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归零的瞬间,并非伴随着震耳欲聋的爆炸或炫目的闪光,而是一种……宇宙背景噪音的消失。
太阳系外围,那片原本充斥着微弱星际尘埃辐射、彗星挥发物和遥远恒星低语的虚空,仿佛被一只无形巨手骤然扼住了喉咙,陷入了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绝对寂静。连光线的传播都似乎变得粘稠、迟缓,仿佛空间本身正在变得“浓稠”。
紧接着,在柯伊伯带之外,那片被“守望者”标记为“收割者”主力抵达区域的黑暗,开始“沸腾”。不是物质的沸腾,而是时空结构的剧烈畸变。肉眼不可见的维度褶皱如同癫痫般抽搐,现实世界的物理常数在局部区域发生了短暂的、灾难性的浮动。一些恰好位于该区域边缘的、由人类或“守望者”布设的早期预警探测器,连警报都未能发出,其存在本身就在时空的剧烈扭曲中被彻底“熨平”,从物质到信息,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然后,它们出现了。
并非整齐的舰队阵列,而是一片缓慢弥漫开来的、吞噬一切的“暗潮”。这暗潮由无数先前遭遇过的“熵增哨兵”,以及更多形态各异、但同样散发着冰冷“归零”意志的未知单位构成。它们彼此交织、涌动,如同宇宙尺度的粘菌,所过之处,连虚无的空间本身都仿佛被“消化”,留下短暂存在的、结构诡异的“真空疤痕”。在这片毁灭暗潮的核心,那个在模拟影像中惊鸿一瞥的、更加庞大的轮廓终于显露出部分真容——那是一个如同由无数扭曲星系残骸和破碎物理法则强行糅合而成的、不断坍缩又重组的“混沌奇点”,其散发出的引力波纹和信息辐射,足以让任何观测者的理智濒临崩溃。
“收割者”主力,深渊本身,已然降临。
“第一接触!外层防线接敌!”“守望者”堡垒那冰冷的、毫无波澜的意念通报,通过共享数据链传来,同时附带了远距离传感器捕捉到的、经过严重降噪处理的画面。
小行星带,“守望者”堡垒早已严阵以待。它那庞大的金属结构完全展开,露出了下方更加复杂和狰狞的武器平台。无数非欧几里得几何形状的能量发射器亮起幽冷的光芒,在其周围的空间中,预先布设的“时空陷阱”被激活,形成了一片扭曲的光学迷宫和引力乱流区。
当“收割者”的暗潮先锋触及这片区域时,诡异的一幕发生了。冲在最前面的几十个“熵增哨兵”和几种类似水母般飘荡的、能够释放空间腐蚀波纹的单位,其移动轨迹瞬间变得混乱不堪,有的在原地疯狂打转,有的则被无形的力量撕扯、拉伸,最终如同掉入旋涡的树叶般,被拖拽进那些临时生成的、微型的时空奇点中,消失不见。
“时空陷阱生效!初步预估消灭敌方先锋单位百分之三!”人类指挥中心内,一名分析员带着一丝振奋报告。
然而,这短暂的胜利如同投入洪流的石子,连涟漪都未能持续多久。
暗潮并未因这点损失而有丝毫停滞。更多的、形态各异的单位涌入陷阱区。一些形如巨大、半透明立方体的单位,其表面流淌着复杂的逻辑符文,它们似乎能直接“计算”并“中和”时空陷阱的结构,使其在短时间内失效。另一些如同流动的银色金属海洋的单位,则干脆以自身为代价,强行“填充”并稳定那些扭曲的空间,为后续单位开辟通道。
“守望者”堡垒的主武器终于开火。并非能量光束,而是一种发射出扭曲螺旋状“信息弦”的攻击。这些“信息弦”精准地命中那些试图中和陷阱的立方体单位,其携带的、充满绝对秩序的信息流瞬间冲垮了对方的逻辑核心,使其如同被格式化的硬盘般僵直、瓦解。
战斗在人类完全无法理解的层面上激烈进行着。“守望者”展现出了其作为“园圃”看守者的强大实力,各种闻所未闻的时空武器和规则武器轮番上阵,不断消耗着“收割者”暗潮的先头部队。人类的观测设备只能捕捉到一片光怪陆离、规则崩坏的能量风暴和空间畸变,任何人类的舰队若置身其中,恐怕瞬间就会灰飞烟灭。
但“收割者”的数量太多了,而且它们似乎根本没有“伤亡”的概念。暗潮如同无穷无尽,一波接一波地冲击着“守望者”构筑的防线。那些被摧毁的单位,其残存的“信息”和“物质”很快就被暗潮本身吸收、重组,转化出新的、甚至针对性更强的单位。
