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根躺在太师椅上,没有正面回答放在哪?
而是打算用好消息打消贾张氏疑问,慢悠悠地喝茶回答:“不多,也就三万多。不过得省着花,等我走,这些都是你的,得留着给你养老,做个富贵老太太。”
贾张氏一听,更高兴了,连说:“对对对,我们得省着花!以后让保姆少做点肉,多吃点素!”
可她没料到,昨晚刚说完,今天这“省着花”来得这么快。被认为是保姆的妇女主任送来的饭全部变成玉米面窝头和咸菜,连口热汤都没有。
“这是咋回事,保姆你是不是贪污?”贾张氏捏着刺嗓子的窝头,一点不想吃。
“老根大爷说,要省钱给您养老,你体谅一下。”妇女主任放下篮子就离开,根本不搭理贾张氏这个老肥婆。
贾张氏去找刘老根理论,却见他正蹲在院里晒太阳,手里还剥着花生,哪有快死的样子?
“你……你不是快死了吗,还能吃那么多花生?”她指着刘老根,气得说不出话。
“谁说我快死,我这是有点虚?”刘老根把花生壳扔在地上,想起刘光鸿的教导。
“我那是在城里怕人图我的钱,故意装的。再说了,吃粗粮健康,你看你这几天吃肉吃的都胖,得减减,不然那就离婚。”
贾张氏虽然气,但一想到那三万块钱,还是忍下来。可接下来的3个月,顿顿都是窝头咸菜,偶尔能见到点白菜炒猪肉,就算改善伙食。
她天天吃不好,也不去没活儿干,还硬生生瘦了五十斤,原来鼓囊囊的小胖脸,塌了下去,她现在连走路都打晃。
“我受不了,我要吃肉,刘老根,快拿钱出来!”第四个月的清晨,贾张氏终于爆发出来。
她发现刘老根白天居然扛着锄头去地里耕地,动作麻利得像个小伙子,回来时还拎着半筐红薯,哪有半点“华侨”的样子,也没有以前虚弱的表现。
“刘老,你到底是啥人?我的三万块钱呢?金戒指怎么是镀金的?”贾张氏堵在院门口,头发散乱,活像个发疯的公牛,到处乱翻。
刘老根把锄头往墙上一靠,拍拍手上的泥土,终于撕下伪装:“啥三万块,啥金戒指?那都是假的,我就是个种地的老光棍,是光鸿让我来治治你的臭嘴!”
贾张氏如遭雷击,突然一屁股坐在地上哭嚎起来:“刘光鸿,你个杀千刀的!居然骗我!我要回去告你!我要跟你家里鸡犬不留!”
她哭着跑到村委会,找村长刘老实要开介绍信回城。
刘老实正在记工分,抬头瞥了她一眼:“开介绍信,为啥?你们不是领结婚证吗?你丈夫同意你出去吗,你们现在是合法夫妻,必须征求对方同意。”
“他是骗子,他根本不是华侨,也没钱!”贾张氏哭得撕心裂肺,“他还骗我干活,天天给我吃窝头,我要回城里做老祖宗!”
“骗你,我看你是懒惯了吧?”刘老实放下笔。
“老根是咱村的老实人,种地养活自己,不比你在城里偷鸡摸狗强。你们当初领证是自愿的,现在想抛弃糟糠之夫,你想白嫖老根吗?不好意思,介绍信开不了。”
这时,刘老根也赶过来,手里还拿着根鞭子,赶牛用的。
“跟我回去,要不没你好果子吃!”他一把拉起贾张氏,“别在村长这儿丢人现眼!”
贾张氏还想撒泼,被刘老根一瞪,吓得不敢动。她这才发现,这老光棍虽然看着老,力气却大得惊人,压得前面生疼。
回到院子,刘老根把一件打补丁的粗布褂子扔给她:“从今天起,跟我下地干活!什么时候把你那好吃懒做的毛病改掉,我在送你回城里!”
贾张氏看着那件残破的褂子,又看了看院外一望无际的荒地,终于明白她是被刘光鸿派人算计,早知道就听秦淮茹的话,别贪心。
她坐在地上哭半天,可哭也没人理,最后只能不情不愿地穿上破旧衣服,跟着刘老根下地干活,毕竟中午不干活,真的没东西吃。
第一天拔草,她的手被草叶划了好几个口子;第二天浇水,水桶太重,洒了一身泥;第三天学耕地,被牛绳勒得肩膀通红。
每天晚上躺在硬邦邦的土炕上,她摸着饿瘪的肚子,第一次开始想念95号院的窝窝头,至少在那儿,她就是老祖宗,秦淮茹就是丫鬟,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刘光鸿收到刘老实的信时,正在车间里帮忙调试“红星”轿车的发动机,调试完还要回火车站上班。
信里说,贾张氏虽然天天骂娘,但干活还算卖力,就是总偷偷往村口跑,想找机会离开,不过都被守夜的村民拦回来。
“刘工,这招真高,这回那老虔婆有罪受!”刘大虎凑过来看信,笑得露出狗头。
“这下贾张氏再也不能在四合院作妖,大家平静的度过每一天,我喜欢看八卦,可是不喜欢被八卦对象是本人。”刘光鸿发出感叹。
刘光鸿把信折好,放进办公室的抽屉:“让她在村里待阵子也好,体验体验农村生活的不容易。等她真改好性子,再说回城的事。”
他顿了顿,补充道,“让老根叔,该给的吃的不能少,就是得让她动弹起来,让她明白劳动最光荣。”
刘光鸿望着窗外,忽然想起贾张氏临走时那副财迷心窍的样子,心里叹了口气。这世上,总有人想着不劳而获,却不知真正的安稳,从来都是靠着双手挣来的。
“真是富贵迷人眼!”刘光鸿返回火车站宿舍睡觉。
远在刘家村的田埂上,贾张氏正佝偻着背,跟着刘老根学插秧种东西。
泥水没过了她的裤腿,可她不敢停,因为刘老根手里的鞭子一直放在腰那里,他抽着老牛可真疼。虽然没真打她,但那暴怒的眼神,比鞭子还吓人,真怕被打死。
“快点,你这老娘们,天黑前插不完这半亩地,晚上没饭吃!”刘老根的声音在田埂上回荡,不断嘶吼着。
刘光鸿在村里的小学捐了笔钱,让老师每天晚上去给村民扫盲,也包括贾张氏,就是希望每个人明白生活的真谛,顺便让贾张氏能看懂“礼义廉耻”这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