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塞科球馆终于迎来了久违的主场气息,混合着熟悉的地板蜡和爆米花的味道,将连续客场的疲惫稍稍冲淡。但今晚的气氛注定不同,因为来访者是费城76人,以及那个穿着3号球衣、身高不足六尺却能让整个联盟为之侧目的阿伦·艾弗森。
赛前热身,艾弗森独自一人在半场练习着他那标志性的交叉步运球,速度快得带起残影,眼神里是混不吝的专注和一丝桀骜。整个球馆的目光,包括李特的,都忍不住被他吸引。
“看好你们的脚踝,”雷吉·米勒系紧鞋带,语气带着难得的郑重,“那小子第一步启动的时候,你最好已经买好了保险。”
阿泰斯特哼了一声,捏得指关节啪啪作响:“我倒要看看是他快,还是我的巴掌快!”
比赛一开始,艾弗森就用实际行动宣告,这里是他的舞台。面对步行者车轮战般的防守——先是廷斯利,然后是米勒,偶尔阿泰斯特也会换防——他像一道黑色的闪电,在肌肉丛林里肆意穿梭。他的交叉步变幻莫测,启动的那一步仿佛突破了物理极限,总能在一对一甚至一对二中觅得缝隙。
“唰!”急停跳投。
“嘟!”突破造犯规。
高难度拉杆上篮……
艾弗森用他独有的方式,一次次将球送进篮筐。他的每一次得分都伴随着费城替补席的沸腾和主场观众压抑不住的惊叹。个人英雄主义在他身上演绎到了极致。
李特在第一节后半段替换上场,他的主要任务并非直接对位艾弗森,而是协防和轮转。但这给了他一个绝佳的观察位置。他看着艾弗森不知疲倦地奔跑,一次次用超乎常人的身体消耗冲击篮筐,用各种不可思议的动作完成投篮。
“太惊人了……”李特心里忍不住赞叹,艾弗森对得分的执着和能力的确匪夷所思。但与此同时,他冷静分析的大脑也开始自动运转起来。
他注意到,当艾弗森持球时,其他四名76人队员更多时候是站在原地看着,进攻完全停滞。一次进攻,艾弗森连续胯下运球十几秒,晃开空间后高难度后仰打铁,篮板被小奥尼尔轻松收下。又一次,艾弗森强行突破三人包夹,球勉强传出,却已是24秒违例。
拉里·布朗教练在场边脸色铁青,不时对着场内吼叫,但似乎也无法改变艾弗森的打法。76人的进攻,完全系于艾弗森一人之手,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这种打法……效率太低了。”一个念头在李特脑海中浮现。他并非否定艾弗森的伟大,而是从团队篮球和胜利的角度审视。将所有的进攻权重压在一个人身上,即使这个人强如艾弗森,在漫长的赛季和更高强度的季后赛里,真的可持续吗?每一次高难度的出手,每一次搏命式的突破,都是巨大的消耗和风险。
反观步行者,虽然艾弗森已经砍下高分,但球队依然领先。为什么?因为步行者在按部就班地执行战术。李特在场上不断跑动,拉扯空间,米勒利用掩护寻找机会,小奥尼尔在内线扎实地要位,阿泰斯特伺机空切。球在快速传导,寻找最合理的机会。即使某个人手感不佳,其他人也能站出来。
一次成功的防守后,李特推进快攻,他没有贪功,看到阿泰斯特已经冲向前场,一记精准的长传找到队友,助攻其轻松上篮得分。整个过程简洁、高效。
又一次阵地战,李特与小奥尼尔打挡拆,吸引包夹后迅速分球给外线的米勒,老米勒手起刀落,三分命中。
没有艾弗森那样的个人英雄主义表演,但每一次得分都显得水到渠成,对体能的消耗也更小。李特看着记分牌上稳步扩大的领先优势,更加确信了自己的想法。极致的个人英雄或许能赢得数据和喝彩,但篮球,终究是五个人的运动。拉里·布朗教练放任或者说无法约束艾弗森的这种打法,在李特看来,是对球队整体潜力的一种浪费,是一种战术上的“低效”。
最终,尽管艾弗森再次轰下高分,如同孤胆英雄般一次次杀入敌阵,但步行者凭借更均衡的火力和整体防守,在主场稳稳收下胜利。
赛后,艾弗森头也不回地径直走向球员通道,脸上写满了不甘与落寞。李特看着他的背影,心中感慨。他敬佩艾弗森的斗志和天赋,那是一种燃烧自己照亮球队的悲壮。但他也更加明确了自己想要成为的球员类型——不是那样的孤胆英雄,而是一个能让团队变得更好,用更“高效”的方式去赢得胜利的掌控者。
“想什么呢?”阿泰斯特用毛巾擦着汗走过来,“被AI吓傻了?”
李特摇了摇头,平静地说:“没有。只是在想,有时候,最华丽的答案,未必是最高效的解法。”
阿泰斯特愣了一下,挠了挠头:“啥效率不解法的?赢了就行!走,洗澡去!”
李特笑了笑,跟上队友的脚步。今晚,他从艾弗森身上学到了截然不同的一课:关于个人能力的极限,也关于团队篮球的价值。他的篮球哲学,在费城“答案”的映衬下,变得愈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