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发见面礼带来的骚动一直持续到临近中午才渐渐平息。
但整个红旗大队依旧沉浸在一种亢奋的情绪中,久久不能平复。
而晏明洲则抛出了一个更具冲击力的决定,彻底点燃了所有人的热情。
“大伯,”他对晏卫国说道,“您看,时间也不早了,我好不容易从国外回来一趟,既然全村的父老乡亲都在,那咱们摆席宴请下乡亲们,昨天我跟领导们也表达了这个意思,您知道这个事吧?现在就得开始准备了吧?”
晏卫国闻言,激动得一拍大腿:“对对对!看我这脑子,光顾着高兴,把正事都给忘了!”
“可是……明洲啊,”他随即又面露难色,“这要摆席,买肉买菜,再找人来做,一天时间,怕是来不及啊。”
在农村,办宴席是天大的事,都得提前好几天就开始准备。
“这个您不用担心。”一旁的县侨办刘明主任,笑着开口了。
他今天来,可不仅仅是当个司机和见证人的。
他的任务,就是确保晏明洲这次衣锦还乡的每一个环节,都办得风风光光,无可挑剔。
“我已经提前跟公社的供销社和食品站都打好招呼了。”刘明主任从公文包里,拿出几张盖着红章的介绍信,“肉、菜、油、盐,都给咱们预留着呢!我这就让司机小周开车去拉!保证一个小时之内,全部送到!”
“至于做菜的人手,”他又看向晏卫国,“卫国同志,你这个大队长,在村里振臂一呼,还怕找不到几个掌勺的大师傅吗?”
晏卫国一听,顿时眉开眼笑,心中对这位刘主任,更是感激得五体投地。
看看!
什么叫县里的大领导?
这就是!
考虑事情就是这么周到!
“那敢情好!那敢情好啊!”晏卫国连声说道。
他当即也不含糊,立刻跑出院子,站在村口那块大石头上,扯着嗓子用大队长的口吻开始发号施令。
“各家各户都听着!都听着啊!”
“俺家大侄子晏明洲,今天要在大队部的院子里摆流水席!宴请全村!”
“家里有桌子板凳的都给搬出来!手脚麻利的婆姨们,都去帮忙洗菜切菜!村里那几个会颠勺的老师傅,都别藏着掖着了,赶紧去大队部报到!”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他顿了顿,故意拉长了声音,然后用尽全身的力气,吼出了那句足以让所有人疯狂的话。
“今天的红烧肉管够!敞开了吃!”
“轰——!”
如果说之前的礼物,只是在村里投下了一颗石子,那这句话就是一颗真正的重磅炸弹!
红烧肉!
管够?!
在这个逢年过节才能见着几片肉星子,谁家要是能炖上一碗红烧肉,那香气能飘半个村的年代,这四个字简直就是魔咒!
“我的娘!我没听错吧?红烧肉管够?”
“晏大队长疯了?还是他那大侄子疯了?”
“管他疯不疯!走!赶紧去帮忙!晚了怕是连站脚的地方都没了!”
一时间,整个红旗大队都行动了起来。
男人们扛着自家的八仙桌和长板凳,女人们则拿着菜刀盆子,浩浩荡荡地朝着大队部的院子涌去。
场面之壮观,比过年赶集还要热闹三分。
一个小时后,周正开着那辆绿色的吉普车回来了。
车后座和后备箱里,塞得满满当当。
当他将一块块还带着血丝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和一筐筐新鲜的蔬菜从车上搬下来时,围观的村民们再次发出了震天的惊呼。
“天呐!这么多肉!得有一百来斤了吧?”
“老晏家这回,是真下血本了!”
