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帐内的暖意尚未散尽,万里之外,陈升缓缓睁开了双眼。
眸中赤红精光一闪而逝,周身澎湃的灵压如潮水般收敛入体。
内视丹田,原本气态的灵力已尽数化作潺潺流液,奔涌不息。
他脸上浮现一丝由衷的微笑。
筑基,已成!
比师尊预期的,还要早上些许。
起身活动略显僵硬的四肢,他走向洞府门口,目光遥望西北。
“一年了……”
陈升喃喃自语,眉宇间萦绕着一丝化不开的忧色,
“不知老三身体可好些否?”
九年,他还有九年时间,必须更快地强大起来。
如今筑基,按照宗门惯例,已有资格申请下山探亲。
决心既定,陈升不再耽搁,当即动身前往峰顶师尊的洞府。
炎火峰极顶,陈升恭敬立于府外,禀明来意。
石门无声滑开,炽热的气息扑面而来。
“根基稳固,灵力凝练,尚可。”
炽焰真人缓缓睁眼,声音平淡,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认可,“你欲下山?”
“是,师尊。”陈升躬身行礼,语气恳切,
“弟子离家日久,心中挂念亲人,尤其是舍弟陈飞……他
自幼体弱,不知近况如何,恳请师尊准许弟子回乡探望。”
炽焰真人心中微叹。
宗门默许弟子筑基后返乡,名为探亲,实为“断尘”——
让弟子亲身感受仙凡之间的巨大鸿沟,从而斩断俗缘,使道心更为纯粹。
可看这弟子眸中的神色,那凡尘的丝线非但未松,反倒系得更紧了。
“准了。”
沉吟片刻,炽焰真人不再多言,屈指一弹,
一道赤红流光落入陈升手中,化作一枚铭刻着火焰纹路的温润玉佩,
“此符蕴我一道真元,可挡金丹初期修士一击。
仙路漫漫,凡尘琐事,莫要过分沉溺,当知取舍。”
“多谢师尊厚赐!弟子谨记教诲!”
陈升紧握玉佩,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磅礴力量,心中暖流涌动,深深一拜。
他明白师尊的未尽之言与深意,但心中有着必须回去的理由。
洞府内,炽焰真人望着弟子离去的方向,微微摇头。
十二日后,镇北县外。
当熟悉的乡土气息随风而来,陈升却几乎认不出眼前的景象。
官道拓宽了数倍,车马络绎不绝;
新修的水渠如银链般缠绕沃野;
远处工坊区升起袅袅炊烟,一派生机勃勃。
这哪里还是记忆中那个贫瘠的边陲小县?
“二少爷!真是二少爷回来了!”
陈府门房老周揉着眼睛,待看清来人,不禁惊呼出声。
陈升正望着府门上方新挂的“丹粟满仓”匾额发愣,
闻声转头,便见大姐陈云提着裙摆从回廊匆匆跑来。
她一把抓住弟弟的胳膊,上下打量,话未出口,眼圈先红了:
“瘦了,也结实了……仙门里是不是太过清苦?”
“大姐,我很好。”陈升心中温暖,连忙安抚,随即迫不及待地问道:“三弟他……”
“就你最关心三弟。”
陈云擦了擦眼角,展颜一笑,拉着他往后院走,“他在后院呢,我带你去找他。”
两人穿过庭院,远远便瞧见陈飞正盘膝坐于树下,周身有微不可察的灵气波动。
陈升脚步一顿,眼中闪过惊诧与喜悦:“三弟!你……你也踏上了修炼之路?”
陈飞闻声收功,睁开双眼,脸上顿时绽放出灿烂笑容:“二哥!你终于回来了!”
他拍了拍身上尘土,语气带着自嘲,却又充满坚定,
“机缘巧合得了入门之法,便也想试着走一走这条路,总好过坐困愁城。”
陈升快步上前,重重拍了拍弟弟的肩膀,眼中满是欣慰:“好!好!好!
三弟有此心志,二哥为你高兴!”
他立刻从怀中取出玉简和丹药,
“这些是我为你准备的功法和适合炼气期服用的丹药……”
陈飞小心接过,心中感动,苦笑道:“多谢二哥。
不瞒你说,我修炼至炼气一层,用了半年多,
如今距离一层圆满还差些火候,这速度……”
“水火双灵根修炼之初确实比单灵根艰难,但切勿灰心。”
陈升神色郑重,“修炼贵在持之以恒,厚积薄发。
你既已入门,便是迈出了最难的一步。切记,稳扎稳打,夯实根基最重要。”
说着,他关切地凝视陈飞:“你的身体,如今感觉如何?”
