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眉庄看出甄嬛并没有真的对皇上死心,便想着劝她不要钻牛角尖。
甄嬛和她不一样,沈眉庄和皇上的情分本就浅薄,所以可以在失了恩宠后做到冷静淡然。
但甄嬛不同,她和皇上有着那么深厚的情分,而且甄嬛并没有真的对皇上灰心,不然也不会整日以泪洗面,说到底心里还是怨皇上。】
荣妃:“甄嬛自进宫起便一直独得恩宠,雍正待她也很好,要什么给什么,满足了甄嬛作为少女时对未来郎君的一切幻想。”
特别是在雍正权势的加持下,这份特殊更显得迷人,甄嬛即使心里有怨也只是暂时的。
等她想通了或者有人欺负到她头上的时候,她就会知道没有雍正她在这吃人的后宫寸步难行,到那时候她自然会乖乖的去找雍正求复合。
人教人是永远教不会的,因为没有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就永远不会懂得其中的滋味。
事教人才会给人一个深刻的教训和印象,这样她才会懂得别人苦口婆心的劝解是真正为她好。
胤禟:“她这样就是被雍正给宠过头了,忘记了什么叫做尊卑。”
皇上私底下跟她以夫妻相称,她就真的以为自己是皇上的妻子了不成,也不看看自己是哪根葱,连个妃位的位份都没有,就敢给皇上甩脸子看。
这样的甄嬛要是放在他们的后院里头,就算刚开始会因为样貌而多宠幸几分,但甄嬛的清高也会让他们敬而远之。
他们身为皇子身上都没有那清高的劲,甄嬛不过是一个三品官员的女儿,在这一块板砖砸下来全是大官的京城,甄嬛的家世在这里根本不值一提,就连做他们侧福晋的资格都没有。
也就是雍正登了基,还喜欢这种调调的女人,不然的话她哪来的资格在这里伤怀悲秋啊,还怨上皇上了都。
胤祉:“沈眉庄就比她审时度势要好多了。”
沈眉庄能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说对皇上死心就对皇上死心,一点都不带原谅的,哪里会像甄嬛这样犹豫不决。
胤禵:“人家沈眉庄又不像甄嬛和雍正有一段蜜月期。”不提纯元的话,甄嬛和雍正是真的恩爱了好长一段时间。
不然甄嬛小产雍正也不会这么伤心难过,只是身为帝王这些莫须有的情绪被掩藏在心底罢了,就连甄嬛也不能窥见他心底的那一抹悲伤。
【果郡王在外面吹长相思,甄嬛被笛声吸引过去,甄嬛感谢上次翊坤宫门口果郡王的相救之情。
但是面对果郡王有些越界的行为甄嬛不敢苟同,也想着要跟对方划清界限,免得日后有理说不清。
果郡王视甄嬛为知己,甄嬛知道今天的事情是浣碧她们安排的,便告诉果郡王以后少见面,如果让不怀好意的人看见,他们就算是跳到黄河都洗不清了。
回去的路上甄嬛叮嘱浣碧私下不要再与果郡王见面,这样对双方都好。】
明珠指指点点,“浣碧也是大胆,居然敢瞒着甄嬛偷偷跟果郡王策划他跟甄嬛相见的事情。”
她是真的一点都不懂什么叫避嫌啊,也不怕这事被人发现她们会陷入怎样的陷境。
索额图吐槽,“这两人跟偷偷约会似的。”特别是在甄嬛的侍女偷偷溜走之后只剩下两人独处的时候就更像了。
雍正留果郡王留宿宫中,果郡王倒好,跑去勾搭自己皇兄的嫔妃,这波属实是在皇上头上戴绿帽了。
更可气的是这绿帽有一部分还是雍正自己出的力,要不是雍正经常留果郡王宿在宫中,果郡王哪里来的那么多闲情逸致跟甄嬛打情骂俏啊。
马齐也来掺一脚,“对啊,安排果郡王住哪里不好,偏偏让他住后宫。”
后宫住的全是嫔妃,就连伺候的也都是没根的太监和宫女,现在倒好,居然让果郡王也住了进去,是一点都不顾忌男女大防啊。
