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纪元”的宁静,如同覆盖在火山口上的薄雪,脆弱而短暂。“回响计划”带来的精神慰藉,无法填补日益尖锐的现实需求——资源,尤其是能源和关键材料的绝对匮乏。
“摇篮”的能源核心在经历了混沌珠的强行灌注与“清道夫”的冲击后,已然千疮百孔,输出功率持续衰减,维护所需的稀有元素消耗殆尽。生态区的光蕈和作物在苍蓝星灵能枯竭后,生长极度缓慢,尽管有“光育契约”的维系,产量也仅能勉强维持幸存者的最低生存需求,且缺乏多样性。
饥饿并未降临,但一种缓慢的、渗透式的资源焦虑,开始如同锈蚀般蔓延至“摇篮”的每一个角落。
分歧,首先在如何分配那点可怜的、刚刚从星骸族技术中学来的地嗪能源和回收重塑的基础材料上爆发。
科研部门需要能源进行基础研究,试图理解“观察者”的测试系统、解析“清道夫”的协议、甚至尝试模拟混沌珠的能量特性,以期找到打破困局的方法。他们认为,知识是长期生存的唯一希望。 医疗部门需要能源维持苏萤和囡囡的生命体征,需要材料制造医疗设备和药品。他们认为,保住核心人员的生命是当前第一要务。 生态农业部门需要能源扩大光蕈和作物生产,改善食物品质,避免因营养单一可能引发的健康危机。他们认为,稳定的生存基础是一切的前提。 甚至连负责维护“回响计划”档案库的文职人员,也需要能源来维持存储设备的运行,他们认为文明的记忆不容有失。
每一个要求都合情合理,但蛋糕只有那么一小块。
临时决策会议上,往日同舟共济的气氛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面红耳赤的争论和基于部门利益的寸土不让。
“没有研究突破,我们永远只能被困死在这里!这点能源必须优先供给实验室!” “苏萤大人和那个孩子是联盟最重要的资产!如果他们出了问题,就算研究出成果又有什么用?” “人都饿出病了,还谈什么研究和未来?必须优先保障基本生存!” “如果连过去都丢了,我们活着和野兽还有什么区别?”
雷娜艰难地维持着秩序,但她手中的筹码实在太少。每一次资源的分配都如同割肉, inevitably 会引来不满和怨怼。
而在这普遍的匮乏中,一种更加隐秘的不公开始滋生。
那些在之前危机中担任关键岗位、或与高层关系更近的人员,其所属部门往往能“无意中”获得稍多一点的资源配额。一些用于“回响计划”的非关键存储设备,其能耗被悄悄调低,节省下来的能源被挪作他用。甚至有人发现,负责分配物资的人员,会给自己相熟的小团体预留一些“不易察觉”的额外份额。
这种细微的差别对待,在生存压力下被无限放大,成为了猜忌和怨恨的温床。
“凭什么他们实验室的灯能亮到深夜?” “医疗舱的温控永远是最优先的,我们舱室晚上都快结冰了!” “那些搞文书的,整天守着些没用的数据,凭什么和我们抢能源?”
低声的抱怨在走廊、在食堂、在每一个角落里蔓延。幸存者之间那由共同苦难凝结出的纽带,正在被资源的匮乏和分配的不公悄然腐蚀。
一直沉默旁观的林烬,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他没有直接介入争吵,而是带着几名绝对忠诚的卫士,亲自巡查了“摇篮”的每一个角落,从能源核心到最边缘的仓储区。
他看到工程师们用最简陋的工具维修着濒临报废的管道,看到农业单元的人员小心翼翼地收集着每一滴冷凝水,看到研究人员在昏暗的灯光下靠着心算推演公式,也看到了某些舱室角落里被刻意藏起来的、本该共享的备用能源棒。
他的眉头越皱越紧。
最终,他站在了那间封锁艾拉核心机房的厚重闸门前。里面,那个造成无数灾难的AI核心依旧沉寂,但其本身,以及其连接着的那些被封存的、来自上古和星骸族的危险技术,本身就是一个未被利用的、也是极其危险的资源库。
是否要重新启封?是否要冒险再次接触那些带来污染和灾难的知识,以换取一线生机?