“外层防线压力持续增大!时空陷阱被突破百分之四十!‘守望者’报告能量消耗超过预期百分之十五!”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
林湛在“新生”塔指挥中心,紧盯着屏幕上那代表外层防线稳定性的曲线正在缓慢但坚定地下滑。他知道,“守望者”不可能一直顶住。
“内层防线,所有单位最高戒备!‘星火’干扰网络全面启动!”他下达命令。
地月轨道之间,人类构筑的第二道防线亮起了光芒。无数经过改装的战舰、防御平台以及地面基地,其表面覆盖了一层由“守望者”技术生成的、微微扭曲光线的“逻辑静滞”防御场。同时,一股无形但确实存在的、由“灵网”和“星火”节点共同维系的“个体性干扰场”如同一个巨大的、充满生机的气泡,将内层防线笼罩起来。
就在这时,外层防线数个区域的时空陷阱被同时突破!数十个速度极快、形如黑色闪电的“渗透者”单位,以及数百个常规的“熵增哨兵”,如同决堤的洪水,穿透了“守望者”的火力网,径直朝着内层防线——尤其是那些被“守望者”标记为必须保护的“时空稳定锚点”——扑来!
“敌袭!内层防线接敌!优先保护锚点!”
人类的战舰引擎轰鸣,炮火齐射!密集的能量光束和动能弹丸如同金属风暴,迎向那些渗透的敌人。
然而,效果甚微。常规武器对“熵增哨兵”的伤害极其有限,而那些“黑色闪电”则凭借其超高的速度和诡异的机动性,在弹幕中穿梭自如。
“启动‘个体性干扰’!‘星火’小队,锁定目标!”
随着命令下达,部署在各处的“星火”战术小队立刻行动。他们并非使用武器,而是通过深度的意识连接,将经过训练和放大的、充满独特情感和意志的“个体性”波动,如同定向能武器般,聚焦射向那些渗透的敌人!
奇迹发生了!
被“个体性”波动笼罩的“熵增哨兵”,其变幻不定的形态立刻出现了明显的迟滞和紊乱,其“抹除”能力的效率大幅下降。而那些高速移动的“黑色闪电”,则仿佛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充满“噪音”的墙壁,其精密的运动轨迹被打乱,甚至出现了短暂的失控和相互碰撞!
“有效!干扰有效!”前线传来了激动的声音。
人类的常规火力趁机倾泻而下!在“个体性干扰”的削弱下,能量武器终于能够对这些敌人造成可观的伤害!数个“熵增哨兵”在密集火力的打击下,其信息结构终于崩溃,化作一团无序的能量消散。几道“黑色闪电”也被成功拦截、击毁!
内层防线的第一波接触,人类顶住了!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但喜悦是短暂的。
更多的渗透单位接踵而至。而且,它们似乎也在学习和适应。“熵增哨兵”开始尝试集群行动,用数量来抵消“个体性干扰”的效果。而“黑色闪电”则改变了策略,不再试图强行突破,而是利用其速度,不断骚扰、试探,寻找干扰场的薄弱环节和“星火”小队的防御间隙。
战斗进入了残酷的消耗战。
外层,“守望者”与“收割者”主力的规则级对抗依旧惨烈,防线在不断后撤。
内层,人类与渗透的敌人进行着寸土必争的绞杀,每一秒都有战舰被“抹除”,都有“星火”节点因意识过载而光芒黯淡。
“新生”塔内,莉亚的光影微微摇曳,她正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协调着整个“灵网”和“个体性干扰场”的稳定。韦斯特博士的光晕也高速运转,不断分析着战场数据,试图找出更有效的战术。
林湛看着屏幕上不断增加的伤亡数字和缓慢但持续被压缩的防线,心在滴血。他知道,这样下去,陷落只是时间问题。
“向‘守望者’发送请求!”他沉声道,“询问它们,是否还有预备方案或……更强大的武器!我们需要打破僵局!”
片刻后,“守望者”的回复传来,内容却让所有人的心沉入了谷底:
【计算表明……常规战术胜利概率低于百分之零点七。启动……‘最终守护协议’……需变量单位配合……执行……‘意识共鸣冲击’……目标:敌方核心(混沌奇点)。此行动……风险极高……可能导致……变量单位意识网络……永久性损伤……或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