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保卫战后的第三天,萧府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宁静。苏清砚坐在书房中,仔细整理着昨夜抓获的奸细供词和王侍郎提供的线索。虽然危机暂时解除,但她知道,那个神秘的影先生和靖王余党仍然潜伏在暗处,随时可能再次发动袭击。
郡主,管家轻轻敲门进来,门外有几位客人求见,说是...说是您父亲的旧部。
苏清砚手中的笔一顿,抬起头来:我父亲的旧部?
自从父亲苏大将军被陷害身亡后,苏家的旧部大多离散,有的被贬黪,有的隐姓埋名,有的甚至被迫投靠其他势力。这些年,苏清砚虽然一直在暗中寻找他们,但收效甚微。
请他们到客厅等候,我马上就来。苏清砚整理了一下衣装,心中既期待又忐忑。
来到客厅,只见三位中年男子正襟危坐。见到苏清砚进来,三人立即起身行礼。
末将参见郡主!三人异口同声,动作整齐划一,显然都是行伍出身。
苏清砚仔细打量三人。为首的一位年约四十,面容刚毅,眼神锐利,虽然穿着便服,但身姿挺拔,一看就是军人;左边的一位稍显年轻,眉宇间带着几分书卷气;右边的一位则身材魁梧,手掌粗大,显然是练武之人。
各位请坐,苏清砚示意他们坐下,不知各位如何称呼?与我父亲有何渊源?
为首的中年男子拱手道:末将赵铁山,曾任苏大将军麾下副将。这两位是我的兄弟,这位是军师张文远,这位是先锋官李猛。
苏清砚心中一震。赵铁山、张文远、李猛,这些都是父亲生前最得力的部下,她从小就听父亲提起过他们的名字。
原来是赵叔叔、张叔叔、李叔叔,苏清砚语气中带着几分激动,清砚常听父亲提起各位,说你们是他最信任的兄弟。
赵铁山眼中闪过一丝痛楚:郡主,我们对不住大将军...当年事发突然,我们没能保护好大将军,这些年来一直心怀愧疚。
张文远接口道: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暗中调查大将军被害的真相,但对方势力太大,我们人微言轻,难以有所作为。
李猛握紧拳头,声音低沉:直到前几天,我们听说郡主在京城保卫战中的事迹,才知道大将军的女儿已经长大成人,而且如此出色!
苏清砚心中感动:各位叔叔不必自责。父亲的案子错综复杂,牵扯甚广,不是你们能够左右的。倒是清砚应该感谢各位,这些年来还在为父亲的事情奔走。
赵铁山郑重地说:郡主,我们今日前来,一是想亲眼见见大将军的女儿,二是想告诉您,从今往后,我们愿意追随郡主,就像当年追随大将军一样!
苏清砚惊讶道:这...这怎么敢当?清砚只是一介女子,如何能...
张文远打断道:郡主过谦了!前夜的京城保卫战,我们已经听说了全过程。郡主以女子之身,临危不乱,组织各方力量,成功挫败奸细阴谋,保护了京城安危。这等智慧和勇气,丝毫不逊于大将军当年!
李猛也道:是啊!现在京城都在传颂郡主的事迹,说您是巾帼英雄琴师护城勇。我们这些老部下听到后,既骄傲又惭愧。骄傲的是大将军有如此出色的女儿,惭愧的是我们这些年来无所作为。
苏清砚眼眶微湿:各位叔叔言重了。清砚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父亲生前常教导我,身为将门之后,当以家国为重,以百姓为先。
赵铁山站起身,单膝跪地:郡主!请允许我们追随您!我们要为大将军洗刷冤屈,要为苏家重振声威!
张文远和李猛也同时跪下:请郡主收留!
苏清砚急忙扶起三人:各位叔叔快快请起!你们是父亲的老部下,就是清砚的长辈,怎能行此大礼?
她沉吟片刻,郑重地说:既然各位叔叔愿意相助,清砚感激不尽。如今京城局势复杂,内奸未除,边关战事未平,确实需要各位的帮助。
赵铁山三人面露喜色:谢郡主!
苏清砚请三人重新坐下,然后问道:各位叔叔这些年来,可有什么发现?关于我父亲的案子,关于那些陷害他的人?
