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没有动那些纸钱,他是个太监,怕给殿下带来不好的运气,只能看着愉郡王烧纸钱。
突然,吉祥开口:“郡王爷,奴才想跟您打听个消息。”
愉郡王低声道:“皇祖父皇祖母跟前,公公先别问,等离了皇陵再说。”
吉祥回道:“郡王爷,我家殿下说,奴才去求太上皇,若是有人带奴才来皇陵,让奴才问带路人,可能打听到当年去山南的孙将军的事情,他的妻儿现在何方?”
愉郡王惊的差点把手里的纸一把全丢进火堆里,他立刻看了看四周。
这种要命的事情可不能让御林军侍卫们听到。
他立刻压低声音:“公公,说来惭愧,如今我只领个闲差,这等军国大事我岂能知道。”
吉祥没有逼他:“多谢郡王爷没有把奴才当外人,奴才也不知殿下为何这样安排,但奴才知道,在殿下心里,郡王爷是很重要的人。
孙将军如今在百泽部落日子艰难,有家室无子嗣,殿下不忍心孙将军将来连个摔盆的人都没有。
听英国公说,孙将军像是有妻儿留在这边,所以想请郡王爷帮着打听打听。
若是孙夫人和孙少爷还活着,想来孙将军的立场会有所变化。”
愉郡王一听就明白,六叔想用孙将军撬那百泽部落。
上兵伐谋,能少死几个人自然是最好的。
他也希望六叔能把山南都打下来,不管是谁管山南,都是新夏的疆土,想来皇祖父肯定也会高兴的。
可他如今无权无势,怎么可能打听到这等重要的事情。
吉祥没有再问,任由愉郡王将纸钱烧光,二人又一起磕头,然后一起离开皇陵。
吉祥回到驿站后开始等瑶光苑的宣召。
那头,愉郡王回去后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抓心挠肺一般在屋里走来走去。
他忽然有些悔恨自己以前过于谨慎的性子,六叔不带他走,大概就是看出他谨慎。
也不对,他是郑家孙女婿,郑家是皇祖父留给陛下的肱股之臣,他是不可能离开京城的。
或许,皇祖父一开始就没打算让他跟着六叔走。
他和几个伯父一样,一辈子只能在京城当个富贵闲人。陛下不把他赶去封地就算是仁义了。
可是这辈子真的要这样小心翼翼一辈子吗?
在做了很久的思想挣扎后,愉郡王去了后院郑青瑶的院子。
郑青瑶正在准备过年的年货,看到他后笑了笑:“王爷回来了?”
愉郡王嗯一声,撩袍子坐在她身边,先逗两个孩子玩,然后把人都打发走,屋里只剩下夫妻两个。
郑青瑶轻声问道:“王爷遇到了什么为难事?”
愉郡王看着郑青瑶:“青瑶,你能不能帮我个忙?”
郑青瑶笑道:“我与王爷夫妻一体,王爷有话便直说。”
愉郡王慢慢道:“你能不能帮我问一问郑公爷,当年去山南的孙将军,他的妻小在什么地方。”
郑青瑶脸色一变:“王爷!”
愉郡王一把拉住她的手:“青瑶,六叔来问我,我无权无势,年龄又小,对当年的事情一无所知。
郑公爷从微末时就跟着皇祖父,皇祖父打发孙将军从海上去山南,他必定是知道的。
青瑶,六叔如果能打下山南大陆,往后他就和朝廷平起平坐了。”
郑青瑶的心咚咚乱跳:“王爷,难道你还想去投奔六叔?”
愉郡王摇摇头:“我没法去投奔六叔,我就是想送个人情给六叔。
你想过没,将来郑公爷百年,咱们家、郑家都要进一步衰落。”
郑青瑶眼里的光变得晦暗起来:“是啊,自打姨祖母过世,我家就被杨家压一头。现在全靠祖父撑着,可是祖父年龄大了。
我爹没有实权,我大哥现在官职低微。将来祖父百年,我家就是一年不如一年,会比现在的杨家更差。”
愉郡王眼里带着火热:“所以我想请你回去问一问郑公爷,若是有消息,我去告诉吉祥公公,到时候要是被人发现,连累不到郑公爷。
若是发现不了,咱们送六叔一个人情。对你我,对郑家,只会有好处没有坏处。”
郑青瑶想了很久后道:“王爷,我可以回去问问,但我不保证能问到。王爷要知道,我是出嫁女,我的荣辱跟王爷是一体的,跟娘家已经没关系了。”
愉郡王点头:“我知道,若是被发现,我就说是我自己说的,跟任何人没关系。”
郑青瑶对着他笑了笑:“这倒不必,王爷别担心,我明儿回去看看我娘。”
“青瑶,对不起,我以前辜负了你。”
郑青瑶垂眸:“侧妃之事,王爷不用放在心上,都是皇祖父赐予,我并非容不下,只要不乱了规矩就好。”
夫妻两个又说了一会儿话,愉郡王陪妻儿吃了顿饭,独自回了前院书房。
第二天,郑青瑶回了一趟娘家。
她还没开口呢,她爹把她叫了过去,摒退众人:“青瑶,你回来可是有什么话要问?”
郑青瑶眼神闪烁:“爹,确实有话。”
郑承业嗯一声:“说吧,这里没外人。”
郑青瑶低声道:“爹,六叔打发王公公问王爷,可知道孙将军妻儿的事情。”
郑承业笑了一声:“小树这个臭小子,以前莽撞的很,现在也知道迂回了。他怕是吃准了愉儿现在不得势,想建功立业。”
郑青瑶有些紧张:“爹,我要怎么回话呀?”
郑承业眼里精光一闪:“你告诉愉儿,孙啸宇的原配妻早就改嫁了,他那个儿子已经去世,留下个孙子。
英国公当日在阵前提醒了一句,陛下让你祖父找到了孙家那个小子安排好,如今领了个小吏的职务。
至于在哪里,你祖父知道,陛下知道,英国公知道,我不知道。
反正人是安全的。”
郑青瑶有些奇怪:“爹,陛下留着孙家小子有什么用?”
郑承业笑了笑:“陛下的心思,哪里是你我能猜透的。”
郑青瑶皱眉:“爹,女儿一直不懂陛下的态度。若是想打六叔,凭朝廷的实力,不说轻轻松松,绝对不至于无功而返。
若说不想打,又兴师动众去一趟南诏,图什么呢。
而且,他留孙家子干什么呢?杀了一了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