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凤仪宫中仿佛凝滞了。
苏璃维持着蹲踞的姿势,许久,许久。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那幅被泪水濡湿一块的《兄妹赏莲图》,画中孩童的笑容越是无邪,此刻便越是像一种无声的嘲讽。那滴泪痕渐渐干涸,留下一个淡淡的、皱缩的印记,如同她此刻千疮百孔的心。
殿内弥漫着焦糊味、茶香、以及一种名为“决裂”的冰冷气息。宫人们早已悄无声息地涌入,他们低垂着头,屏住呼吸,手脚麻利却又战战兢兢地收拾着满地狼藉。没有人敢发出一点多余的声音,甚至连眼神都不敢乱瞟,生怕惊动了那尊仿佛一触即碎的、蹲在碎片前的凤驾。
一名小宫女小心翼翼地想去拾起那滚落到桌脚的、摔掉了盖子的茶壶,手却因为恐惧而微微发抖,不小心碰倒了一片较大的碎瓷。
“哐啷——”
这声响在死寂中显得格外刺耳。
苏璃似乎被这声音惊醒,长长的睫羽颤动了一下,视线终于从画轴上移开。她缓缓地,试图站起身,然而蹲得太久,加之心神遭受重创,眼前猛地一黑,身形不受控制地晃了晃。
“圣后!”一直紧张关注着她的掌事女官惊骇上前,连忙搀扶。
苏璃摆了摆手,拒绝了搀扶,自己用手撑住冰冷的凤案边缘,稳住了身形。也就是在这一动之间,她才感觉到指尖传来一阵尖锐的刺痛。
低头看去,原来不知何时,一片锋利的青瓷碎片,在她方才拾画时,悄然划破了她的食指指腹。殷红的血珠正从伤口处慢慢沁出,凝聚,然后,不堪重负地滴落。
“啪嗒。”
那一点鲜红,精准地滴落在脚下另一块较大的、带着青莲纹路的碎瓷片上,迅速晕开一小团,与她之前滴落的泪痕混杂在一起,血与泪,在这冰冷的碎瓷上完成了某种绝望的交融。
她怔怔地看着那抹刺目的红,看着它与洁白的瓷、青色的莲纠缠,竟感觉不到丝毫疼痛。或许,心中的痛早已盖过了一切肉体上的感觉。
另一边,两名内侍正合力抬起那被太子撞倒的酸枝木架子。架子下,压着几本散落的书籍。其中一本,书页散开,封面被撕裂了大半,恰好是云琮开蒙后,苏璃亲自为他挑选并讲解的《孝经》。
一名年纪较小的内侍,颤抖着双手,将那些散落的、被茶汤浸染得字迹模糊的书页一一拾起,试图拼凑。当他拾起封面那最大的残片时,动作僵住了。
那残片上,赫然是《孝经》开篇的核心要义,四个浓墨重彩的大字——
**母慈子孝。**
只是此刻,“慈”字的一角被撕裂,而“孝”字,则大半浸泡在早已冰冷的、褐色的茶渍里,墨迹晕染开来,变得模糊而肮脏,仿佛承载不起这四个字原本应有的重量。
小内侍吓得手一抖,那残片又飘落回地上,恰好落在苏璃的脚边。
苏璃的目光,落在了那四个被撕裂、被玷污的字上。
母慈子孝。
多么讽刺。
就在今夜之前,她或许还残存着一丝希望,希望儿子只是一时糊涂,被人蒙蔽,希望他们之间那深刻的裂痕还有弥合的可能。可那一巴掌,那一声“记下了”,那决绝离去的背影,以及此刻眼前这象征着儒家伦常基石的字眼被践踏得一片狼藉……都在无声地宣告着一个事实——
慈已碎,孝已污。
他们母子,终究是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而且,再无回头的可能。
她缓缓抬起那只受伤的手,看着指尖仍在缓慢渗出的血珠,然后用未受伤的拇指,轻轻揩去那血渍,动作慢得令人心窒。
“收拾干净。”她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得几乎不像她自己的,没有任何情绪起伏,平静得可怕,“所有东西……都清理掉。”
说完,她不再看那满地象征着她与儿子关系终结的碎片,也不再看那被污损的《孝经》,更不再看那幅承载着过往温馨此刻却无比刺目的画。她转过身,拖着沉重得如同灌了铅的双腿,一步一步,极其缓慢地,走向内殿深处。
宫人们跪伏在地,无人敢抬头。
那背影,依旧挺拔,撑着皇后的威仪与尊严,却在这一刻,透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孤寂与苍凉,仿佛独自走向一个没有尽头的、寒冷的黑夜。
母子殊途,已成定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