张文远从怀中取出一本厚厚的笔记:郡主,这些年来,我们暗中收集了不少线索。陷害大将军的主谋确实是靖王一党,但背后似乎还有更大的势力在操纵。
他翻开笔记,指着一页说:据我们调查,当年参与构陷大将军的,除了已经伏法的几个官员外,还有几个关键人物至今逍遥法外。其中最重要的,是一个被称为影先生的神秘人物。
苏清砚心中一动:影先生?王侍郎也提到过这个人。
赵铁山皱眉道:影先生极其神秘,我们追查多年,只知道他是靖王余党的核心人物,但从未有人见过他的真面目。据说他擅长易容术,可能以各种身份隐藏在京城中。
李猛补充道:而且此人武功极高,手下有一批死士,行事狠辣果断。前夜的京城袭击,很可能就是他的手笔。
苏清砚沉思道:如此说来,这个影先生确实是个极其危险的人物。我们必须尽快找出他的真实身份。
就在这时,管家又来通报:郡主,门外又来了几位客人,也都说是...苏大将军的旧部。
苏清砚和赵铁山三人对视一眼,都感到惊讶。
请他们进来。苏清砚道。
不一会儿,客厅里又进来了五个人,都是三四十岁的男子,个个气度不凡。见到赵铁山三人,他们显然都认识,互相点头致意。
末将等参见郡主!五人齐声行礼。
其中一位看起来像是领头的人上前一步:末将周武,曾任苏大将军麾下参将。这几位都是当年大将军的部下。我们听说赵将军他们来找郡主,便也一起来了。
苏清砚心中既感动又惊讶。她没想到,父亲去世这么多年,还有这么多旧部记得他,愿意来帮助他的女儿。
各位请坐,苏清砚让管家添了座位,感谢各位还记得我父亲。
周武激动地说:郡主,大将军待我们恩重如山,我们永生难忘!这些年来,我们散落在各地,但始终心系苏家。前日听说郡主在京城保卫战中的壮举,我们便相约前来,愿为郡主效犬马之劳!
其他几人也纷纷表态:愿为郡主效劳!愿为苏家重振声威!愿为大将军洗刷冤屈!
苏清砚看着这些忠诚的将士,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这些人的到来,不仅仅是人手的增加,更是对她能力的认可,对父亲遗志的继承。
她站起身,向众人深深一揖:清砚感谢各位叔叔的信任和支持!有各位相助,清砚定当竭尽全力,查明父亲冤案的真相,铲除朝中奸佞,保卫家国安宁!
众人见状,纷纷起身还礼:愿听郡主调遣!
苏清砚请众人重新坐下,然后说:既然各位愿意相助,清砚就不客气了。如今京城形势复杂,我们需要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她看向赵铁山:赵叔叔,您经验丰富,熟悉军务,就请您负责统筹安排,协助我管理这支力量。
赵铁山拱手道:末将领命!
她又对张文远说:张叔叔,您心思缜密,擅长谋划,就请您负责情报收集和分析,特别是关于影先生和靖王余党的线索。
张文远点头:明白!我会尽快整理出这些年来收集的情报,与郡主共享。
李叔叔,苏清砚转向李猛,您武功高强,就请您负责训练和指挥行动人员,确保我们的安全。
李猛拍着胸脯道:郡主放心!有我在,绝不会让任何人伤害到您!
接着,苏清砚又根据其他人的特长,分别安排了任务:有人负责联络其他可能的盟友,有人负责监视可疑人物的动向,有人负责保护重要设施的安全。
安排妥当后,苏清砚说:各位叔叔,如今我们的力量还比较薄弱,行事必须谨慎。在查明真相之前,尽量不要暴露身份,以免打草惊蛇。
周武点头道:郡主考虑周到。我们会暗中行动,收集证据,等待时机。
就在这时,门外又传来一阵骚动。管家匆匆进来,面色古怪:郡主...门外又来了十几个人,都说是苏大将军的旧部,要求见郡主。
苏清砚和众人都愣住了。赵铁山惊讶地说:难道还有其他人?
