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特刚结束一组自重训练,就听见门铃响个不停。透过监控一看,父亲李建国站在门口,脚边放着两个印着“中xx”字样的大号金属箱,身上那件白衬衫扣得一丝不苟,跟周围蒸腾的热浪格格不入。
李特打开门,一股热浪扑面而来。“爸,你怎么不提前说一声?”
李建国没接话,目光像探照灯一样在他身上扫了一圈:“肌肉维度保持得不错,但体脂率看着有明显上升。度假很愉快?”
李特张了张嘴,没敢说自己刚跟布莱克·莱弗利在汉普顿吃了顿海鲜大餐。他弯腰想去提箱子,入手一沉,差点没拎起来。“这什么玩意儿?给自由女神像带的配重块?”
“吃饭的家伙。”李建国侧身进屋,轻车熟路地走向地下室,“我给你规划了四周的针对性强化。把箱子拿下来,小心点,里面有三轴陀螺仪。”
地下室已经被改造成了训练馆,但今天看起来格外不同,台带着Ibm标识的台式电脑堆在角落,线缆像藤蔓一样缠绕着。一个半人高的金属支架已经立在场中央,上面挂着七八个摄像头。
李特把箱子拖下来,看着父亲打开箱盖,露出里面用泡沫精心包裹的奇形怪状的设备。“等等,”他指着那个摄像头矩阵,“斯派克·李拍电影都没用这么多机位。”
“斯派克·李要的是画面,我要的是数据。”李建国已经开始组装设备,动作快得像在拆解核弹头,“三维运动捕捉系统,每秒120帧采集。你每个转身、每次起跳,我要看到每一块肌肉的发力序列。”
他拿起一个带着线缆的黑色背心:“穿上。上面有32个传感器节点,配合墙角的超声测距仪,我要实时监测你重心移动的精确轨迹。”
李特套上背心,感觉像是被绑上了炸弹。“有必要这么复杂吗,装备升级了?”
李建国从另一个箱子里取出台thinkpad笔记本,开机速度慢得让人心焦,“你们02-04这一批那几个都是在成长期,下赛季预计都会提升。而且凯文·加内特如果去波士顿,他们的防守轮转半径会扩大0.8米。你打算原地踏步?”
电脑终于亮起,李建国敲了几行代码,整个摄像头矩阵突然嗡嗡作响,发出幽幽的红光。
“第一个项目,极限变向下的投篮稳定性。”他推了推眼镜,“我会用随机灯光信号指示突破方向,你要在重心偏移达到临界值时完成出手。系统会记录篮球出手角度、转速,以及你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的实时受力数据。”
李特站在场地中央,感觉自己像只实验室的小白鼠。第一个灯光信号在左侧亮起,他猛地蹬地,传感器背心立刻发出急促的蜂鸣。
“踝关节内翻角度过大!重心补偿超过安全阈值!”李建国的声音从电脑后传来,“再来!”
第二个信号在右侧。李特再次启动,这次刻意控制了幅度。球出手的瞬间,右侧摄像头闪了一下。
“出手后摆幅度比标准值小4.3度!虽然进了,但抗干扰能力不足!”
练了半小时,李特浑身湿透,喘着粗气摆手:“停停停…爸,你这比打满48分钟还累。”
李建国从电脑后抬起头,递过来个银色金属杯:“特制电解质饮料,按你汗液成分分析的配比。喝完测静态力量。”
力量区新添了个怪模怪样的设备,像个大型龙门架,但钢丝绳连接的不是配重块,而是个汽车变速箱似的铁盒子。
“磁滞制动系统。”李建国拍着铁盒子,“阻力实时可调,模拟不同体型防守者的对抗。比传统配重块精确237%。”
李特握住拉杆发力,阻力突然增大,像是有人在另一头猛地拽了一把。
“这是模拟本·华莱士的顶防。”李建国的声音毫无波动,“保持3秒,注意核心收紧。”
一组做完,李特感觉腹肌在燃烧。“这玩意儿…比真撞上大本还难受。”
“当然。”李建国在笔记本上记录着数据,“真实对抗有缓冲,我的系统没有。等你能轻松完成这个强度,实战中那些内线的顶防会感觉像在跳交谊舞。”
午饭后是反应训练。李建国搬出个像是从科幻电影里拆下来的头盔,上面布满了LEd灯珠。
“多光源应激反应测试。灯亮起时,用对应手击打。我要测试你在体能下降时的神经响应速度。”
李特戴上头盔,眼前突然亮起一片红光。他下意识挥右手,头盔发出刺耳的错误提示音。
“错!这是左侧刺激!”李建国摇头,“你的视觉注意力分配有问题。再来!”
等摘下头盔时,李特感觉眼睛都快瞎了。他瘫在地板上,看着父亲在几台电脑间来回穿梭,导出数据,运行着看不懂的模型。
“你在算什么呢?”
“计算你面对不同防守策略时的最优解。”李建国指着屏幕上滚动的曲线,“比如面对托尼·阿伦的贴身防守,你的最佳突破角度是22.7度,而不是你习惯的30度。能减少17%的体能消耗。”
李特趴在地上,有气无力地比了个大拇指。
傍晚时分,最后的项目是平衡训练。李建国让他单脚站在个不断晃动的气垫上,同时接抛医疗球。
“核心!控制你的核心!”李建国的呵斥在空旷的地下室回荡,“知道为什么你上赛季有11次在对抗后失去平衡吗?踝关节力量不足只是表象,深层原因是骨盆稳定性缺失!”
医疗球呼啸着飞来,李特在气垫上摇摇晃晃地接住,感觉腹肌快要撕裂。
训练结束时已经晚上九点。李特瘫在椅子上,连手指都不想动。李建国却还在忙碌,把数据备份到移动硬盘里,设备一件件拆解装箱。
“四周后,你的有效反应时间会缩短0.08秒,变向效率提升6%,对抗后投篮命中率能提高4.2个百分点。”他合上最后一个箱子,语气平静得像在说明天的天气预报。
李特勉强抬起胳膊,看着自己微微颤抖的手。“爸,说真的,你这些玩意儿…是不是有点太超前了?”
李建国终于停下动作,看向儿子:“1997年,人们也觉得迈克尔·乔丹每天投1000个三分是浪费时间。现在,科学只是让训练更有效率。”他提起箱子,“明天六点,准时开始。我们要在其他人睡醒前,完成两轮代谢激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