胤禛也觉得天幕上那个雍正是个脑残,看着自己的小妾给自己戴绿帽,即使安慰自己说天幕里的人不是自己,但自尊心强的胤禛内心还是不免的有些火冒三丈。
他以后绝对不纳任何一个姓甄的女子,他可不想自己的后院失火,那什么纯元替身手办还是留给雍正享受吧,他不吃这套。
胤禛:“知己?堂堂一个王爷跟皇上的嫔妃是知己,这话要是让雍正那个小心眼的听见了,恐怕她们俩都活不过今晚。”
果郡王也不知是有什么癖好,总喜欢觊觎别人的小嫂子,难不成这种背德感让他很爽不成,不然的话也不会冒着被杀砍头的风险也要表露自己的感情。
胤祥:“长相思这么明显表达感情的曲子,依照甄嬛的才华怎会听不出其中的情谊。”
只是她现在是皇上的嫔妃自然不敢多跟果郡王走得太近,果郡王无所顾忌可甄嬛有,所以才会说日后跟果郡王少来往这样的话。
【安陵容多日承宠难免不会有诞下子嗣的机会,皇后这样的打胎小能手怎会有疏漏的时候。
每每安陵容侍寝回来便会赏她一碗避子汤,安陵容依靠着皇后自然不敢不从。】
宜妃:“我要是皇后就让安陵容生下孩子,这样一来就可以抱养在自己膝下,这可比三皇子要好养多了。”
毕竟三皇子已经成年,这样的人有自己的思想,生母又是妃位,就算皇后手里有三阿哥这张王牌都没什么用。
毕竟这样的孩子是养不熟的,还不如直接抱养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婴儿,再借机会把安陵容除掉那孩子不就成自己一个人的了嘛。
郭络罗贵人:“你说的有道理,但是也要考虑雍正的身体情况。”
雍正最器重的太医是皇后的人,雍正的身体情况就没有比皇后更了解的了,雍正的身体可能等不到孩子长大独当一面的时候。
胤俄:“不可能吧,我看那个雍正身体挺好的。”能吃能睡的哪有什么问题,就是胖了点,丑了点,不过这也不影响就是了。
胤禟:“雍正登基的时候已经四十多岁了,不是所有人都像皇阿玛那么长寿的。”
古代平均死亡年龄可是只有四十多岁,像他们皇阿玛那样活到七十多岁还没死的才是真的意外,真的长寿。
要不是皇阿玛太能活,雍正这个皇位还轮不到他来坐呢。
胤礽做了五十多年的太子,一直以来都处于康熙的高压之下,精神早就崩溃了,他没有抄起家伙什来造反都是他仁慈的了。
本来胤礽可以安安稳稳坐好太子之位的,他本身又不是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
但谁叫康熙越老脑子就越犯浑,老是觉得太子有造反的心思,一直在朝堂上抬起人来跟太子打擂台,长此以往太子不疯才怪。
前有皇阿玛的精神打压,后有兄弟们的物理打击,胤礽就算是有三头六臂也应付不过来他们。
无数次想死的念头在他脑海里浮现,但碍于自己肩上扛着的责任,胤礽不得不继续披荆斩棘的前行,因为他没有退路。
胤礽在得知自己被废的那一瞬间,心里固然愤怒,但也有一丝解脱,他再也不用因为处理这些破事而愁的每天睡不好觉,每天都战战兢兢的过日子。
到了后面,胤礽自己都说不清自己还想不想做这个太子,还想不想登上皇位,他居然久违的感觉到了迷茫。
从出生起胤礽就在为做太子而努力,他这么多年勤勤恳恳就是为了做好这个太子,让皇阿玛和朝臣能够对他刮目相看。
前期的太子可以说是非常合格的,只是有了康熙这个搅屎棍让原本德才兼备的太子变成了如今这副不人不鬼的样子。
康熙对待儿子就像是在喂蛊,任由他们争斗,只要最后的胜利者。
可康熙殊不知这样的放纵害的是自己,是大清的江山,是在消耗大清的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