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科学驭冰与微观结晶控制
当以太冰灵发出“共筑冰华”的试炼要求时,王磐与铁震感到的是面对未知法则的茫然与压力。而在钟清羽的思维矩阵中,瞬间展开的却是一系列清晰明确的、可量化的工程参数与物理化学模型。
他没有像传统修士那样,去试图“感悟”冰之法则的玄奥,而是直接将其解构为一个个可以观测、可以控制的变量。
【目标:在能量花苞模板上,生长出结构完美的多晶\/单晶混合体冰花。】
【核心控制参数:】
1. 能量过饱和态(驱动力的量化): 周围环境的寒气与星辉浓度必须维持在临界点之上,提供结晶驱动力,但又不能过高导致自发成核,干扰定向生长。钟清羽的谐振力场如同精密的“恒压阀”,实时监测并调节着花苞周围的能量密度,将其稳定在最优区间。
2. 成核位点与模板引导(结构的基础): 以太冰灵提供的能量花苞虚影,本身就是最完美的“晶种”和“三维打印模板”。钟清羽要做的,不是凭空创造,而是引导能量依照这最优的蓝图进行填充和拓展。他的谐振波动精准地“激活”了模板上每一个预设的晶格生长起点。
3. 生长速率与方向控制(精度的关键): 这是将科学与艺术结合的部分。
* 温度梯度场(能量活跃度梯度): 钟清羽通过谐振,在花苞不同部位营造出极其细微的“能量活跃度”差异。花瓣边缘“温度”稍低,能量更“惰性”,利于形成清晰锐利的边界;花蕊内部“温度”稍高,能量更“活跃”,利于复杂微观结构的形成。
* 物质输运(能量流引导): 他操控着寒气流与星辉流,如同控制着微小的“物流机器人”,将它们精准地输送到需要“建筑材料”的晶格位点,确保生长均匀,避免缺陷。
* 晶体取向(应力控制): 通过谐振力场施加极其微小的应力,引导冰晶沿着模板预设的最优晶向生长,确保最终成品的宏观力学性能(强度、韧性)与能量导流性能(星辉锁存、灵力循环)达到最佳。
在他的“内视”视野中,那不再是一朵花,而是一个正在被无数纳米级“工程队”同步施工的、结构极其复杂的超导-光学复合微器件。
“花瓣曲面曲率半径优化,符合最小应变能原理……”
“花蕊共振腔尺寸校准,锁定特定频率星辉……”
“叶脉灵络网络拓扑结构验证,确保能量流无涡旋、无损耗……”
他口中喃喃低语的不是咒文,而是冰冷的计算参数。他的十指如同在虚空弹奏着一首无声的、关于原子排列的交响乐,每一次微不可查的颤动,都对应着微观层面上无数水分(冰系灵气)分子被精准地“镶嵌”到正在生长的冰晶格点之上。
这种控制力,已经达到了分子甚至原子级别!远超传统修士依靠模糊“感悟”和“神识”所能达到的精度极限!
以太冰灵注入的那股核心寒力,起初带着一种古老而自然的韵律,如同野性难驯的冰河。但在接触到钟清羽那精密、有序、如同钟表齿轮般严谨的科学控制体系后,这股寒力仿佛找到了最理想的“河道”,自然而然地被引导、被整合,成为了这个宏大“造物工程”中最核心、最纯净的“原材料供应商”。
协作,并非简单的力量叠加,而是古老法则与科学智慧的同频共振!
因此,那朵“刹那冰华”的凝聚过程,才会如此高效,如此完美,如此……震撼人心。
当冰华最终成型,法则自显的瞬间,钟清羽缓缓收回了灵能与谐振力场。他脸色微微发白,精神力的消耗巨大,但眼神却明亮如星。
他不仅仅是通过了一场试炼。
他更是完成了一次伟大的验证——科学的、量化的、可控的方法论,在理解乃至驾驭天地法则方面,拥有着超越传统感悟模式的、降维打击般的优越性!
以太冰灵的认可,不仅仅是对他“纯净之心”的认可,更是对他所代表的这种近乎“道”的、理性探索精神的认可!
王磐和铁震看着那朵完美无瑕、仿佛凝聚了世间所有冰雪精华的冰华,又看了看脸色苍白却目光灼灼的钟清羽,心中涌起的,是难以言喻的震撼与自豪。
他们或许无法完全理解钟清羽刚才究竟做了什么,但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伙伴,正走在一条前无古人的、足以撼动整个修仙界根基的伟大道路上!
而这条道路,此刻,为他们赢得了获取复活希望的最终资格。