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骨:民国盗墓秘闻》之文明共生 衍生短篇 第二十五章 储备能量分层,玉符融合固保障
能量分流系统稳定运行一月后,联盟的 “应急能量储备库” 却出现了棘手问题 —— 储备库中储存的 127 单位能量,因来源不同(地球地脉能量、星环族星际能量、γ-9 暗能量、β-3 反物质能量),在储存罐内形成了明显的分层:上层是轻盈的星际能量,呈淡金色;中层是粘稠的地脉能量,泛着朱红色;下层是厚重的暗能量与反物质能量,分别为墨黑与银白。
更严重的是,当南极冰原守护点因 “地脉能量骤降” 申请应急支援时,储备库调用的能量竟出现纯度不足 —— 原本应提供纯地脉能量,实际输出的能量中却混入了 20% 的星际能量,导致南极模块的能量缓冲带出现 “兼容紊乱”,不仅没能缓解地脉危机,反而让模块的环境适配功能短暂失效。
“是能量属性差异导致的分层沉淀!” 莉娅拿着能量纯度检测报告,眉头紧锁,“不同文明的能量密度、分子结构完全不同:星际能量密度低(0.2g\/cm3),易上浮;地脉能量密度中等(0.5g\/cm3),悬浮在中层;暗能量与反物质能量密度高(1.1g\/cm3),自然下沉。分层后,调用时无法精准提取单一能量,必然出现纯度问题。”
负责储备库管理的小三子急得直跺脚:“现在储备库有 8 个储存罐,每个罐都混合储存多种能量,要是为每种能量单独建罐,至少需要 20 个罐,不仅成本高,调用时还得逐个排查,根本赶不上应急需求。”
凯伦尝试用星环族的 “能量搅拌技术” 打破分层,可搅拌器启动后,不同能量只是短暂混合,停止搅拌 10 分钟后,又快速恢复分层,甚至因搅拌产生的能量摩擦,让部分地脉能量出现 “变质”,无法再用于地脉模块。“搅拌只能暂时打乱分层,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属性差异问题,” 凯伦无奈地说,“就像油和水,再怎么搅也不会融合。”
阿明翻着爷爷的《守墓能量录》,突然指着其中一页说:“爷爷写过‘合脉符阵’,能让不同地脉的能量‘合而为一’,用于修复断裂的地脉。要是把这个符阵放大,结合玉骨符的能量,说不定能让不同文明的能量也融合起来!”
林野立刻取出主玉骨符,将其放入装有混合能量的检测罐中。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 符身释放出的金蓝色光芒,像一张无形的网,将罐内分层的能量缓缓包裹,原本界限分明的能量层,开始以符身为中心缓慢旋转、渗透,半小时后,罐内的能量竟变成了一种均匀的 “金红蓝黑银” 五色混合能量,检测显示,这种混合能量能同时适配地脉、星际、暗能量等多种模块,且纯度保持在 95% 以上。
“玉骨符能实现能量深度融合!” 林野激动地说,“它的‘能量融合特性’能打破不同能量的属性壁垒,让它们从‘物理混合’变成‘化学融合’。我们可以这样升级储备库:用星环族多能均质技术搭建‘融合反应舱’,让能量先在舱内初步混合;再用湘西合脉符阵,在舱内绘制‘多能共生纹’,强化能量融合效果;最后将主玉骨符嵌入舱体核心,作为融合反应的‘催化剂’,让不同文明的能量彻底融合,形成‘通用应急能量’。”
方案确定后,团队立刻投入储备库升级工作:
第一组由凯伦带领,改造储备库的储存罐,将其中 4 个罐改造成 “融合反应舱”。每个舱内安装星环族的 “多频均质器”,能释放不同频率的能量波,针对不同能量的分子结构,精准打破分子间的排斥力,为融合奠定基础;舱壁采用 “能量渗透材料”,能让玉骨符的融合能量均匀扩散到舱内每一个角落,避免局部能量融合不充分。