周武思索道:大将军当年麾下将士众多,虽然大多离散,但应该还有不少人散落在各地。
苏清砚对管家说:请他们进来吧。
不一会儿,客厅里又涌进了十几个人,将原本宽敞的客厅挤得满满当当。这些人年龄各异,有的看起来已经年过半百,有的则正值壮年,但个个神情激动,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末将等参见郡主!众人齐声行礼,声音洪亮,震得客厅嗡嗡作响。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上前一步,声音颤抖地说:老将陈忠,曾任苏大将军麾下偏将。这些年来,我们这些老部下虽然散落各地,但从未忘记大将军的恩情。听说郡主英明神武,保护京城,我们便相约前来,愿为郡主效劳!
另一位中年将领接着说:末将孙勇,曾任大将军亲卫队长。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暗中联络,等待时机。如今郡主展现出了大将军的风范,正是我们重聚的时候!
苏清砚看着这些忠诚的将士,心中涌起难以言表的感动。她没想到,父亲去世这么多年,还有这么多旧部记得他,愿意来帮助他的女儿。
她站起身,向众人深深一揖:清砚感谢各位的信任和支持!父亲在天之灵,看到各位还如此念旧,一定会感到欣慰的。
陈忠老将军激动地说:郡主,大将军待我们如兄弟,我们永生难忘!如今能看到大将军的女儿如此出色,我们这些老部下死而无憾了!
孙勇也道:郡主,请您带领我们,为大将军洗刷冤屈,重振苏家声威!
苏清砚郑重地说:既然各位愿意相助,清砚定当竭尽全力。不过如今京城形势复杂,我们需要从长计议。
她转向赵铁山:赵叔叔,请您统计一下今天前来的人数,并了解每个人的特长和经历。
又对张文远说:张叔叔,请您负责登记造册,建立档案,方便日后调度。
然后对众人说:各位叔叔,请先随管家到偏厅休息,我们会逐一了解情况,安排合适的任务。
管家领着众人离开后,客厅里只剩下苏清砚和赵铁山等几个核心人物。
张文远感慨道:真没想到,还有这么多老部下记得大将军。看来苏家的根基还在啊。
赵铁山点头:是啊,这些都是忠诚可靠的老兵,有了他们的加入,我们的力量大大增强了。
苏清砚沉思道:人多了是好事,但也需要妥善管理。我们不能让这么多人聚集在萧府,太过显眼。
周武建议道:郡主说得对。我们可以分散安置,在京城各处设立秘密据点,平时各自潜伏,需要时再集结。
李猛也说:我可以负责训练这些人,让他们恢复战斗力。虽然多年未战,但底子还在,稍加训练就能重新成为精锐。
苏清砚点头:好,就按各位说的办。赵叔叔负责统筹,张叔叔负责情报,李叔叔负责训练,周叔叔负责联络和安置。
她顿了顿,又说:不过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先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目标很明确:一是查明父亲冤案的真相,二是铲除靖王余党和那个影先生,三是协助萧尚书稳定边关局势。
张文远拿出纸笔:郡主,请详细说说您的想法。
苏清砚整理了一下思绪,缓缓道:首先,情报是关键。张叔叔,请您尽快整理出这些年来收集的所有线索,特别是关于影先生和当年陷害父亲的那些人的信息。
其次,我们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情报网络。可以利用各位叔叔在京城的人脉关系,安插眼线,监视可疑人物的动向。
第三,训练一支精锐的行动队伍,由李叔叔负责。这支队伍要能够执行各种任务,包括保护、侦查、抓捕等。
第四,联络其他可能的盟友。朝中应该还有不少正直的官员,我们可以尝试争取他们的支持。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确保行动的秘密性。在查明真相之前,我们不能打草惊蛇。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对苏清砚的谋划能力深感佩服。
赵铁山赞叹道:郡主思虑周全,安排得当,真有大将军当年的风范!