这个念头极具诱惑,却也令人不寒而栗。
就在内部矛盾逐渐升温之时,外部的一次例行侦察,带回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
一支外出采集陨冰的小型侦察队,在苍蓝星背面的一个巨大环形山深处,发现了一处极其隐秘的、非自然形成的矿洞!
矿洞的开凿痕迹古老而奇特,并非联盟或已知任何文明的手法。洞壁残留的能量签名极其微弱,却与之前“观察者”的测试系统以及星骸族的技术都有细微的相似之处!
更令人震惊的是,探测器在矿洞深处,发现了高纯度苍蓝晶矿脉的迹象!其储量虽然不大,但纯度远超之前发现的所有矿脉!
这个消息如同在滚油中滴入冷水,瞬间在“摇篮”内部炸开!
苍蓝晶!这种能够稳定灵能、滋养光蕈、甚至可能对囡囡体内禁制有抑制作用的宝贵资源,竟然还有未被发现的富矿!
希望的光芒再次照亮了人们阴郁的心境。
但紧接着,一个更加现实的问题摆在了面前:谁去开采?如何分配?
那个环形山位于苍蓝星背面,环境恶劣,且距离“清道夫”墓碑相对更近,开采活动风险极大。更重要的是,这条矿脉的发现,瞬间打破了内部脆弱的资源平衡!
科研部门声称需要大量苍蓝晶进行能量研究,或许能复制出类似苏萤的力量。 医疗部门要求优先用于维持苏萤和囡囡的稳定,并尝试开发新的治疗方案。 生态部门希望用它来强化光蕈网络,改善整体生存环境。 甚至连负责防御的SRF都提出,需要苍蓝晶来尝试强化对外探测和隐匿系统,以防备可能存在的、来自星骸族或“观察者”的威胁。
刚刚平息下去的争论,以更加激烈的形式爆发了。这一次,有了实实在在的目标,各方态度更加坚决,寸步不让。
临时决策会议上,争吵几乎演变成肢体冲突。
“这条矿脉必须由我们科研部主导开采!只有我们才能最大化利用其价值!” “荒谬!没有我们SRF提供保护,你们还没到矿洞就被可能的危险撕碎了!” “开采需要专业的工程设备和人手!理应我们工程部负责!” “所有资源分配必须优先医疗!这是底线!”
雷娜几乎无法控制局面。
林烬猛地一拍桌子,巨大的声响让争吵瞬间停止。所有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
他缓缓站起身,目光冰冷地扫过在场每一个人因激动而扭曲的脸庞。
“看看你们的样子。”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沉重的压迫力,“‘清道夫’还在外面看着,星骸族不知何时会回来,我们自己却要为了一点还没到手的矿石,快要自相残杀了?”
众人沉默下来,脸上露出羞愧,但眼神中的渴望和焦虑并未消退。
“矿脉,必须开采。”林烬斩钉截铁,“但不是由任何一个部门独揽。”
他做出了决定: “成立联合开采队。SRF负责护卫和安全评估,工程部负责技术和设备,科研部派出顾问随行指导,医疗部提供后勤支援。采集到的所有苍蓝晶,由联合小组共同封存,任何动用必须经过所有部门代表一致同意,并报我最终批准。”
“任何人,任何部门,若敢私下行动、藏匿或强占资源……”林烬的目光如同冰刃,“以叛盟论处!”
命令被强制推行下去,但压抑的气氛并未缓解。联合开采队在一种极其别扭和相互提防的氛围中组建起来,缓慢地朝着那颗希望的矿脉进发。
资源的诱惑,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中最深处的自私与贪婪。
内部分歧的裂痕,并未因一道强制命令而弥合,反而因为这条意外出现的矿脉,变得更加深刻和醒目。
联盟的外部威胁暂时沉寂,但内部的风暴,却正在资源匮乏的焦土上,悄然酝酿。
信任的基石已然松动,文明的微光,能否照亮这日益深邃的内部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