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满意地看着眼前这一幕,“天工院就交给你们了。”
他目光缓缓转向齐岳,“齐教习,我见你对炼器炉甚感兴趣。”
说着,陈飞取出一卷图纸展开:“其火焰之所以能替代地火,关键在于其内部构造。”
他指着图纸上的结构,“火室分层,风道环绕,燃料为本,隔热为重,可随时调节火力大小……”
齐岳凝视着图纸上的精妙结构,指尖不自觉地轻颤。
这与他熟知的传统炼器炉截然不同——
那些笨重的青铜炉体需要依靠地脉火穴,炉温全凭修士自身灵力调控,稍有不慎便会炸炉。
而眼前这个设计......
“火室竟分三层?”齐岳指着图纸中央的蜂窝状结构,
“寻常炼器炉都是整体炉腔,这分层设计莫非是为了……”
“这是...温度梯度。”陈飞突然卡顿,修真界根本没有“摄氏度”概念,
“好比炼制飞剑时的淬火层次,不过是在空间上展开。”
他蘸茶水在石案上画出示意图:“底层熔炼,中层锻形,上层退火,三个境界合而为一。”
说着,他指出图纸上三条蜿蜒的风道,“此等风槽可促使炭火燃烧,温度提升三成有余。”
齐岳突然按住图纸某处:“这隔热层用的......不是玄冰铁?”
“普通世俗材料罢了。”陈飞轻笑。
想起前世钢厂高炉的硅酸铝耐火层,又补充道:“掺了石英砂的黏土,成本不到玄冰铁的千分之一。”
齐岳突然倒退两步,道袍无风自动。
他出身炼器世家,修行几十年,从未见过如此颠覆认知的炼器理念——
没有聚灵阵纹,不靠天地元气,仅凭精妙结构就能媲美地火效果。
“令主。”齐岳声音干涩,“这些构想……”
陈飞将图纸郑重地卷起,轻轻塞入齐岳手中。
他转身时,目光掠过古朴的屋檐,眼底闪过一丝穿越者独有的寂寥——
这些在前世工业时代再普通不过的设计,在这个世界却成了颠覆传统的创举。
“修真界高高在上太久了……”陈飞收回思绪,目光重新落在齐岳身上,语气沉稳而深邃,
“万物之道,贵在推陈出新,炼器一途亦是如此。齐家古老传承固然可贵,但若一味因循守旧……”
话音未落,齐岳手中的茶盏突然“咔”的一声裂开一道细纹。
他恍若未觉,只是死死盯着图纸上那些前所未见的构造,干裂的嘴唇微微发抖。
陈飞没有再说下去。
这些风道设计、隔热结构,相较前世自是粗鄙无比。
但此刻却在齐岳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他仿佛看到一扇全新的大门在眼前缓缓打开——
原来,并非所有问题都必须依赖灵力、阵法、符咒这些修真手段才能解决。
“原来如此......”齐岳喃喃自语,眼中光芒闪烁,“炼器之道,未必非要拘泥于传统......”
他忽然想起自己年轻时,曾因无法引动地火而备受嘲笑,最终不得不耗费十数年苦修,才勉强掌握控火之术。
可如今,眼前这张图纸却告诉他——
掌控火焰,原来竟可如此简单!
陈飞看着齐岳的神情变化,嘴角微微扬起。
他知道,这位天工院教习已经开始跳出修真界的思维桎梏,真正理解“凡物亦可通玄”的道理。
“齐教习。”他轻声道,“有时候,最简单的结构,反而能解决最复杂的问题。”
齐岳深吸一口气,缓缓合上图纸,郑重地朝陈飞行了一礼:
“令主今日之言,齐某......受教了。”
这一刻,他忽然明白,修真界千万年来所追求的“大道”,或许并非只有一条路可走。
有时候,颠覆性的认知,只需要一个恰到好处的契机。
檐角铜铃忽被风拂动,叮当声中混杂着远处锻打铁器的闷响。
陈飞循声望去,看见铁牧达正挥动铁锤,敲出片片星火。
至于法器弩弓......陈飞收回目光,指尖在石案上敲出金铁之音,
每月只需打造一把精品即可。但普通玄铁弩弓......
陈飞扫视周围烛阴卫,“半年之内,我要全员装备。”
“属下明白!”齐岳抱拳应命,眼中精光闪烁,
“其实普通玄铁弩弓尚可优化,威力不减,但用料可节省三成,且……”
“准了。”陈飞打断道,“三日后,我要看到样品。”
陈飞心中明晰,此前所制弩弓,已达他与铁中棠技艺之极限。
当夜,炼器坊灯火通明。
齐岳师徒围在案前,桌上铺满了图纸。
“中棠,此处应该如此调整……”
齐岳粗糙的手指在图纸上划过,留下一道淡淡的金属光泽。
铁中棠眼前一亮:“妙!这样既保留了威力,还能减少用料,增加灵活性。”
三日后,陈飞再次在演武场接见了齐岳。
“启禀令主,”齐岳难掩兴奋,
“改良弩弓更为精巧,用料少四成,威力却丝毫不减,配合铸造之法,日产可达三十把!”
陈飞抚过弩身,冰冷的金属触感下是精密的机括结构。
心中不由感叹:啥叫专业,这他妈才叫专业!
他点头,目光扫过演武场列阵的烛阴卫,“从今日起,所有新制弩弓优先配给‘锋部’。”
齐岳躬身领命,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他从未想过,自己本已无望的炼器之道,短短数日内被彻底颠覆,又焕发出新的生机。
陈飞负手而立,望向远处操练的烛阴卫。
他们身着轻甲,手持新弩,动作整齐划一,弩箭破空之声连绵不绝。
“修真界视凡人为蝼蚁……”他低声自语,“可若蝼蚁皆持利器,纵是仙门,又能如何?”
微风拂过,卷起演武场上的沙尘。
陈飞的眼底,映着烛阴卫整齐的军阵,也映着更遥远的未来——
一支灵力要求不高,却能撼动修真界军队,正在他的手中,逐渐成形。
蝼蚁聚沙,亦可成塔!
烛阴之“锋”,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