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牧府书房,烛火通明。刘备简要说明了平原、渤海防务安排后,贾诩便呈上了一则最新的重要情报。
“主公,长安李傕、郭汜等人,已得知刘岱死讯。”贾诩声音一如既往的阴柔平稳,“据查,是李儒献策,言不可坐视袁绍、曹操轻易吞并兖州。袁绍新破公孙瓒,若再得兖州之力,其势将难以遏制,必威胁关中。故李傕等人已决议,派遣原兖州刺史金尚为使,持诏书前往兖州,就任兖州牧,欲从袁曹口中夺食。”
“金尚?”刘备对这个名字有些陌生。
“乃一介文士,曾为兖州刺史,后被刘岱取代。其人声望能力皆平平,李傕派他,不过是一步搅局之棋。”简雍补充道。
郭嘉闻言,眼中精光大盛,抚掌笑道:“妙哉!李儒此计,虽毒,却正中下怀!正可为我所用!”
刘备看向他:“奉孝有何妙计?”
郭嘉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向兖州南部:“金尚孱弱,凭一纸空文,岂是袁绍、曹操对手?若其直入兖州中心,无异于羊入虎口,必被袁曹轻易碾碎,反倒成全了袁绍曹操‘尊奉朝廷’之名。”
他话锋一转,手指向南移动:“然,若将他引向别处呢?譬如……南阳?主公可记得,被刘表赶出南阳的袁公路,如今正窝在九江、淮南一带,对丢失南阳耿耿于怀,对其兄袁绍更是嫉恨交加。此人志大才疏,野心勃勃,最易受人蛊惑。”
贾诩阴恻恻地接口道:“奉孝之意,是让夜枭小组,‘指引’这位金州牧,莫要去兖北碰袁绍曹操的钉子,不如南下去找袁术?袁术乃袁氏嫡子,素来看不起庶出的袁绍,更恨曹操这等阉宦之后。若得朝廷正式任命的金尚在手,以‘奉诏讨逆’、‘匡扶兖州’为名,岂非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借口,可名正言顺地出兵北上,与袁绍曹操争夺兖州?”
简雍此刻也完全明白过来,抚掌笑道:“妙!妙啊!此乃真正的驱虎吞狼,祸水南引!我们只需轻轻一推,便可让袁术这头饥虎,拿着朝廷的诏书,理直气壮地扑向兖州,与袁绍、曹操撕咬起来!二袁本就不和,加上一个曹操,三方势力在那兖州之地混战,无论最终谁胜谁负,都必然是旷日持久,血流成河,最终落得个三败俱伤的局面!而我青州,则可安坐泰山,隔岸观火,静待其变!届时,无论我们是西进、南下,或是巩固根本,都将从容太多!”
刘备的目光紧紧跟随着郭嘉的手指在地图上移动,脑海中已然浮现出中原大地烽烟四起、二袁一曹杀得难解难分的画面。两位谋士抽丝剥茧,将一条看似不利的消息,瞬间转化为一柄可能搅动天下大势的利器。此计若成,中原这潭水将被彻底搅浑,所有的目光和兵力都将被吸引过去,青州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宝贵发展时机。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再无犹豫,决断之光凛然生辉。他转向贾诩,沉声道:“此计大善!文和,此事交由你全权负责。立刻传令于兖豫之地的‘夜枭’,务必做得天衣无缝,要‘妥善’指引那位金州牧,让他‘心甘情愿’、‘深信不疑’地改变路线,南下投奔袁术!必要之时,可为其扫清障碍,提供一切便利!”
贾诩躬身领命,瘦削的脸上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冷冽而满意的笑意,仿佛一条看见猎物踏入精心布置陷阱的老练毒蛇
“诩,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