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基辅的春风带着未散的寒意,高小凤与高小琴、哈立德乘坐的专机降落在基辅国际机场时,驻乌克兰使馆参赞刘洋早已等候在停机坪,脸上满是焦灼:“高女士、高小姐:一是黑土地遭战火污染,地雷、未爆弹药遍布田间,灌溉系统和农机设备全毁,今年的春耕根本无法开展,粮食短缺已迫在眉睫;惧中艰难度日。”
高小凤望着车窗外掠过的景象——,几位老农蹲在田埂上,望着布满弹孔的农机叹气,心中愈发沉重。“黑土地是乌克兰的命脉,也是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她指尖摩挲着胸前的“复兴之光勋章”,语气坚定,“我们延续‘扶贫+护企’双轨模式:
车队抵达顿巴斯地区的返乡民众安置点,帐篷沿公路绵延数公里,孩子们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寒风中蜷缩,老人们围在临时灶台旁,用少量救济粮熬着稀粥。安置点负责人彼得洛是位头发花白的老农,他握着高小凤的手,声音颤抖:“感谢你们赶来!我们祖祖辈辈靠黑土地吃饭,可现在地里埋着炸弹,机器全坏了。
高小凤走进一顶帐篷,看到一位母亲正用温水泡硬面包,喂给生病的孩子,孩子咳嗽着,小脸通红。她掏出“丝路扶贫”计划手册,轻声说:“彼得洛,联盟会立刻启动‘黑土复苏’行动:派专业排雷团队清理农田,修复灌溉系统,调运1000台套先进农机;派农业专家教大家种植耐污染、高产的小麦、玉米品种,还会建设粮食加工厂,提升产品附加值;哈立德会牵头组建护企队,保护你们的耕地、水源和劳动成果,把割据势力彻底赶走。”
当天下午,高小凤与d国政府签订“黑土复苏与安全共建协议”:亚洲联盟投资30亿美元,分阶段推进三大工程——第一阶段投入8亿美元,由联盟排雷团队联合乌克兰工兵,三个月内完成100万公顷农田的排雷清障,同步修复20条主干灌溉渠,调运应急粮食5万吨;第二阶段投资12亿美元,建设15个现代化农业种植基地、8个粮食深加工工厂和4个跨境物流枢纽;第三阶段投资10亿美元,用于护企队建设、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和农产品品牌打造。
护企队招募一开始同样受阻。民众刚从战乱中走出,对武装力量充满抵触,再加上割据势力散布“护企队是外来控制工具”的谣言,不少人选择观望。哈立德再次站了出来,在安置点的空地上,他掀开衣袖,露出替高小凤挡弹留下的疤痕,又展示了叙利亚阿勒颇的重建视频:“朋友们,我曾经是走投无路的绑匪,是高女士给了我新生;阿勒颇曾经和这里一样破败,可现在,那里的农田丰收、工坊红火,孩子们能安心上学。护企队不是谁的工具,是保护你们自己的队伍——保护你们的田地不被破坏,保护你们的粮食不被抢夺,保护你们的家人不被伤害。”
第一个站出来:“我加入!我没能守住家园的和平,现在要守住乡亲们的生计!”安德烈的号召力带动了大批退伍军人,短短五天,就有300人报名加入护企队。哈立德与“绿盾分队”教官一起,展开高强度培训,将帕尔旺、阿勒颇的实战经验倾囊相授:“我们的武器是用来守护,不是攻击;我们的使命是保护生产、守护和平。”
与此同时,黑土复苏工程同步推进。联盟排雷团队带着先进的探雷机器人,在田间小心翼翼地作业,每清理出一片安全耕地,就插上绿色标识;农业专家团队带着耐污染的种子,手把手教村民科学耕种,还引入滴灌技术,节约宝贵的水资源;粮食加工厂的建设工地热火朝天,优先雇佣护企队队员家属,让大家实现“家门口就业”。
“警报!全方位袭击!”哈立德第一时间收到预警,立刻下令:“一队守护排雷工地,二队保护农机物资,三队坚守训练基地,我带骨干支援排雷工地!”护企队队员们虽训练时间不长,但在哈立德和安德烈的带领下,迅速进入战斗状态。排雷工地旁,队员们用防暴盾牌组成防线,声波驱散器发出高频声波,让武装分子头晕目眩;安德烈带领队员们手持电击枪,奋勇反击,手臂被弹片划伤也浑然不觉:“这是我们的黑土地,绝不能让他们破坏!”
