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驶入北京城区,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一座城市的庄重与磅礴气息,透过车窗弥漫进来。川流不息却秩序井然的车流,以及空气中那份独有的、混合着历史沉淀与现代活力的韵律,都在无声地宣告着——首都,到了。(ps:祁国栋家车为京牌 无需进京证)
祁安显得格外兴奋,小脸紧贴着车窗:“爸爸,我们能看到天安门吗?能看到故宫吗?”
“都能看到。”祁国栋微笑着摸了摸儿子的头,目光却也不由自主地投向窗外,每次来到北京,尤其是带着家人以私人身份前来,他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游子归家般的亲切,也有一份沉甸甸的敬畏。
他们入住了一家位于西城区、毗邻北海公园的园林式酒店。闹中取静,朱墙碧瓦与现代化的设施巧妙融合。安顿好后,第一站自然是天安门广场。
秋高气爽,天空是难得的“北京蓝”。站在宽阔的广场上,仰望天安门城楼,那份庄严与神圣感扑面而来。人民英雄纪念碑巍然矗立,人民大会堂与国家博物馆遥相呼应。
祁国栋抱着小云舒,黄莉雅牵着祁安,随着人流缓缓前行。
“爸爸,这就是课本上的天安门!”祁安仰着头,眼中充满了震撼。
“是啊,这里是我们国家的象征。”祁国栋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郑重的力量。他指着广场上迎风飘扬的国旗,对儿女说,“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根都在这里。”
在故宫,他们穿梭于红墙黄瓦的深宫禁苑,太和殿的雄浑、乾清宫的肃穆、御花园的精巧,无不诉说着历史的厚重。
祁国栋不是简单的游览,他会在一件精美的瓷器前驻足,思考古代匠人的技艺与审美;会在军机处的低矮房屋前停留,想象当年这里如何决策军国大事。
黄莉雅则更关注那些生动的细节,给祁安讲述脊兽的传说,指着鎏金铜缸上的划痕,讲述岁月的痕迹。
抵达北京的第二天傍晚,祁国栋接到了母亲张祝兰的电话。
“国栋,到了北京也不第一时间回家看看?”电话那头是母亲带着笑意的嗔怪。
“妈,怕打扰爸休息,也怕影响他工作。”祁国栋解释道。
“再忙,吃顿家常饭的时间总有。你爸说了,明天早上,他散步的时候,你们带着孩子来北海公园走走吧,就当做偶遇。”
这是一个心照不宣的安排,低调,却充满了家的温情。
翌日清晨,晨曦微露,北海公园里已有不少晨练的人。白塔倒映在未名湖中,垂柳依依。祁国栋一家沿着湖岸慢慢走着。忽然,在一条僻静的小径上,看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祁云钟穿着一身深色的中山装,外面套了件薄夹克,步履稳健。张祝兰则挽着他的手臂,穿着素雅的旗袍外套,笑容温婉。
“爷爷!奶奶!”祁安眼睛最尖,欢呼着跑了过去。
小云舒也认出了爷爷奶奶,在祁国栋怀里兴奋地挥舞着小手。
“哎呦,我的乖孙孙!”张祝兰立刻松开丈夫,蹲下身,将祁安和小跑过来的小云舒一起搂在怀里,脸上笑开了花,仔细端详着,“安安又长高了!云舒也更壮实了!”
祁云钟站在一旁,脸上带着难得的、放松的笑意,他拍了拍祁安的肩膀,又伸手轻轻摸了摸小云舒的脸蛋,眼神慈爱:“好,都好。”
祁国栋和黄莉雅走上前,“爸,妈。”
祁云钟看向儿子,目光深邃而锐利,但语气平和:“路上还顺利?”
“顺利。”祁国栋答道。
“北京秋天干,让孩子多喝水。”张祝兰细心地叮嘱着黄莉雅,婆媳俩低声交谈着,满是家常的温馨。
没有过多的寒暄,更没有涉及任何工作话题。一家人就这样沿着湖边缓缓而行,如同千万个普通家庭一样。祁云钟偶尔会指着远处的白塔,给祁安讲一讲北海的历史;张祝兰则关心着黄莉雅咖啡馆的经营和孩子们的生活琐碎。
短短的二十多分钟,仿佛被拉得很长,又仿佛一瞬间就过去了。
走到公园的一个出口附近,祁云钟停下脚步,对祁国栋说:“就到这里吧。带孩子们好好玩,注意安全。”
“知道了,爸。您和妈也多保重身体。”祁国栋点头。
张祝兰又抱了抱两个孙子,依依不舍:“有空就多回来看看。”
“一定。”
没有隆重的告别,如同一次寻常的晨间偶遇。看着父母在秘书和工作人员陪同下远去的、略显清瘦却依旧挺拔的背影,祁国栋心中百感交集。这短暂的相聚,是血脉亲情的自然流露,也承载着无言的理解与支持。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登上了八达岭长城。站在古老的烽火台上,极目远眺,群山起伏,长城如巨龙蜿蜒盘旋,一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情与对先民智慧和毅力的敬佩油然而生。祁安和小云舒也在努力地攀登,虽然累,却格外兴奋。
他们也在什刹海畔感受了老北京的胡同文化,坐了人力三轮车,听着车夫用京片子讲述着胡同里的趣闻轶事。
在香气四溢的烤肉季吃了地道的北京烤鸭,祁安学着用薄饼卷鸭肉,蘸上甜面酱,塞得满嘴都是,逗得大家直乐。
离开北京的前一晚,华灯初上。
祁国栋抱着已经睡着的小云舒,和黄莉雅、祁安一起,再次路过长安街。车流如织,灯火璀璨,天安门城楼在灯光下更加庄严雄伟。
“这次来北京,感觉怎么样?”黄莉雅问儿子。
祁安想了想,认真地说:“北京很大,很厉害!看到了很多书上写的地方,还见到了爷爷奶奶!”
祁国栋没有说话,只是将怀里的女儿搂得更紧了些。这次北京之行,于他而言,不仅是陪伴家人的旅行,一次文化的浸润,更是一次亲情的充电和初心的回望。
感受着首都的脉搏,体会着家的温暖,那份为国为民的责任感在心中愈发清晰和坚定。车子汇入长安街的车流,向着下一段旅程驶去,而北京这座城,连同那份家国一体的情怀,已深深烙印在一家人的记忆里。
下一站,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