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歼来犯之敌的胜利,如同一次强有力的宣言,让“星海商业同盟”在“真实之海”边缘星域的声望达到了空前的高度。那些原本还在观望、甚至心怀叵测的势力,不得不重新评估这个新生联合体的实力与韧性。
胜利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红利。
技术收获与逆向工程
从敌人战舰残骸中回收的科技部件,被第一时间送入昆仑墟最顶级的实验室。【文明商业融合引擎】主导了全面的逆向工程分析。
【分析报告(节选)】:
· 能量核心:敌方采用了一种高效的 “负能量虹吸” 技术,能直接从虚空中抽取能量,但其原理涉及对宇宙底层规则的某种“掠夺性”应用,长期使用可能造成空间稳定性损伤。技术可借鉴,但需进行“无害化”改良。
· 装甲技术:其装甲并非单纯物理防御,而是融合了某种 “伤害转化” 机制,能将部分承受的能量攻击转化为自身动力。此技术对提升我方舰船生存力极具价值。
· 导航系统:发现了其用于定位同盟的 “信息痕迹追踪” 模块。这解释了对方为何能如此精准地找到我们。引擎已据此开发出相应的 “信息痕迹抹除” 协议,将应用于同盟所有对外活动,增强隐蔽性。
这些技术的吸收与消化,使得同盟的军事科技水平在短时间内跃升了一个台阶。新一代的“守护者”级战舰设计图,已经开始在引擎的虚拟船坞中勾勒成型。
“星海币”的崛起与“信用”锚定
经此一役,“星海币”的信用得到了最坚实的支撑——它不仅锚定着同盟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潜力,更锚定着其 强大的军事防御能力 和 应对危机的卓越组织力。
附近星域越来越多的文明开始接受并使用“星海币”进行结算,甚至有几个小文明提出,希望将“星海币”作为其官方储备货币之一。同盟设立的“星海银行”分行,开始在这些文明的星域内出现。
方明适时推出了 “星海币国债” ,用于募集资金,投入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扩建“第一口岸”、建立新的深空前哨站),以及支持“认知疫苗”、“规则伤疤应用”等核心项目的深度研发。国债被抢购一空,同盟的发展进入了资本驱动的快车道。
“共生星域”倡议
然而,方明并没有被胜利和繁荣冲昏头脑。他深知,同盟的根基仍不够深厚,单一的“第一口岸”作为与“真实之海”的连接点,风险过于集中。
在同盟高层会议上,他提出了一个更为宏大的战略构想—— “共生星域”计划。
“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做一个贸易中转站或防御堡垒。”方明指向星图上“第一口岸”附近一片相对稳定、但资源贫瘠的星域,“我们要将这里,建设成一个 多元文明共生、经济文化深度融合、安全共同保障 的示范区域!”
计划的核心内容包括:
1. 共同开发:邀请信誉良好、志同道合的文明(如早期合作的“星尘旅者”、“绿漪”、“晶核”等)共同投资,开发利用该星域的资源和空间。
2. 规则融合:利用同盟在规则技术方面的优势,尝试在该星域内构建一个 更加稳定、且能包容多种文明形态 的“复合规则环境”。
3. 安全同盟:组建一支由各成员文明联合出资、训练的 “星域安全舰队” ,共同防御外来威胁。
4. 文化科技交流中心:建立大型的科研与文化交流平台,促进成员间的深度理解与技术碰撞。
这个计划,将把同盟从一个松散的商业联盟,向一个更加紧密的、具有一定实体疆域和共同利益的 “文明共同体” 推进!
暗处的窥伺与“遗忘卷轴”
就在“共生星域”计划紧锣密鼓地推进时,【文明商业融合引擎】捕捉到了一些极其隐晦的异常。
有一股来源不明、但技术层级极高的信息流,正在持续地、小心翼翼地探测着同盟的网络,尤其是关于“认知疫苗”核心技术以及“规则伤疤”内部结构的数据。对方的手段非常高明,几乎不留痕迹,若非引擎与同盟网络深度绑定,根本无法察觉。
同时,负责情报分析的部门报告,黑市上出现了一种名为 “遗忘卷轴” 的奇特商品传闻。据说这种“卷轴”并非实体,而是一种信息包,使用后能 定向模糊化或删除特定时间段内的、关于特定事件的集体记忆。有匿名买家正在高价求购能覆盖“星海商业同盟近期防御战细节”的“卷轴”。
方明看着这些报告,眼神锐利。
胜利的欢呼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有势力在觊觎他们的核心机密,更有势力想让他们“被遗忘”,淡化他们刚刚建立起来的威慑力。
“加强网络防护等级,对核心数据施加‘规则密锁’。”方明下令,“同时,让我们的‘规则渔夫’和情报人员,留意关于‘遗忘卷轴’的一切信息。我倒要看看,是谁这么不想让我们被人记住。”
他知道,同盟的成长之路,注定不会平坦。但无论是明处的攻击,还是暗处的算计,都只会让这个新生的共同体,在风雨中变得更加坚韧。
(战后同盟收获颇丰,科技与经济腾飞。方明提出“共生星域”宏伟计划,引领同盟向更高形态进化。然而,暗处的信息窥探与“遗忘卷轴”的出现,预示着新的挑战与阴谋已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