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了,水泥厂的事都是牧远负责,唐一乐不怎么管,只是偶尔问问。
水泥已经做成几十吨,目前为止,没什么人买。
唐一乐问,“今天有人买吗?”
牧远低眉,“没有。”
新事物的诞生总是困难重重,这点小困难不算什么。
目前用过水泥的只有唐一乐的新房子。
“还要继续做吗?”
“做啊,卖不出去就囤着,这东西又不会坏,注意别碰水就行。”
十一月十一日,宜入宅。
陈慧娘选了个好日子,十一月十一日,进新房。
巧的是,这天也是唐一乐的生辰。
一大早,唐一乐拉着小菊和黄兰参观她的新家。
“知道你们躲家里忙着赚钱,还以为你们不来了呢。”
黄兰和小菊都跟陈慧娘学了做小玩具,现在每个玩具都有几百文的收入,最近她们俩天天忙着做小玩具。
偶尔过来,也是请教陈慧娘问题。
同在一个村子里,因为有各自的事情忙活,都难得见上一面。
小菊躺在唐一乐卧室的沙发上,“你自己睡这么大的卧房,不怕起夜找不到茅房?”
唐一乐指着房间里边的厕所,“在旁边啊。”
小菊站起来走进厕所,她刚刚就看了,却不知道,这么好看的地方是茅房。
唐一乐指着蹲便器,“这是出恭的地方。”
又拿着大水缸里的水瓢,“出恭完毕,用水冲厕所即可。这个,我管它叫厕所。”
黄兰走到蹲便器前,“不会臭吗?”
“不臭不臭。”
小菊摸着洗漱台上面的镜子里面的自己,“你们新房里的镜子都是这样放的吗?”
“对啊,外面也有。放厕所里方便洗脸。”
踩在木地板上的鞋子带了很多泥进房间,黄兰和小菊默契地缩缩脚。
唐一乐发现了,“没事没事,再收拾就好。给你们看一个东西。”
唐一乐拿出两个巴掌大的小东西,分别递给她们。
黄兰打开,“这是?”
小菊惊喜道,“镜子!”
总听村里的老人说,有钱人家的小姐有很多面镜子,有放卧房里的,有随身携带的小巧的。
从小就想着什么时候自己也有一面属于自己的镜子。
“送给你们的,今天我生日,欢迎来我家,顺便喝进新房的喜酒。”
黄兰还给她,“是你生辰,本该我们送礼。”
这个镜子的价钱肯定不便宜,她不好意思收。而且唐一乐的生辰,怎么好收寿星翁的礼物啊。
小菊虽然不舍得,还是将镜子塞回唐一乐的手里,“你收着,留着自己用。”
“我自己有啊。”唐一乐拿出自己的那面镜子,“我们这是姐妹镜,一人一个,拿好了。别不给我面子,今天我最大。”
“行!晚点给你补生辰礼。”黄兰收下镜子。
“你喜欢什么?过几天给你买。”小菊摸着镜子爱不释手。
唐一乐拉着她们出卧房,哈哈一笑,“不用你们买礼物,今天好好帮忙就行啦。”
今天进新房,镇上的大人物请了蒋玉丞,也请了郑有财,不懂郑有财会不会来。村里的请了刘二伯和他的施工队、村长、族长、太公、唐才礼,还有隔壁村的张三力。
唐一乐问过陈慧娘要不要请娘家那边的人,陈慧娘不曾有思索片刻便摇头表示不请。
牧远说自己客居在此,不必考虑。
满娃说一定要请他的那些小伙伴。
好吧,唐一乐是有点头疼的,本来只想小办,搞个三两桌即可。现在算下来至少也有五六桌,要是大家都带家人,得有个七八桌。
又是一个大工程,她最怕搞这些。
还好村里人都是劳作惯了,来到家里就开始帮忙,特别是小菊黄兰还有李阿婆,都抢着帮忙干活。
施工队那帮小伙子也是,恨不得连炒菜的铲子也帮唐一乐拿,让她只管炒。
一个人炒菜肯定忙不过来,唐一乐又请了村里曾经在饭馆里当过伙计的两个人帮忙。
忙忙碌碌一个大晚上,终于在中午之前做出了八大桌菜。
每个盘子都是大盘子,十五个菜摆满了大桌子,吃完还可以加菜。
客人陆陆续续地来,等大家都到齐,唐一乐一家子开始挨桌敬酒。
牧远领着唐一乐,陈慧娘说不去了,都是男子该做的事,给舅舅带着女儿去敬酒即可。
“阿娘,你带弟弟,弟弟以后是一家之主。”
陈慧娘只能端着酒杯跟着。
话都是唐一乐说,酒是牧远喝。
先到的是蒋玉丞这桌,他带了蒋雨依和冯管家,与他们同桌的是郑有财,郑有财旁边坐了个娇艳欲滴的美女。
在这寡淡的农村里,这样穿着的美人真是难得一见,其他桌子的人都偷偷地瞄过来。
“小胖妞,你这房子做得不错。”蒋玉丞碰了碰唐一乐的杯子。
“对对,哥,我们家也改成这样的。哎哟,哥,你轻点。”
蒋雨依刚说完就被蒋玉丞敲了脑袋。
唐一乐客气了一下,“我们这庄户人家的房子哪能跟贵府比。”
今天好日子,唐一乐告诉自己要忽略蒋玉石的不礼貌。
郑有财起身敬酒,“恭喜唐姑娘!”
郑有财旁边的美女娇滴滴地开口,“总听老爷说起唐姑娘,今日一见,果真是妙人儿。”
这个妙人儿不仅亲自下厨,还生得圆溜溜,亏她之前还以为郑有财是被哪个俏姑娘迷了心窍,倒也不过如此。唐一乐的母亲倒是生得美,打扮打扮估计和她不相上下。
近几个月陈慧娘不出门晒,人越发显得白净,衣着朴素也能看出这是个美人。
满娃有模有样地拿着装了水的杯子去碰郑有财的杯子,“伯伯,这个姐姐是你女儿吗?”
满娃觉得这个姐姐比唐一乐大不了多少,应该是女儿。
郑有财和文姨娘尴尬地木在原地。
牧远冷哼,“大和律法改了吗?妾室何时有资格出门参加正规宴请?”
牧远的声音不大不小,郑有财和文姨娘脸都烧红了。
蒋玉丞在旁边看热闹,他发了个哈哈,“应该没改吧,今上登基时改了一些。现在应该没改。”
妾室是上不得台面的,有钱人家纳妾是为了开枝散叶,正常来说人情往来的主角应该是正妻。
吃席的人表面上大快朵颐,但是,耳朵都竖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