“自从服用丹药,引气入体后,好多了,至少不像以往那般动不动就气短力虚……”
陈飞活动了一下手脚,展现着自己的变化。
晚饭时分,陈府餐厅内灯火通明。
陈长河坐于主位,看着子女团圆,眼中满是欣慰。
“二弟,快尝尝这些,都是你离家后才有的新鲜菜式。”
陈云热情地给陈升布菜,“这红烧肉,这脆笋,还有这糕点,可都是咱们陈家独有的方子。”
陈升依言品尝,只觉口味独特,鲜美异常,不由得连连称赞。
陈飞见状,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放下筷子提议:
“二哥,既然你觉得这些菜式新奇,何不在石头城也开一家酒楼?”
陈云立刻抚掌赞同:“三弟这主意好!
酒楼就挂在二弟你的名下,以你仙门弟子的身份,寻常麻烦也不敢上门。
利润也能给二弟一定支援。”
陈升认真思索片刻,也觉得此事可行,便点头应下:“如此也好。
我在宗门修行,确实也需要些资源。有自家产业,总归方便些。”
心中却想,有了收入,可以为老三收集更多资粮。
七日后,陈升与陈云便带领着陈家车队,携带着大量特产和厨师伙计,向着石头城进发。
凭借独有的菜品和名声渐起的寒星烬,风雨楼很快就在石头城站稳了脚跟。
待一切运转平稳后,陈云将酒楼日常管理交由得力手下,
自己则开始着手筹备前往京城开设分店的事宜。
与此同时,镇北县迎来了镇北坊市的开市盛典。
初春晨光洒在青石路面上,主干道两侧商铺旗幡招展。
坊市入口处,巍峨的石制牌坊上,“镇北坊市”四个大字熠熠生辉。
核心展区内,人头攒动。
最大的展台前,三件带有独特“百锻纹”的兵器——
长剑、硬弓、长戟静静陈列,寒光熠熠。
一位来自中原大商号的管事,小心翼翼地捧起长剑,
指腹轻抚剑身上那如同波浪般的锻打纹理,忍不住赞叹:
“巧夺天工!不仅锐利无匹,这云纹本身已是艺术!”
隔壁展台飘出阵阵酒香。
晶莹剔透的“玉冰烧”倒入白瓷杯中,香气凛冽;
还有那风味独特的“寒星烬”,在光线下折射出点点星芒……
生活器物区,造型古朴的“陈氏暖炉”吸引了众多目光。
几名江南富商围着伙计:“此炉果真只需寻常木炭就能保持整日温暖?”
“千真万确。”工匠自信地指着炉体,“内有玄妙,聚热长效,烟气也少,
无论是家中起居还是商铺待客,都是上佳之选。”
最引人瞩目的,是都尉李勇亲自坐镇的妖兽材料区。
那里陈列着数张近乎完整、皮毛油亮的妖兽皮,以及色泽深沉、隐隐有能量波动的兽骨。
一位宗门采办仔细查验着一块二阶铁甲犀的颈皮,眼中满是热切:
“李都尉,这批材料品质实属罕见!远非一般散修猎获可比!
只是处理手法还有些粗糙,若能更精细,价值还能再增三成!
不知此次开市,能稳定提供多少?”
李勇一身笔挺军装,声若洪钟:“诸位放心!
我镇妖军儿郎用命搏杀,处理技艺也在精进,日后材料只会更好!
只要诚心合作,保证货源稳定、品质上乘!”
随着坊市日益繁荣,镇妖军的常规物资短缺得到极大缓解,
甚至一些基础修真丹药也开始少量流入军中。
然而,筑基丹的短缺,始终是制约军队高端战力发展的瓶颈。
这一日,陈飞寻到韩平,商议此事。
“大帅,根据各方反馈,筑基丹的价格居高不下,一颗往往需上千下品灵石,而且有价无市。”陈飞眉头微蹙。
韩平神色凝重:“筑基是修士第一道天堑。
除了极少数天赋异禀者,筑基丹几乎是必备之物。
有此丹相助,双灵根修士筑基成功率可达八成,三灵根则骤降至三成。
至于四灵根、五灵根的杂灵根修士……希望渺茫。”
陈飞神色一凛:“那……我军中将士,灵根资质如何?”
韩平苦笑:“军中将士,多为选拔自普通民众,杂灵根占绝大多数。
三灵根已算中上,四灵根、五灵根者亦不在少数。
若无筑基丹辅助,他们凭借自身筑基的成功率……不足一成。”
陈飞眉头紧锁:“大帅,既然外购困难,我们能否尝试自行炼制?”
韩平摇头叹息:“谈何容易。炼制筑基丹,需要至少筑基期的火木双灵根炼丹师。
此丹虽为二级,炼制难度却堪比三级,成功率极低。
目前,唯有顶尖宗门和皇室才有能力稳定供应。我军中,暂无此等人才与条件。”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无奈:“军中将领,
无不是凭借赫赫军功,才从朝廷赏赐中兑换到一枚筑基丹。
若长期无法解决来源问题,我镇妖军的顶层战力将会被牢牢锁死。”
期间,镇北坊市共流入十三粒筑基丹,镇妖军暗中拿下了十一粒,三名军士成功筑基。
解决筑基丹的困局,成为了镇妖军接下来必须面对的关键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