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但719厂内部的气氛已然不同。那种被围攻时的凝重与悲壮,逐渐被一种更加锐利、更具攻击性的气息所取代。陈北玄“反击预备”的命令,如同一道无声的电流,激活了这台庞大战争机器的每一个齿轮。他们不再满足于被动格挡,开始精心策划反击的乐章。
第一乐章:技术威慑与“可控展示”
反击的第一步,并非直接的对抗,而是更具策略性的“力量宣示”。在征得更高层级批准后,719厂进行了一次极其有限但目标明确的“可控展示”。
他们选择在国际上一个影响力巨大、参与者级别极高的防务技术非正式论坛期间,“不经意”地向少数经过严格筛选的核心参会者——包括主要潜在合作伙伴的代表和某些立场相对中立的国家武官——展示了一段高度剪辑、但信息量巨大的视频。
视频没有声音,只有简洁的文字说明和冰冷的数据流。画面中:
· 经过“后羿-火种”系统防护的测试靶板,在模拟“灰烬”级别攻击下,虽然表面狼藉,但背板仅有轻微变形,传感器数据显示内部环境完好。
· “苍穹”蜂群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如同被惊扰的蜂群般散开,随即又以惊人的速度重新聚合并完成了对高速移动目标的包围与跟踪。
· 最后是一个短暂的镜头:一台“麒麟”测试平台的车长显示器界面,上面清晰地显示着通过“谛听”系统融合处理的战场态势,包括被标记出的、处于复杂地貌遮蔽下的多个“潜在威胁”,其信息更新速率远超现有任何公开系统。
没有解说,没有夸耀,只有赤裸裸的性能数据和无言的视觉冲击。这份“技术简历”的目的,不是说服,而是宣告——宣告某种游戏规则的改变,宣告某些技术壁垒的突破。
效果立竿见影。论坛结束后,林雪监控到,那几个收到展示的参会者所在国家的相关机构,其内部评估报告中对719厂及其技术的威胁等级和合作价值评估,均出现了显着上调。某些之前态度暧昧的潜在合作伙伴,其接触的意愿和紧迫感明显增强。
第二乐章:法律与规则的武器
针对之前的舆论污蔑和供应链恶意断供,719厂的反击也迅速而凌厉。在林雪团队和法律顾问的精心准备下,他们正式向相关国际仲裁机构和目标企业所在国的法院提起了诉讼,指控其商业诽谤、违反合同以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进行不正当竞争。
“我们要把战场拉到他们熟悉的规则体系内,”负责此事的法律顾问解释道,“用他们制定的法律,来反击他们的恶意行为。这不仅能争取赔偿,更重要的是树立我们遵守规则、但绝不忍受欺凌的形象,震慑其他潜在的效仿者。”
同时,719厂联合国内相关行业协会和监管部门,开始积极推动对那几种被恶意断供的关键原材料,建立更严格的出口管制和最终用户核查制度。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利用国家力量,反向构筑供应链的“护城河”。
第三乐章:市场与生态的破局
王振国主导的国内融资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那家大型科技投资集团正式入股719厂旗下专注于“灵枢”技术民用转化的子公司,不仅带来了巨额资金,更带来了其庞大的市场渠道和产业资源。
借此东风,719厂高调宣布成立 “灵枢创新联盟” ,向国内顶尖的医疗设备、精密仪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公司开放技术平台,共同开发下一代高端制造和生命科技产品。此举旨在快速构建一个以719厂核心技术为节点的、强大的国内产业生态,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和标准优势,从根本上削弱外部封锁的效果。
第四乐章:认知域的反向渗透
在“基石”行动的基础上,林雪团队开始了更具攻击性的认知域行动。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澄清和辩护,而是开始主动设置议题。
通过精心策划的学术文章、深度分析报告和影响力人士的发言,他们将国际舆论的焦点,引向了对“技术垄断危害全球创新”、“某些国家利用技术优势实施新型殖民”等议题的讨论上。将719厂塑造成打破垄断、促进技术民主化的“破壁者”形象,而将对手描绘成阻碍进步、维护既得利益的“保守派”。
这套组合拳打出,虽未直接与对手短兵相接,却在其外围的战略纵深地带,点燃了多处烽火。技术威慑动摇了其信心,法律诉讼牵扯了其精力,市场破局威胁了其利益,认知渗透瓦解了其道义基础。
陈北玄站在办公室的巨幅世界地图前,上面用不同颜色的图钉和线条标注着各条反击战线的进展和对手可能的反应节点。他的眼神平静而深邃。
反击的序曲已经奏响,这不再是绝望的挣扎,而是经过精密计算的、主动的战略出击。他知道,对手绝不会坐视不理,更猛烈的反扑必然到来。但719厂已经不再是风暴中飘摇的小舟,而是武装到牙齿、且找到了自己航向的战舰。
接下来的,将不再是防御,而是进攻。一场在科技、市场、法律、认知多维度展开的,没有硝烟,却同样残酷的全面战争。而719厂,已经做好了迎战,乃至主动寻求决战的准备。利剑既已出鞘,不见血,岂能归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