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季难得的休息日,布卢明顿午后的阳光暖洋洋的,却没能消解李特骨子里对篮球的那股惯性渴望。在严格的队内训练和没完没了的录像分析之外,他偶尔也会想念一种更原始、更不受拘束的篮球形式。他没叫任何队友,自己蹬着自行车,溜达到了城东那个以竞争激烈出名的露天球场——水泥地面,篮筐锈迹斑斑,网兜破了一半,但这地方永远不缺浑身表现欲和好胜心的球手,充斥着随性的单挑、夸张的投篮选择和源源不断的垃圾话,是另一种篮球文化的活标本。
一个周末午后,阳光正好。李特套了身简单的运动服,跟几个常来打球、水平还凑合的大学生以及本地老球皮组了一队。对面是一伙穿着嘻哈、纹身扎眼的本地年轻仔,球风彪悍,小动作频繁,嘴上更是火力凶猛,是附近有名的“硬骨头”。
起初,比赛还在正常野球局的范畴里晃悠。但随着李特这边连续得分,特别是李特几次用干净利落的跳投和扎实的篮板控制住了攻防两端,对面那帮小年轻的脸色开始挂不住了。
“嘿,书呆子,运气可以啊!”一个剃着莫西干头、身板粗壮的白人小伙在又一次被李特轻松得分后,忍不住开喷,语气里冒着明显的不爽和挑衅。他叫凯尔,是这伙人的头儿。
李特没搭理,闷声跑回防守位置。
下一个回合,凯尔持球硬突,用肩膀顶开防守人,上篮得手。他得意地捶捶胸口,冲着李特嚷嚷:“看见没?这才叫纯爷们打法!不是你那种娘炮投篮!”
李特脸上还是没啥表情,但眼神里掠过一丝极淡的冷光。
冲突的引线很快被点燃。李特一次快攻接球,面前一马平川,他轻松起跳,准备来个简单的单手劈扣。就在他腾空的刹那,从侧面追防过来的凯尔压根不是冲球去的,而是狠狠一把推在李特腰眼上!
李特在空中失了平衡,重重摔在水泥地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幸好他核心力量够硬,落地时用手撑了一把,卸了不少力,但手肘和膝盖还是被粗糙的地面蹭破了皮,火辣辣地疼。
“喂!你他妈搞什么?!”李特的队友立马冲上来理论。
“犯规而已!咋了?怕疼就别来这儿混!”凯尔和他那帮同伴呼啦一下围上来,气势汹汹,半点歉意没有,反倒摆出一副“我就这样你能拿我咋地”的嚣张样。
场上的空气瞬间绷紧了弦。
李特慢慢从地上爬起来,拍了拍手上的灰,看了眼渗血的手肘。他抬起头,目光第一次实实在在地对上凯尔。之前那份沉静不见了,换上的是一种冰冷的、带着强烈压迫感的锐利。
“所以,这就是你理解的‘纯爷们’篮球?”李特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切进场上的嘈杂,带着毫不掩饰的讥诮,“靠推人?”
凯尔被他这眼神和语气怼得一怔,随即恼羞成怒:“少他妈废话!不服?球场上见真章!”
“正合我意。”李特低头扫了眼手肘,“希望你的技术,能跟你喷垃圾话的水平配套。”
球权交换。李特主动要球。
他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跳投上篮。接到球后,他面对凯尔的防守,连续几个快速的胯下运球结合节奏变换,突然启动一步就过了半个身位!凯尔拼命回追,想用身体挤压。
但李特的速度和步幅远超他预料!杀进禁区后,李特迎着另一名补防者腾空而起,身体在空中有个明显的滞空,这才带着股狠劲,单手把球砸进篮筐!
“轰!”篮架跟着一阵呻吟。
落地后,李特看都没看凯尔,只淡淡甩下一句:“这球,够‘爷们’不?”
凯尔脸都绿了。
下一回合,李特防凯尔。凯尔想用力量硬吃,却撞在李特稳固的下盘上,跟撞上一堵墙似的。他勉强转身后仰跳投,李特的长臂完全罩住了他的视线。球砸筐弹出。
转换进攻,李特运球推进,在三分线外一步突然急停,在凯尔扑上来之前快速出手!
“唰!”
三分命中。
“看来你的防守跟你的犯规一样糙。”李特回防时,语气平静却像刀子扎心。
凯尔彻底被点着了,垃圾话喷得越发不堪入耳,甚至带上了种族歧视的字眼。动作也越来越脏。
但李特仿佛进入了另一种状态。对方的挑衅和恶意非但没让他失控,反而激出了他内心深处那份被冷静外表压了很久的张扬和好胜心。他开始用更华丽、更诛心的方式打球。
背后运球过人,接着不看人传球助攻队友空切得分。
抢断后的快攻,不再简单扣篮,玩起了空中换手再扣。
甚至有一次,他示意队友高抛,自己从侧翼切入,在空中最高点接球,隔着试图阻拦的凯尔,狠狠把球砸进篮筐!空接隔扣!
每一次得分,他都用最简洁却最戳肺管子的垃圾话回敬。
“慢了点。”
“预判呢?”
“你就这点能耐?”
他的垃圾话不像对方那样满嘴污言秽语,却精准打击着对方的自信和尊严,带着种学霸式的、让人抓狂的冷静和嘲讽。
凯尔和他那伙人越来越急躁,动作越来越大,投篮却越来越离谱。比分被迅速拉开。
李特这边的队友起初还担心冲突升级,但见李特完全用篮球的方式碾压了对方,而且喷得对方哑口无言,也渐渐兴奋起来,开始给李特叫好。
场边慢慢聚拢了些被激烈对抗和精彩进球吸引过来的路人。
这场街头野球,仿佛成了李特一个人的表演赛,也是他性格另一面的释放场。平时训练和比赛中被严格纪律压抑的创造力和表现欲,此刻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日头渐渐偏西。凯尔等人已经彻底没了心气,脸色难看得像吞了苍蝇,嘴上虽然还不干不净,但动作上已经软了。
李特最后一次抢断得手,他没再进攻,只是把球控在手里,看着对方。
“还打吗?”他问道,气息甚至没太乱。
凯尔狠狠瞪了他一眼,啐了一口,最终骂骂咧咧地招呼同伙,灰头土脸地撤了。
冲突看似平息了,篮球说话的方式赢了。但李特看着他们离去时那不甘和怨毒的眼神,心里明白,这事儿恐怕没完。街头有街头的规矩,但也有些人,不按规矩出牌。
他甩甩手,擦掉手肘上已经凝固的血迹。蹬上车,晚风吹在脸上,带着丝凉意。刚才场上的冲突和垃圾话,并没在他心里掀起太大波澜。这种街头式的对抗和言语交锋,对他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比赛阅读和心态磨练。它不同于NcAA的战术纪律,更原始,更直接,考验的不光是技术,还有意志和瞬间反应。他并不享受垃圾话,但当它劈头盖脸砸过来时,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回击方式——不是用更脏的语言,而是用更冷静的分析和更扎实的球技。这种方式,似乎更能戳中那些想激怒他的人的痛处。
这种体验,像颗细微的种子,埋进了他冷静的外表之下。它让他意识到,未来的挑战,或许不止来自战术板和记分牌,也可能来自任何角落,任何形式。而他需要做的,就是稳住心神,然后用最擅长的方式,给出最有力的回击。布卢明顿街角的这个下午,给他上的另一课,无关胜负,关乎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