晏卫国看着那堆积如山的食材,只觉得自己的脸,比任何时候都有光。
他大手一挥,几个被请来的大厨立刻围了上去,叮叮当当地开始切肉烧火。
很快,大队部的院子里便支起了几口大铁锅。
熊熊的灶火映红了每个人的脸。
浓郁的肉香混杂着葱姜蒜的爆香味,在整个村庄的上空肆无忌惮地弥漫开来。
那股子霸道又让人馋涎欲滴的香味,简直就是最无法抗拒的集结号。
就连邻村的人闻到这股味儿都忍不住跑过来,站在村口踮着脚尖眼巴巴地往里瞅。
下午,宴席正式开始。
大队部的院子里,全部桌子座无虚席。
村里的男女老少,都穿上了自己最体面的衣服,喜气洋洋地围坐在一起。
晏明洲作为今天绝对的主角,自然是坐在了主位旁边。
他的身边坐着县侨办的刘明主任,民政局的孙局长,以及大队长晏卫国和村里的几位长辈。
满满一大盆红光油亮香气扑鼻的红烧肉,被当做作第一道菜端上来时,全场响起了一片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孩子们更是激动得快要站起来了,眼睛死死地盯着那盆肉,口水都快流到了地上。
“开席!”
随着晏卫国一声高喊,所有人都动了筷子。
那场面,简直可以用风卷残云来形容。
人们仿佛一辈子没吃过肉一样,大口大口地将那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的红烧肉往嘴里送。
没有人说话,整个院子里只剩下筷子和碗碰撞的声音,以及因为吃到美食而发出心满意足的吧唧声。
晏明洲没有怎么动筷子,他只是微笑着看着眼前这幅充满了生命力热气腾腾的画面。
等到所有人都吃得差不多了,酒也喝了三巡,他才端起酒杯,站了起来。
全场的目光,瞬间又聚焦到了他的身上。
“各位乡亲,各位长辈。”
他的声音不大,但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我叫晏明洲,今天是我回到家乡的第一天。”
“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吃上这顿团圆饭,我心里非常高兴。”
他先是客套了几句,随即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了缅怀的神色。
“我这次回来,是为了完成我祖父晏鸿远的心愿。”
他又一次,开始讲述那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只是这一次,他的听众不再是某一个领导,而是全村的父老乡亲。
他讲祖父如何一人在海外漂泊备受欺凌。
他讲祖父如何白手起家,创下偌大家业却依旧吃着最简单的中餐,说着最纯正的家乡话。
他讲祖父是如何指着地图上华国的位置,老泪纵横地说着自己最大的遗憾就是等不到叶落归根。
他的讲述充满了感情。
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得入了迷。
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想起了过去的苦难岁月,更是听得眼眶发红。
“所以,”晏明洲的声音,陡然拔高了几分,“我祖父告诉我,一定要回来!不仅要认祖归宗,更要把我们晏家在海外赚到的钱带回家乡来!”
“他说,咱们的家乡还很穷,咱们的乡亲们日子过得还很苦!”
“他希望我能在这里投资建厂!让村里的每一个人都有活干,有钱赚!让我们的孩子都能穿上新衣服,吃上白面馒头!让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他的话就像一颗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点燃了全场!
“好!”
不知是谁,第一个带头鼓起了掌。
随即,雷鸣般的掌声响彻了整个大队部的院子!
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激动和期望!
投资建厂!
让每个人都有钱赚!
这比红烧肉管够还要诱人一万倍!
他们看着晏明洲的眼神彻底变了。
那不再是看一个国外富亲戚的眼神,而是像在看一个能带领他们走出贫穷走向富裕的救世主!
当然,也有几道不和谐的目光。
在院子的角落里,几个平日里游手好闲自视甚高的二流子,正撇着嘴,酸溜溜地嘀咕着。
“切,说得比唱得还好听,吹牛逼谁不会?”
“就是,嘴上说得天花乱坠,谁知道是不是吹的?”
“等他真把厂子建起来再说吧!依我看,八成就是回来显摆一圈就走的!”
【叮!来自村民“王二赖子”的嫌弃值+1!(质疑)】
【叮!……】
这些零星的源于质疑和嫉妒的嫌弃值,对现在的晏明洲来说已经无足轻重。
通过这场盛大的充满了仪式感的认亲宴,他已经成功地将自己的形象从一个单纯的富三代,升华到了一个心系家乡,准备带领大家共同富裕的爱国企业家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