张文远也道:是啊,郡主虽然年轻,但谋略过人,实在令人佩服。
苏清砚谦虚地说:各位叔叔过奖了。清砚年轻经验浅,还需要各位多多指教。
接下来的几天,苏清砚父亲的旧部陆续前来投靠,人数越来越多。最终统计下来,竟然有近百人之多。这些人都是当年苏大将军的得力部下,各有特长,有的擅长武艺,有的精通谋略,有的熟悉京城情况,有的在外地有深厚的人脉。
苏清砚根据每个人的特长,进行了精心安排。一部分人负责情报收集,监视兵部、刑部等重要衙门的动静;一部分人负责训练,提高整体战斗力;一部分人负责联络,争取其他潜在盟友的支持;还有一部分人负责保护重要目标和设施。
在张文远的协助下,苏清砚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情报系统。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汇集到萧府,经过分析整理后,形成详细的情报报告。
通过这些情报,苏清砚对京城的局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她发现,靖王余党的势力比想象中还要庞大,渗透到了朝廷的各个部门。那个神秘的影先生更是神出鬼没,难以追踪。
但苏清砚并没有气馁。她知道,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找到突破口。
这天,张文远带来一个重要消息:郡主,我们发现了一个可疑的线索。据眼线报告,最近有一个神秘人物经常出入城西的一处废弃宅院,行为十分可疑。
苏清砚立即重视起来:城西的废弃宅院?具体位置在哪里?
张文远在地图上指出了一个位置:就在这里。据说这处宅院已经废弃多年,但最近却有人活动的迹象。
苏清砚沉思片刻:派人暗中监视,但要小心,不要打草惊蛇。如果真是影先生的据点,对方一定十分警惕。
明白!张文远领命而去。
苏清砚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天空。父亲旧部的归附,让她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这些忠诚的将士将希望寄托在她身上,她绝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
父亲,她轻声自语,请您在天之灵保佑女儿,让我能够查明真相,为您洗刷冤屈,为苏家重振声威。
就在这时,一名暗卫匆匆来报:郡主,边关有消息传来!
苏清砚心中一紧:快说!萧尚书那边情况如何?
暗卫呈上一封密信:这是刚刚收到的飞鸽传书。萧尚书率领大军与蛮族激战数日,终于取得了初步胜利,蛮族大军暂时后退三十里。
苏清砚松了一口气,但随即又问:萧尚书可安好?我军伤亡如何?
暗卫回答:萧尚书安然无恙,但我军伤亡不小。蛮族兵力雄厚,装备精良,这场仗打得很艰苦。
苏清砚心中既欣慰又担忧。欣慰的是萧承煜安全,担忧的是边关战事依然严峻。
她知道,自己必须加快行动步伐。只有尽快铲除内奸,稳定京城局势,才能让萧承煜无后顾之忧,专心应对边关战事。
传令下去,苏清砚对暗卫说,加强情报收集,特别是关于靖王余党和影先生的线索。我们要尽快找到突破口。
暗卫领命而去。
苏清砚走到琴案前,轻轻抚摸着琴弦。这些天来,她几乎没有时间弹琴,但此刻,她需要音乐来平静心绪。
她坐下,指尖轻拨,一曲《破阵乐》缓缓流出。琴声激昂,充满力量,仿佛在诉说着她坚定的决心。
琴声传遍萧府,那些刚刚归附的旧部们听到这熟悉的旋律,都不禁驻足聆听。这是苏大将军生前最爱的乐曲,也是苏家军的战歌。
赵铁山听着琴声,眼中泛起泪光:大将军,您看到了吗?您的女儿已经长大成人,她继承了您的智慧和勇气,正在带领我们重振苏家声威!
张文远也感慨道:是啊,听到这琴声,仿佛又回到了当年跟随大将军征战沙场的岁月。
李猛握紧拳头:这一次,我们一定要保护好郡主,绝不能让大将军的悲剧重演!
琴声越来越激昂,仿佛在召唤着这些忠诚的将士,凝聚着他们的力量和信念。
苏清砚完全沉浸在音乐中,指尖在琴弦上飞舞。她知道,前方的路还很漫长,危机四伏,但她不再孤单。有了这些忠诚的旧部相助,有了萧承煜的信任和支持,她相信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琴声渐歇,苏清砚抬起头,目光坚定。她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接下来的挑战。
旧部归附,力量凝聚。苏清砚的势力正在逐渐壮大,而她也正在一步步走向那个能够改变命运的关键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