直到走到公司大楼门口,周铭已经开着那辆黑色的轿车等在路边。顾言琛拉开车门,侧头看她:“上车。”
小溪犹豫了一瞬,还是弯腰坐了进去。顾言琛随后坐在她身边,对周铭报了她公寓的地址。
车子平稳地行驶在傍晚的车流中。夕阳的余晖透过车窗,在车内投下温暖的光影。两人依旧没有太多交流,顾言琛在处理手机邮件,小溪则看着窗外的风景。
但这种沉默,不再像以前那样冰冷和令人窒息,反而带着一种奇异的、心照不宣的平静。
在她公寓楼下停车,小溪低声道谢,准备下车。
“明天早上,”顾言琛忽然开口,目光依旧停留在手机屏幕上,语气平淡无波,“八点二十,在这里等。”
小溪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他是在约明天早上接她上班。
“……好。”她应道,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
从此,“顺路”成了他们之间心照不宣的暗号。他开始频繁地“顺路”接送她上下班。有时周铭开车,有时是他自己开车。车上,他们的话依然不多,但氛围越来越自然。他会偶尔问她工作进展,她会简单回答;她也会鼓起勇气,在他连续加班脸色不好时,提醒他注意休息。
邮件往来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除了必要的工作沟通,偶尔会夹杂着极其简短的、与工作完全无关的内容。
比如,一个下雨的清晨,林小溪到公司后,收到顾言琛一封标题为“会议资料”的邮件,正文却只有两个字:“带伞?”
她看着屏幕,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回复:“带了。谢谢顾总。”
又比如,某天她提交了一份报告后,收到他的回复,在批注完所有问题后,最后加了一句,与报告内容毫无关联:“楼下新开的粤式茶点,虾饺尚可。”
她盯着那句话看了好久,最终在午餐时间,鬼使神差地去了那家茶餐厅,点了一份虾饺。味道确实很好。
她也会在转发一份行业新闻链接给他时,在正文里加上一句:“天气转凉,注意添衣。”
这些简短的、近乎密码式的交流,像一条条纤细却坚韧的丝线,悄悄编织着一张无形的情网,将两人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公司里的明眼人渐渐看出了端倪。
“哎,小溪,最近气色不错啊?是不是有什么好事?”午休时,关系较好的同事小张挤眉弄眼地调侃。
“哪有,可能就是最近睡眠好了点。”小溪含糊地应付过去,耳根却微微发热。
“得了吧,我都看见好几次了,顾总的车送你到楼下。”另一个同事加入进来,语气带着善意的羡慕,“看来咱们顾总这座冰山,是要被咱们林组长给融化了呀!”
“别瞎说!”小溪连忙制止,脸颊绯红。
流言再次悄然兴起,但这次的基调与以往截然不同。少了恶意的揣测和中伤,多了几分“果然如此”的了然和善意的调侃。甚至市场部总监在一次部门聚餐时,都半开玩笑地对小溪说:“小溪啊,以后跟顾总汇报工作,可得帮我们多美言几句!”
小溪被大家说得面红耳赤,心里却像打翻了蜜罐,甜丝丝的,又带着一丝不安的眩晕。
这一切,美好得像一场不真实的梦。
她和他,仿佛站在一条模糊的界限两端,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靠近着。谁也没有率先跨越,但彼此都能感受到那股强大的、无法抗拒的引力。
她知道,横亘在他们之间的,不仅仅是三年的时间,还有未解的误会、家族的阴影、以及职场规则的约束。
但此刻,被他“顺路”接送,收到他简短的关心邮件,听着同事们善意的调侃,感受着他偶尔落在她身上那不再冰冷的眼神……这一切,都让她心甘情愿地沉浸在这片模糊而温暖的迷雾里。
哪怕前路未知,哪怕这可能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她也想抓住这失而复得的、片刻的温柔。
周五晚上,顾言琛发来邮件,没有标题,只有一行字:“明晚七点,江南荟,聊聊‘南城旧改’的项目思路。” 江南荟,是他们大学时常去的一家淮扬菜馆。林小溪看着那行字,心跳骤然加速。这不再是模糊的试探,这是一个明确的、跨越了工作界限的邀约。她握着手机,指尖在回复键上徘徊,窗外夜色渐浓,她的心,也如同这夜色一般,充满了甜蜜的迷茫和紧张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