哈立德带领骨干队员赶到时,一名武装分子头目正举枪瞄准一位排雷工程师。哈立德眼疾手快,猛地扑过去将工程师推开,子弹擦着他的肩膀飞过,打在地上溅起火花。“守住防线!”哈立德忍着剧痛。
经此一役,护企队威望大增,报名人数突破800人。在哈立德和安德烈的带领下,护企队主动出击。
半年后,顿巴斯地区焕然一新:排雷后的黑土地上,金黄的小麦随风起伏,玉米长势喜人,收割机在田间穿梭;粮食加工厂里机器轰鸣,生产的面粉、玉米淀粉通过“外国丝绸之路”跨境物流,销往欧洲、亚洲多个国家;护企队队员们在田间、厂区、物流线路上巡逻,守护着来之不易的生产成果;安置点的帐篷变成了整齐的砖房,学校和医院拔地而起,孩子们穿着崭新的校服走进教室,老人们在医院里接受免费体检。
彼得洛捧着刚收获的小麦,激动得热泪盈眶:“以前我以为黑土地再也种不出粮食了,现在不仅丰收了,还能卖到全世界,这都是联盟和护企队带给我们的希望!”安德烈的妻子在粮食加工厂工作,每月能拿到稳定的工资,他看着家里新买的家具,感慨道:“现在有活干、有收入、有安全保障,这才是我们想要的和平生活。”
在“黑土复苏与全球粮食安全峰会”上,将两枚“黑土守护者勋章”挂在高小凤与高小琴胸前——勋章由黑土陶土与金属镶嵌而成,正面刻着麦田、农机与护企队共生的图案,背面印着“以农兴邦,以安促富”的语铭文。
哈立德也受到了表彰,总统亲自为他颁发“国际和平贡献奖章”:“你用自己的经历,连接起阿富汗、叙利亚、乌克兰的和平梦想,让‘本土守护’的理念深入人心,你是跨越国界的和平使者。”
高小凤掏出手机,拍下雨后黑土地的丰收景象——麦田金黄、工厂繁忙、护企队巡逻有序、孩子们在田间嬉戏,配文发给联盟伙伴:“从亚洲到非洲,从欧洲到美洲,‘外国丝绸之路’的核心,始终是‘以人为本’。当黑土地重焕生机,当战乱之地变为安居之所,当每个人都能靠劳动获得尊严,和平与繁荣就有了最坚实的根基。”
钟小艾发来女儿的新画:画面里,乌克兰的黑土地上麦浪翻滚,护企队队员守护着收割机,不同肤色的人们在田间欢笑,天空中飘着写有“粮食安全”的气球,配文“黑土丰收了,大家不饿啦”;祁同伟传来消息:“亚洲联盟已与乌克兰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计划追加投资20亿美元,扩大种植规模,建设跨境粮食交易中心和现代农业研究院。
高小凤与高小琴、哈立德站在黑土地的高处,望着远处连绵的麦田和错落有致的村落,胸前的三十三件信物在阳光下闪耀。刘洋参赞走过来,递上一份紧急文件:“高女士、高小姐,驻索马里使馆传来消息,当地因持续干旱和海盗骚扰,民众流离失所,渔业和农业生产停滞,急需纳入‘丝路扶贫’与护企队建设计划!”
高小凤笑着点头,目光望向遥远的非洲之角。从亚马逊雨林到索马里海域,从黑土地到沙漠绿洲,这条“外国丝绸之路”的道路,因坚守而延伸,因热爱而璀璨,因共富而生生不息。她知道,只要还有需要帮助的土地、需要守护的同胞,她就会带着胸前的信物,带着全球人民的期盼,继续前行。
这条承载着希望与担当的道路,终将串联起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让生态之美、法治之光、和平之愿、共富之梦,在每一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绽放出永恒的光芒,书写出属于全人类的和谐共生传奇。而这传奇,还将在更多土地上,续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