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正事,何雨天的神色认真了些:
“我对房地产的看法很简单,它首先应该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我希望华国的资本和聪明才智,能更多的投入到提升生产力、发展科技实业上去。”
“而不是扎堆在房地产里,仅仅追求短期的高回报率。”
“房地产回报率高是不假,但它本身并不直接提升社会整体生产力。”
“价格被过度炒高,早晚会形成巨大的泡沫,一旦破裂,后果不堪设想。”
他顿了顿,带着明确倾向:
“而且,我个人非常不希望看到,婚姻和房子被强行捆绑在一起。”
“感情不应该用钢筋混凝土来衡量。”
“如果有资本正在做这样的事情,我会让他感到后悔的。”
沈知乔听得美目异彩连连。
她没想到何雨天作为国内最大的地主,竟然会有这样的格局和想法。
她立刻接话道:“何先生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我和父亲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
“我们龙腾地产最近在内部讨论过几个方案。”
“比如推行‘国民购房积分制’,优先保障无房家庭的首套刚需,抑制投机炒作。”
“还有就是推动‘长租公寓’与‘终身租房合同’,给那些暂时买不起房或者不想被房贷束缚的年轻人,提供一个稳定、有保障的居住选择。”
何雨天赞赏地看了她一眼:“积分制和长租合同,思路不错,能有效压制炒房客,方便刚需人群。”
不过他话锋一转,戏谑看向沈知乔,
“不过沈小姐,你这方案好是好,但可是有点‘委屈’我了啊。”
“别忘了,我才是华国目前……嗯,理论上最大的房地产商。”
沈知乔一愣,随即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
她光想着如何抑制泡沫,却忘了眼前这位才是体量最庞大的那个。
这是断人财路。
何雨天摆摆手,笑道:“开个玩笑,这点委屈不算什么。”
“损失点利润而已,又不是赚不到钱,我们可以把这部分让利,转化成员工福利嘛。”
“比如,天宇集团的员工,享受内部购房或租房的特殊优惠和积分加速。”
“把可能的亏损,变成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福利,这不就成了正和游戏了?”
“正和游戏?”旁边的刘奕菲眨着大眼睛,好奇插嘴,“天哥,什么是正和游戏啊?”
坐在她旁边的杨蜜立刻抢答,带着点小得意:
“菲菲,这我知道!简单说,零和游戏就像我们俩只有一个娃娃,你抱着玩我就没得玩,开心是你一个人的,我没得到什么,也没损失什么。”
“正和游戏呢,就像我们一起丢沙包,沙包还是一个,但我们俩都玩得很开心!”
“要是我们为了抢娃娃打起来了,娃娃没变,但我们俩都生气了,还可能受伤,那就是负和游戏了!”
“天哥的意思是想把房地产生意,做成大家都开心的正和游戏!”
“资产不变,但大家都赚到了。”
何雨天有些惊讶看了杨蜜一眼,没想到这个小姑娘思维这么敏捷,解释得又清楚又形象。
他赞许点点头:“蜜蜜解释得很到位!就是这么个道理。看不出来,你小小年纪,对钱和商业的感觉这么敏锐?”
“没有啦~”杨蜜被夸得小脸一红,心里美滋滋的。
沈知乔则更关心,何雨天提到的员工福利规模。
没有一定的员工人数,这个正和游戏可玩不转。
她好奇问:“何先生,冒昧问一下,天宇集团在国内的员工规模……大概有多少?这个内部福利的覆盖面够不够大?”
何雨天没直接回答,而是看了一眼身后如同隐形人般站着的秦澈。
秦澈立刻上前半步:
“老板,截至本月,天宇集团全球正式雇员(含全资、控股子公司)约1250万人。”
“与天宇集团有直接业务合作、依赖天宇生态链生存的关联企业雇员,以及天宇投资参股企业的核心员工,粗略统计约2.1亿人。”
“如果算上间接影响到的产业链上下游从业者及其家属,这个数字会更大。”
“目前国内劳动力市场中,正在办理离职手续的人员,有相当一部分的目标也是进入天宇系相关企业。”
她顿了顿,总结道:
“所以,民间有一种比较形象的说法是:十个工作者中,有五个是天宇正式员工,九个与天宇强相关,还有一个正在离职跳槽来天宇的路上。”
这番话一出,连见惯大场面的程龙都倒吸一口凉气!
他知道天宇集团庞大,但没想到庞大到这种近乎“无处不在”的程度!
他仔细回想自己最熟悉的影视圈,好像还真是这样。
能赚钱的影视项目,背后几乎都有天宇资本的影子。
就算是不被看好的项目,只要被天宇看中并介入,往往就能起死回生,扭亏为盈!
从“人为钱服务”这个最现实的角度来看,
说十个打工人里,有九个与天宇集团相关,还真的一点都不夸张!
程龙忍不住咋舌问道:
“何生,照这么说,那华国的房地产……是不是就意味着完全不能炒了?”
把所有牌都抓到手,怎么出牌,都是何雨天说了算。
何雨天摇了摇头,正色道:“龙哥,我不喜欢‘炒’这个字眼。”
“就像炒菜一样,不断的低买高卖,在这个过程中,财富并没有实质性的创造。”
“只是从一个人的口袋,转移到了另一个人的口袋,很多时候甚至是负和游戏,损耗社会资源。”
“但是,‘投资’是另一回事,华国的房地产当然还可以投资,但要看价格和价值。”
他环视了一圈在座的人,说出了自己的核心观点:
“我认为,判断一个地方房价是否健康、是否值得投资,可以参考一个指标——‘房价收入比’,它的合理区间通常在3到6年。”
他看着有些疑惑的刘奕菲和杨蜜,详细解释道:
“意思就是,一个当地普通的家庭,用他们3到6年的全部税后年收入(注意是家庭总收入,不是个人收入),在扣除掉基本的生活开销后,应该能买得起一套当地平均面积的房子。”
“比如说,一个双职工家庭,一年下来能攒下15万块钱,而当地一套100平米左右的房子平均总价是100万。”
“那么100万除以15万,大约是6.67年。”
“这个比例略高于6,但还算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说明这里的房价泡沫不算太大。”
“如果这个比例低于3,比如家庭年结余20万,房子总价才50万,那说明这里的房价可能被低估了,就具备投资价值。”
“但如果这个比例超过了9甚至10,那就要非常小心了,泡沫风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