第二组由阿明牵头,在融合反应舱内壁绘制 “多能共生合脉符阵”。他们用混合了所有文明能量样本、玉骨符粉末的 “五色符墨”,按 “五行相生” 的顺序绘制符纹:金纹对应星际能量、红纹对应地脉能量、蓝纹对应反物质能量、黑纹对应暗能量、银纹对应其他能量;符阵中心预留出玉骨符的嵌入位,确保符阵能量与玉骨符能量能同步激活。
第三组由林野和莉娅负责,为每个融合反应舱嵌入一块 “玉骨符融合核心”(主玉骨符的分身碎片,保留完整的融合特性)。核心与舱内的多频均质器、合脉符阵联动 —— 当不同能量注入舱内时,核心先释放融合能量,激活合脉符阵;符阵再引导能量按 “五行相生” 顺序旋转;最后,多频均质器释放能量波,加速能量渗透,整个融合过程只需 20 分钟,就能生成稳定的通用应急能量。
升级后的储备库很快迎来实战检验 ——a-7 边缘站点因磁暴加剧,急需星际能量支援。储备库启动融合反应舱,注入星际、地脉、暗能量三种能量,20 分钟后,生成五色通用能量。当能量传输至 a-7 站点时,模块自动识别出能量中的星际属性,快速提取并用于抗磁校准,仅用 5 分钟就缓解了磁暴影响,且能量纯度达到 96%,没有出现任何兼容问题。
更令人惊喜的是,通用应急能量还具备 “自适应转化” 功能 —— 当 γ-9 集群需要暗能量时,模块能从通用能量中提取暗能量属性;当湘西古墓需要地脉能量时,模块又能提取地脉属性,无需对能量进行二次处理。γ-9 的使者试用后,惊叹道:“这简直是‘万能能量’!以后不管哪个文明遇到危机,都能快速调用,再也不用担心能量不兼容了。”
团队还对储备库进行了后续优化:
在融合反应舱内增设 “能量属性调节模块”,可根据应急需求,调整通用能量中某类属性的占比(如需要更多地脉能量时,可将地脉属性占比从 20% 提升至 40%);
建立 “能量融合数据库”,记录每次融合的能量种类、比例、效果,为后续优化融合参数提供依据;
开发 “应急能量快速调用 App”,守护者只需输入需求(如 “a-7 站点抗磁支援”),App 会自动匹配最优融合方案,指挥储备库生成并传输能量,调用时间从之前的 30 分钟缩短至 15 分钟。
一月后,联盟开战 “应急守护演练”,模拟 5 各站点同时出现危机。储备库的 4 个融合反应舱同时启动,分别生成适配地脉、星际、暗能量、反物质能量的通用能量,15 分钟内全部精准送达各站点,所有危机均在 20 分钟内化解,能量纯度平均保持在 95% 以上,没有出现任何兼容问题。
老周看着演练数据,感慨道:“以前总觉得不同文明的能量就像‘不同语言’,只能分开用,现在才知道,有了玉骨符的融合,它们也能‘说同一种话’。储备库就像联盟的‘能量粮仓’,以前粮仓里的粮食分种类存放,急用时找不到;现在把粮食做成‘营养粥’,不管谁需要,都能快速舀一碗,还能补充多种营养。”
凯伦也点头认同:“星环族以前追求‘能量纯粹性’,认为只有单一能量才可靠,现在才明白,融合不是‘变质’,而是‘升级’—— 通用应急能量不仅解决了储备难题,更让联盟的应急守护有了‘万能保障’,这才是文明共生的能量智慧。”
夕阳下,林野站在储备库的融合反应舱前,看着舱内均匀旋转的五色通用能量,主玉骨符的融合核心在舱中心平稳闪烁。“这就是文明共生的应急保障智慧,” 他轻声说,“能量融合不是消除差异,而是让差异成为‘互补优势’—— 玉骨符的融合特性,不仅解决了储备库的分层问题,更让联盟的应急守护从‘单一支援’升级为‘多元保障’,让跨文明的共生之路,在坚实的能量保障下,走得更安心、更长远。”
那些曾因能量分层而失效的应急支援,那些藏在能量属性差异背后的保障难题,此刻都在玉骨符的融合守护下,转化为联盟应急体系的强大优势。而这枚从湘西古墓走出的符牌,也从 “能量网络平衡调控者” 成长为 “多元能量融合核心”,让跨文明的守护,在能量融合的保障中愈发安心,让共生的传奇,在坚实的应急根基上,绽放更长久的光彩。
(衍生短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